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国际物流课程的改革研究

2022-08-03 07:47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专业课程物流

□ 刘 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推动国家制造服务水平提升的摇篮。目前,随着我国电商物流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物流专业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物流行业培养和输送新时代合格产业工人的艰巨任务。

物流专业课程应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高职物流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高质量培育德才兼备物流人才的重要抓手。推动物流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前行,将立德树人根本理念贯彻到专业教学之中,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此背景开展研究,以《国际物流》课程为例,为完善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思路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于高校运用课程育人的必要性和功能性这一问题,学术界早有研究。曾有学者明确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其中沈壮海曾提出“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级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铸魂功能的途径和方法。强调专业课程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落入教条主义、造成生搬硬套的窠臼。”“如若使专业类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其基石应是任课教师能够深刻把握专业知识的体系脉络,是在以传递真理的力量征服学生的过程中、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价值引导。”

基于此,本文只针对高职《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为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对策建议。

1 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能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能力拓展的作用,可以说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奠基石,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

因此任课教师需通过该课程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为今后深入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及未来从事物流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为此,该门课程将分别从态度、技能与知识三个维度瞄准职位关键词,围绕相关岗位职责要求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特点、原理;熟悉国际物流的基本类型;应用分析、掌握国际物流运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流工作基础能力与物流方向职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层层启发的方式,把传授理论知识与开发学生能力结合起来,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以及理论底蕴。

此外,物流人才是目前社会紧缺人才类型,国际物流课程的教授可使学生明确中国物流的发展迎合了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信息处理、制定角色以及自我评价、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等职业基本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适应岗位角色能力和在物流行业中的服务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让学生形成爱我专业、兴我中华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2 国际物流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该门课程将分别从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与行动层面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围绕认知层面,注重让学生在系统中掌握概念,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层次化,可将任务分为必做项、选做项、基本要求与提升要求,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培养需求。其次,针对态度层面,任课教师通过课内教学、实践教学与时事教学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行动层面则将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方式,使沙盘模拟与真实职场并举。最终,围绕目标岗位所需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认知、工作态度与执行能力。

此外,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科技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该门课程将根据实际工作场景任务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方法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多角度结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及物流管理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计、打破原有教材、进行情景任务教学,从而实现“岗课赛证”融合,提升该门课程的育人质量。

如果说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那么教育的本质则是通过人来点亮人。该门课程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来自课堂的温度、来自教师的温度与来自社会的温度。诸如通过设计与国际物流专业知识脉络相关的中国故事,分享行业内的责任担当与工匠精神,来传递课堂的温度;通过课前5分钟物流时事分享,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共享行业前沿新闻,感受来自教师的温度;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在震撼中体现感动,培养学生大国情怀和民族责任心,感受来自社会的温度。此外,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各种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3 国际物流课程内容创新途径

该门课程将针对当前国际物流货物运输与货运代理企业主要工作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以项目作为载体、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打破教材,序化、整合课程内容,基于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流程设计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通过课内教学、实践教学与时事教学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组织学生紧跟时代,进行时事案例分享,通过师生共建,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认知格局。注重问题引导,突出学生的中心位置,让学生充分发表个性化看法,培养学生“能说会做”的能力,继而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发展。

此外,为让学生感受有温度的课程思政,该门课程将细致设计每一个案例,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思政元素,继而讲好中国故事。在此以国际物流货物运输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回望疫情——了解在救援物资运输过程中物流人所呈现出的责任与担当的事迹——感受中国在驰援各国救援物资时所体现出的投桃报李的真情——以及那些与中国捐赠物资一起漂洋过海的寄语,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最终引导学生提出全球携手战胜疫情,共创美好明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表1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具体设计思路

4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组织探索

4.1 设计基于布鲁姆模型的层次教学策略

为使课堂教学不将学生局限于初级认知,而是尝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知思维,该门课程将设计基于布鲁姆模型的层次教学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通过案例设计,从任课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核——指导学生认知行为——与学生共同分析、交流当前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发表个性化看法——最终给予学生学业、就业以及人生方向的指导,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体系和自我评价体系,实现多样化、嵌入式的课程思政体现方式。

4.2 翻转课堂——实现师生共建教学资源

任课教师通过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建教学资源。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任务书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头脑风暴进行思维共振、智力互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随后进行分组展示。任课教师需全程监督各小组讨论过程并指出各组出现的问题,对讨论过程中提问的学生,任课教师将进行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实现差异化教学,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寓教于乐,继而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

4.3 多元化拓展课前、课后教学

为多元化拓展课前、课后教学,该门课程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展“课前导预习、课上导学习、课后导拓展”的教学活动,夯实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通过日常向学生推送行业相关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强国”订阅号、企业实际项目运营白皮书等,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了解物流行业前沿新闻、物流企业招聘信息等,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行业问题及时进行互动交流,开展线上教育,从而拓展学生专业、职业能力。

5 小结

为探究高职教育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国际物流》课程为例,将课程教学设计对标国际物流领域目标岗位所需能力,尝试打破原有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内容结构,引导学生以完成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该门课程所需技能目标,借助信息化等手段,为学生打造有温度的课程思政,最终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随着当前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关资源也将不断更新迭代,课程研究也将不断革新。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专业课程物流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