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探析

2022-08-03 09:11吕玉立
华东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馆员咨询民办高校

文/吕玉立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250109)

何谓“大数据”?从字面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大量的、海量的数据。而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从庞大、多样的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的新一代服务业态。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不再是单纯的数据的叠加,而是通过对庞大的数据进行资源加工和整合,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其个性化地推送给读者。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当代社会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智慧服务,将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所学校智慧化服务水平的高低,也将成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民办高校图书馆由于其特殊性,制约其智慧化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提升的因素更多,面临的问题也更严峻。

1.图书馆智慧服务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中心,教学、科研的支持与服务中心,学术、信息与文化交流中心,师生读者学习、研修中心。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必然是有智慧属性的。专业学科馆员们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智能应用,为师生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及拓展、读者服务及阅读推广、学科服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究与交流、管理规范与评估等。高校想要建立完善的智慧服务,离不开智能设备与先进技术的支持,硬件设施、网络服务等都必不可少。智慧服务不单单是被动的服务,而是应主动地提供融入师生工作与学习的多样化的服务,它根植于良好的用户体验,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方方面面。

2.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

2.1 智慧服务的设施欠缺

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是学校智慧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学校的智慧化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研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采购、管理,方便读者快速获取所需文献资源。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不仅需要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传感设备、云平台等,更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数据集成。而当前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智慧服务的硬件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很多民办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空间不足,服务器容量小且运行速度慢,有的甚至需要依靠三方服务器,导致信息传递的速度很慢,不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2.2 智慧服务内容不深入

民办高校现有智慧服务内容过于单一,只能简单地提供自助借还服务、查阅图书服务等。大部门民办高校服务建设局限性强,智慧服务内容单薄,在参考咨询工作方面运用较少,不能为师生提供一体化的查询服务,也不能为师生及时提供信息输送服务,使得读者很难第一时间把握图书馆资料,更不能根据个人检索历史搭建个性化服务体系,根据读者喜好推送具有针对性的信息。

2.3 智慧馆员专业技能较为落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参考咨询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应增加,而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参考咨询从业人员除了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等基本素养外,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快速处理能力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管理者对参考咨询工作的重视性不足,往往会导致参考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低下。很多从业人员并非图书情报相关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尤其是近年来,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参考咨询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历较低,未经过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及自身专业发展关注较少。另外,民办高校由于其特殊性,薪资待遇较公办院校差别很大,导致人员流动较大,业务延续性较差;图书馆人员构成普遍失衡,工作人员大多处于中年,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普遍较低,思想上缺少应有的活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较慢,无法更好地开展相应的智慧服务。

3.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提升策略

3.1 转变思想,树立智慧服务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加强参考咨询工作的服务水平,尤其是创新服务举措,对民办高校学科管理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和图书馆建设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推动作用,对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更是意义非凡。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和科研方面的主阵地,理应在高校教育智慧服务方面走在前列,首先要转变原有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制定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建设规划与目标,积极引导图书馆全体成员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理念,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3.2 着力推动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

民办院校应加强与合作院校的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图书资源数字化建设,把需求量高、复本量低、有收藏保存价值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引进学术发现系统,从多维度解决资源缺失与分散、检索效率不高、检索结果受限等难题,综合考虑科研成果文献权重,深入优化搜索引擎,为师生呈现全面精准的检索内容,充分保证科研资源的查全、查准与查新;建成资源整合平台,整合馆藏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实现一站式搜索;建成学科导航服务系统,方便学科建设资源搜索查询;使用入馆教育系统,整合丰富的入馆教育资源,在开学前就让新生玩转智慧图书馆,高效利用各类学习资源。使用入馆培训系统,可将馆员从繁重的培训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减轻馆员负担,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具备图书馆资源分布与利用知识、证件自助激活、读者分类考试、题库在线升级、移动学习考试、预约签到等多项创新功能;支持多种移动学习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实现微信公众号连接图书管理系统,用手机随时访问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让手机成为真正的“移动图书馆”。

3.3 提升参考咨询馆员的综合能力,组建智慧化服务队伍

在人才培养上,民办院校要继续加强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大力培养精通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文献档案学,并且英语达到一定水平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输送大批图书情报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时,民办院校应把好准入关,对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多方面考核,没有达到要求的,坚决不能引进。人才引进后,民办院校首先应进行入职培训,帮助馆员更快地熟悉馆藏数据库、馆藏资源的使用方法、技巧等,以便更快地融入工作;在平时工作中,着力发挥馆员的学科优势和业务能力,培养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增加馆员外出学习机会,通过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其他高校参考咨询工作的内容与环节,快速找出自己工作的差距与不足,及时弥补弱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最新的成果与理念,为更好地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馆员配置应相对稳定,避免经常变动;制定一套合理的考核标准,公平公正地对馆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奖惩机制的实施来激励馆员自觉加强学习,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4.结语

良好的参考咨询服务不仅能促进全校师生对资源的利用,也能使民办高校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提升,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多方面互相配合。只有逐步消除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建设中的不利因素,才能更好地为民办图书馆建设提供保障。民办高校应及时改变工作理念,加快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提升参考咨询馆员的综合能力,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以满足新时代参考咨询工作的需要。

猜你喜欢
馆员咨询民办高校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