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研究

2022-08-02 08:53杨进孙杨江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染病信息化临床

段 纯 全 斌 王 妮 杨进孙 杨江华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机体内的产生、发展及转归的原因、规律并作出诊断和防治措施,以求达到控制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学科[1]。《传染病学》作为医学院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临床医学生掌握基本的传染病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传统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线下大班理论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已明显不能满足当今教学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依托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医学教学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到来使信息化条件下进行的线上教学更加被重视。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学习通、钉钉等)在线上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混合式教学是指将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混合式传染病学教学,教师和学生可实现交互式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等多种限制,教师也可利用教学平台发布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再通过平台反馈,对教学过程及时进行思考、总结并进行调整,进而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优秀传染病学人才的目的[3-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理念的创新和升华[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为根本问题,要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6]。思政教学如何融入传染病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是每位传染病学授课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之,为了适应新形势,《传染病学》需结合实际情况,传染病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现有阶段本科院校《传染病学》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建议,进而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传染病学混合式教学体系,为传染病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存在问题

1.1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传统的传染病学教学主要采用线下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虽辅以多媒体(如视频、PPT等)方式进行讲解,但授课形式仍过于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内容枯燥,更多的是死记硬背,主要为了应付考试,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传染病学知识;与此同时,由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且一部分疾病为呼吸道传播,提供床旁教学条件受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加上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存在偏见,消极、恐惧,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自主学习动力不足。此外,传染病因受发病时间、流行区域及控制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课本上的一些传染病如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等已很难见到,学生不感兴趣,因此影响整个传染病学的授课效果[7]。虽然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课堂提问等环节与学生互动,但形式单调,学生普遍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不利于全面掌握本学科的一些相关理论,更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1.2 课程内容及体系不完善 传染病学是医学院校相对冷门的学科,与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不同,《传染病学》课程主要研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等,与流行病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等课程有着紧密联系。随着社会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等,传染病疾病谱也在发展变化,但传染病学教材内容更新相对较缓慢,教学大纲局限,教材上传统的传染病病种、病例减少,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教材中相关内容却很少,不能反映传染病的发展动态,出现了教学内容和临床实际需要相背离的现象[8]。因此在实际学习中,虽然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方式给学生穿插讲解,但因过于重视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相对枯燥、单调。加上受课时等限制,学生学习起来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无法随时随地学习;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传染病相关专业知识,但教材内容对基础知识介绍较多,对思政内容仅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学习效果有限。此外,传染病教学有理论及实践两个环节,但两个环节仍以教师作为指导,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院校甚至压缩传染病学教学课时,出现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

1.3 教师综合素质及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在授课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方法缺乏创新,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师仍为课堂主角,大多数学生被动参与,“为了考而学,为了教而教”,对知识的理解及消化能力有限,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队伍中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及技巧存在一定不足,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授课效果差强人意,如一些课本上的经典传染病,由于已被消灭多年,年轻教师自己都未见过,对疾病的认识表浅,自然无法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点讲清讲透。最后,在实践环节中,部分教师存在临床经验不丰富,导致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病例剖析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教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高校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年轻教师既要从事临床工作,又要开展临床教学,难免精力不足,容易出现教学懈怠,且教学师资力量、教学实验基地亦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 改革方式

针对现有的传染病学教学存在不足,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本课程实际教学,拟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1 课程体系构建及完善 信息化条件下,对本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设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结合临床专业认证要求,对现有课程目标进行调整,课程培养目标应更侧重于学生临床思维、综合能力等相关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对知识学习及关注考试结果对与错。通过混合式教学,课程目标应由知识获取转向能力的培养,最终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生为目标。(2)利用信息化平台及时更新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对于既往危害大但现在得到了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等,此部分内容应让学生熟悉了解该类疾病的发生,培养学生增强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的信心。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及病毒的变异,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查找更多的新型传染病教学资源(如病例、学术文献等),有意识将新型传染病的种类、最新动态及流行趋势有机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原有的按章节逐一讲解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构建线上教学资源,通过混合式教学,逐步建立健全传染病学课程内容。(3)教学过程中,融入执业医师考试及临床实际案例的特征、诊断等相关内容,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中,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对枯燥理论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能力。(4)在线上资源中引入教师科研内容,以科研指导并促进教学,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早期接触临床”“全球卫生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培养目标。

2.2 教学内容及手段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对传染病学教学的手段及方法进行改革及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录制视频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同时提供在线辅导,而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课程教学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师生、生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指导与反馈,学生可通过线下讨论对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2)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混合式教学和PBL等教学方法,如引入PBL等新型教学模式,开展课前预习、课上分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并配以临床实际病例,讨论病情诊断、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的能力。(3)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临床带教,将病例理论分析与临床实例诊断治疗相结合,将PBL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化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技能。(4)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结合热点人物和事迹,如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防治,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等相应素材,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相应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混合式教学在传染病学课程体系应用示意见图1。

2.3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及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和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综合素质和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基石。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扎实理论知识,加强科研能力。通过相关专业培训,对教师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不定期通过教学研讨、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对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进行专题研讨,扎实教师理论知识,并通过开展科研,了解最新热点和理论前沿,以科研进行指导理论,并丰富理论。(2)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能力。通过参加相关教学培训及教学研讨会议,在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以“老”代“新”等多种方式,通过研讨学习,加强教师对不同教学手段的掌握和理解,增强自身教学能力。(3)增强临床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定期病例讨论、实践培训、专业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多思考临床案例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并增强教师临床实践能力。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传染病疾病谱也在动态变化,加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发,使当前我国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亟待改革。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但其优点突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不断完善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加强队伍建设等多种方式,进而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传染病学教学混合式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助于达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高质量传染病学专业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传染病信息化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