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茧蜂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扩繁效果及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2022-08-02 05:20何永秋张少搏赵晓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烟田放蜂蚜虫

何永秋 安 然 张少搏 赵晓鹏

(湖南省烟草公司衡阳市公司常宁市分公司,湖南常宁 421500)

烟蚜是烟叶生产中为害烟叶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治烟蚜的主要方法。这导致了烟蚜抗药性的增强和烟叶农药残留的增加,降低了烟叶质量的安全性[1-4]。近年来,云南省烟草公司人工大量繁育蚜虫天敌——烟蚜茧蜂,并在大田烟蚜发生关键期大量释放到烟田中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烟蚜数量及蚜传病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烟叶中的农药残留,提高烟叶的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已在全国烤烟主产区广泛推广[5-7]。 湖南省衡阳烟区近年来开始了烟蚜茧蜂本地化扩繁及放蜂技术研究,通过采用漂浮烟苗繁蜂法繁育烟蚜茧蜂,为全市5 个产烟县及株洲市供应烟田和大农业放蜂所需的僵蚜苗,年供应能力逾1.07 万hm2。 为进一步提高繁蚜繁蜂效率,特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期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本地化推广应用以及在大农业全面推广蚜茧蜂防治蚜虫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不同寄主繁蚜繁蜂试验于湖南衡阳常宁市三角塘烟蚜茧蜂扩繁基地进行。 烟田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效果调查在常宁市兰江、三角塘、罗桥、西岭等4 个乡镇开展,大农业作物茶树、柑橘、葡萄田间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效果调查均在常宁市塔山乡开展。

1.2 试验材料

不同寄主繁蚜繁蜂试验采用的材料是烟叶、大豆、花椰菜、萝卜。 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效果调查对象是全市所有烟田的烟叶及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区域的茶叶、柑橘和葡萄。

1.3 试验设计

1.3.1不同寄主繁蚜繁蜂试验。 试验设烟叶、大豆、花椰菜、萝卜盆栽成株繁蚜繁蜂4 个寄主处理,每个处理盆栽寄主3 株,3 次重复。 各寄主长至10 片叶左右时接蚜。 每株寄主接5 龄若蚜20 头。 繁蚜15 d后按1∶40 的比例接入蚜茧蜂僵蚜。 各处理寄主植物均置于温室大棚,用网罩隔离,水肥管理一致,保持温度17~28 ℃、湿度50%~80%。

1.3.2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效果调查。 试验设2 个处理,分别为放蜂处理和不放蜂对照。放蜂处理即2021 年4 月18 日于烟草、茶叶、柑橘和葡萄田间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不放蜂对照远离放蜂区且不放蜂、不打药。

1.4 测定项目

1.4.1不同寄主繁蚜繁蜂试验。 接蚜5、10、15 d 调查繁蚜量,接蜂15 d 后调查僵蚜(含壳)量,比较不同寄主繁蚜繁蜂效果。

1.4.2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效果调查。①烟田调查。 放蜂后15 d,分别于4 个乡镇调查寄生蚜、蚜虫天敌等数目, 每个乡镇选取有代表性的3 丘烟田开展田间调查,每丘田5 点取样,每点调查20 株,计算寄生率。 放蜂前(4 月18 日)、放蜂后20 d,每个乡镇分别在放蜂区选取3 丘烟田、在不放蜂区选择1 丘烟田调查活蚜量,每丘田5 点取样,每点调查20 株,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②大农业作物调查。选择1~2 个茶树、柑橘、葡萄大面积放蜂区域,在放蜂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3 丘田块,放蜂前每丘田选5 个调查点,每点选2 株有蚜株(或有蚜枝梢)进行标记,在放蜂后15 d 定点定株调查蚜茧蜂寄生情况。放蜂后15 d,采用多行平行线取样法调查茶树放蜂区和不放蜂区活蚜量, 每处理调查20 点,每点0.11 m2,计算茶蚜防效;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柑橘放蜂区和不放蜂区活蚜量,每点2 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各取2 个枝梢,计算橘蚜防效。

1.4.3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调查。 选择4 个乡镇放蜂区的20 户烟农,调查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成本及烟农对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态度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寄主繁蚜繁蜂效果

由表1 可知,在各个时段,不同寄主繁蚜量从高到低均保持一致,顺序为萝卜>烟叶>花椰菜>大豆,各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中:萝卜的繁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 种作物;大豆上活蚜量在第5 天已大量减少,直至后期完全不见蚜虫。 从繁蜂结果来看,效果最好的是萝卜,各寄主繁蜂量从高到低排列为萝卜>烟叶>花椰菜>大豆,各处理差异极显著。 后期萝卜叶已发黄枯萎,大量僵蚜掉入盆中。

表1 不同寄主繁蚜繁蜂试验结果单位:(头·株-1)

