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导流泄洪洞开挖与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2022-08-03 01:30徐成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炮孔导流岩体

徐成军,王 贇

(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0 引 言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具有长远的影响意义,因此,其施工质量要求较高[1-3]。大型水利枢纽多建设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较高。针对这种情况,考虑设计方案、地质情况以及不可预见因素是十分必要的[4-7]。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灌区设计引水流量11.372 m3/s,加大引用流量14.66m3/s,灌区土地面积32.07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2.49万亩,年供水量669万m3。导流泄洪洞布置于左岸,总长854.2m,洞身为城门洞形,断面尺寸为9.295×7.2m,底板坡降为1∶50,洞身Ⅲ、IV、Ⅴ类围岩长度为214.7m 、148.5m、26.8m。导流泄洪洞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高。

1 基本地质情况

泄洪洞进口段地势较陡,地形坡度一般40°-45°,山前发育Ⅲ级阶地,临江侧岸坡高度约36m。出口段位于山前冲洪积形成的Ⅱ级阶地,地势较平缓,后缘为花岗岩形成的陡坡。出口基岩山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岩体发育三组裂隙,第①组:NW280°-300/ NE∠61°-75°,裂隙面较平直,较光滑,张开宽1-2mm,微张开-闭合,局部岩屑充填,发育间距1.9-2.0m,延伸长度>5m;第②组:NE60°/ SE∠58°-65°裂隙面粗糙,起伏,微张开,无充填,发育间距2.5-3.0m,延伸长度>5m;第③组: SE35°-40°/ NW∠65°-76°,裂隙面平直,较光滑,张开宽1-2mm,微张开-闭合,无充填或局部岩屑充填,发育间距1.0-2.0m,延伸长度>6m。桩号K0+067.9-K0+096.1m段基础位于强风化花岗岩上,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岩体裂隙较发育,完整性较差,建议采取加固措施。

桩号0+096.1-0+170.5m段基础弱风化花岗岩,岩体完整性较好,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桩号K0+170.5-K0+197.3m段上覆岩体厚度约22.3-25.1m,岩体完整性较差,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围岩类别Ⅴ类;进口桩号K0+197.3-K0+281.7m段位于弱风化花岗岩上,弱风化层内埋深26.1-49.6m,岩体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Ⅳ类。进水塔桩号K0+281.7-K0+499.5m段基础为微新花岗岩,岩体完整性较好,围岩类别Ⅲ类,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隧洞桩号K0+499.5-K0+560.5m段底板在弱风化层内埋深29.3-48.2m,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Ⅳ类,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2 爆破开挖设计

洞身岩层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其中Ⅲ类围岩214.7m,Ⅳ类围岩148.5m,Ⅴ类围岩26.8m,方量为:25241.39m3,宽7.4m,垂直高度为9.39m,拱部弧高2.25m,断面面积约为:64.55m2,由于断面面积较大,采用台阶法爆破作业。

图1 导流洞围岩台阶法上断面开挖布孔示意图

图2 导流洞围岩台阶法下断面开挖布孔示意图

图3 掏槽孔角度及孔深示意图

采用台阶法开挖时,孔网参数如下:

1)钻孔深度h=0.9m,循环进尺:L=0.7m

2)炮孔直径d=40mm

3)炮孔间、排距

周边眼间距E=(8-18)d=(8-18)×0.04=(0.32-0.72)m,取E=0.5m

辅助眼:孔距0.8m-1.0m ,由内向外可适当减小。

底板眼间距:一般E=0.70-1.0m,此处取0.9m。

4)炮孔个数

炮孔数量按下式计算:

N=3.3×(fS2)1/3

(1)

式中:f为软岩取6;S为开挖断面面积。

则上台阶炮孔数量预计为:N=3.3×(fS2)1/3≈65个(S=35.1m2)

下台阶炮孔数量预计为:N=3.3×(fS2)1/3≈57个(S=29.6m2)

装药量计算方法如下:

Q=qsLη

(2)