2.2 防治蚜虫效果调查

2.2.1烟田防效。 由表2 可知,各乡镇烟田放蜂15 d后烟草上烟蚜茧蜂寄生率均在19%~40%之间,全市平均寄生率接近30%。其中,兰江乡烟蚜茧蜂寄生率最高,达37.78%;罗桥镇烟蚜茧蜂寄生率最低,为19.81%。 这说明释放烟蚜茧蜂促进了烟草寄生蚜的产生。 由表3 可知,放蜂后20 d,放蜂区烟田烟蚜防效达到73.06%,防效较好。

表2 放蜂后15 d 烟蚜茧蜂寄生情况

表3 放蜂15 d 后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2.2.2大农业作物田间防效。 由表4 可知,放蜂15 d后,茶蚜、葡萄蚜、橘蚜均有一定僵蚜比例。这说明释放烟蚜茧蜂促进了寄生蚜的产生。其中,以柑橘上僵蚜形成率最高,达19.01%;茶树上僵蚜形成率最低,为3.17%。 究其原因,可能是茶树生长环境海拔高,气温较低,茶蚜不易形成僵蚜。

表4 放蜂后15 d 烟蚜茧蜂大田寄生情况

由表5 可知,蚜茧蜂对茶蚜、橘蚜均有一定防效。 放蜂15 d 后,对茶蚜、橘蚜的相对防效分别为49.84%和56.25%。

表5 放蜂15 d 后对茶蚜、橘蚜的防治效果

2.3 效益分析

2.3.1生态效益。 从各种烟乡镇对害虫天敌调查结果看,瓢虫、食蚜蝇、蜘蛛、草蛉等都有一定量存在。说明烟田释放蚜茧蜂有助于保护蚜虫天敌昆虫。

2.3.2经济及社会效益。据调查,全市化学农药防治烟蚜人工成本达232.5 元/hm2,物料成本91.5 元/hm2,总成本324.0 元/hm2。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人工成本22.5 元/hm2,物料成本75.0 元/hm2,总成本97.5 元/hm2(表6)。 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比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烟蚜节省总成本226.5 元/hm2。 对全市4 个乡镇20 户烟农调查可知,烟农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持肯定态度的有15 户、中立的有5 户,没有反对的。其中,评价为好的有5 户、评价为较好的有10 户、评价为一般的有5 户。

表6 烟叶不同防蚜方式经济与社会效益调查

由表7 可知:2021 年茶树放蜂防蚜1 次,物料成本为15 元/hm2,人工成本为15 元/hm2,合计成本为30 元/hm2;施用生物农药防治蚜虫1 次,物料成本为150 元/hm2,人工成本为150 元/hm2,合计成本为300 元/hm2。放蜂防治蚜虫比施用生物农药防治蚜虫节省总成本270 元/hm2。

表7 防治茶树蚜虫农药使用情况及成本调查

由表8 可知:2021 年柑橘园放蜂防治蚜虫1 次,总成本30 元/hm2;化学防治蚜虫1 次,总成本达到210 元/hm2。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比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蚜虫节省总成本180 元/hm2。

表8 防治柑橘蚜虫农药使用情况及成本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释放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是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治蚜虫,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风险,提高作物安全性,提高烟叶质量,还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研究表明,烟蚜茧蜂不仅能寄生烤烟上的烟蚜,还能寄生柑橘、葡萄以及茶树等作物上的蚜虫。因此,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不仅要在烟叶上积极推广,还应该在大农业上实现全覆盖[8-10]。 不同的寄主植物繁蚜繁蜂效果不一致,本试验采用盆栽成株法研究烟叶、大豆、花椰菜、萝卜作为寄主时的繁蚜繁蜂效果,并在烟叶、茶树、柑橘、葡萄田调查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萝卜作为繁蚜寄主时繁蚜量最

高、繁蚜迅速,烟叶次之,花椰菜繁蚜较慢,大豆不适宜烟蚜繁殖;与不放蜂对照区相比,大面积释放烟蚜茧蜂对烟叶、柑橘、葡萄及茶树等作物上的蚜虫防治效果较好,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试验还发现,在繁蚜后期,萝卜作为寄主繁蚜繁蜂存在茎叶枯萎快、寄生蚜及僵蚜附着寄主不稳等问题。因此,批量扩繁烟蚜茧蜂时,前期可采用萝卜作为寄主迅速繁蚜,然后接种到烟叶上繁蜂,从而提高整体繁蜂效率。 随着烟蚜茧蜂防蚜技术的逐年推广应用,自然界中烟蚜茧蜂的种群数量必定会提高,从而形成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生物防治圈,提高烟蚜茧蜂对蚜虫的天然寄生率,降低作物上的蚜虫虫口数,有效减轻蚜虫以及一些蚜传病害如马铃薯Y 病毒病等病害的危害,从而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有效促进大农业的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烟田放蜂蚜虫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蚜虫婆婆
放蜂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烟田施肥起埂机的设计分析
养蜂人的日子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冬牧70黑麦秸秆还田对烟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