式中:q为炸药单耗;s为断面面积;L为掌子面上炮孔深度;η为炮孔利用率。

计算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上台阶钻孔、装药参数表

表2 下台阶钻孔、装药参数表

3 洞内排水

由于导流泄洪洞的底板高程低于湘河水位线,故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长期的抽排水工作。导流泄洪洞洞身两侧布置30cm×30cm的排水沟,在支洞与引水发电洞相交部位布置集水井(3m×1m),集水井采用M7.5砖砌体,内侧采用M7.5砂浆抹面。利用导流泄洪洞及施工支洞的底板纵坡坡度引流至集水井,在采用2台15kw水泵通过DN500的螺旋钢管抽排至支洞外。洞内排水工作根据水量的大小随时进行,或增加抽水泵。

4 洞身支护施工

4.1 支护方案

导流洞从支洞与导流洞交汇处桩号K0+297开始分别向上下游开挖,导流洞K0+27-K0+053.8桩号为Ⅴ类围岩;K0+053.8-K0+144桩号为Ⅳ类围岩;K0+144-K0+358.7桩号为Ⅲ类围岩;K0+358.7-K0+417为Ⅳ类围岩。Ⅲ类围岩支护方式为“系统锚杆C25L=3m间距1m,排距1.5m,挂网φ6@25*25cm,喷C20混凝土10cm厚”;Ⅳ类、Ⅴ类围岩支护方式为“系统锚杆C25L=3m间距1m,排距1m,挂网φ6@25*25cm,喷C20混凝土10cm厚”。现施工支洞已掘进100m,已到与导流洞相交处即桩号K0+297处,按设计图纸中该处围岩类别应属于Ⅲ类围岩,但实际该处围岩裂隙发育,存在大量碎块体,块体间多数为泥质填充甚至呈石夹土或土夹石状,围岩自稳性较差。我部为保证支护作业安全导流泄洪洞初期洞身支护采用施工支洞Ⅳ类围岩支护方式即“22#B钢支撑+C25L=3m@1.5m锁脚锚杆+C18锚杆联系筋@0.5m+C25L=4.5m拱圈超前锚杆+C25L=3m系统锚杆+φ6@25*25cm钢筋挂网+喷22cm厚C20混凝土”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钢支撑、超前锚杆、系统锚杆间距根据现场每一轮开挖后围岩情况调整。由于采用22#B钢支撑进行支护会侵占原设计洞式尺寸,为保证洞式尺寸不被侵占需向洞式边墙及顶拱扩挖12cm保证洞式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2 锚杆施工

锚杆安装施工程序:施工台车就位→标出孔位→钻孔→注浆→安装锚杆→封闭孔口→验收→下一循环

4.3 钢筋挂网

随隧洞开挖进尺分区、分块、分段进行。钢筋网采用φ6.0光圆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现场直接挂网,挂钢筋网间距正负误差不得>10mm。锚杆头点焊固定,中间铆钉固定,网间铅丝扎牢,钢筋网片安装尽量贴近岩面,并将钢筋网片绑扎或电焊在锚杆上,没有锚杆的位置,用铆钉固定。

4.4 钢支撑施工

1)钢支撑的制作

钢拱架采用工字钢,按1∶1比例放样,分段制作完成,运至现场安装。

钢拱架需确保加工尺寸准确,焊接长度满足要求,连接孔位置准确。

2)钢支撑的安装

钢拱架加工好并编号后,运至现场焊接成榀安装固定。立柱底设钢垫板,锁脚锚杆固定。测量定位后,架立钢拱架,纵向用钢筋与拱架焊接连成整体,最后拱架与锚杆头焊接固定。

4.5 喷混凝土施工

上述工序完成后,利用台车施工喷混凝土。施工前清除杂物。吹洗岩面,后方可喷射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分两次喷射完成,每次厚度在5-8cm,待前一次终凝后进行二次喷射,直至达到设计厚度(Ⅳ类、Ⅴ类围岩厚度220mm,Ⅲ类围岩厚度为100mm)。

5 结 论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新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其施工质量对枢纽效益的发挥和下游居民的安全影响较大。从爆破设计、洞内排水、支护方案及施工等多个方面对工程导流溢洪洞的设计、施工进行分析,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方案要求,加强监测预警,保证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炮孔导流岩体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司马煤业1208综放工作面顶板深孔预裂设计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余吾煤业N2106工作面初采前顶板预裂爆破钻孔设计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基于Floyd算法的扇形中深孔爆破布孔优化设计*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
阿舍勒铜矿采场炮孔测斜实施应用
探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