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混合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2-08-03 09:11把元霄
华东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评价

文/把元霄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自改革开放以来,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道路就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1]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在自身转型中不断开拓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经验证明,校企合作是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然之举(见图1)。

1.组织保障:建设多元化校企联合创新班

高校要围绕拔尖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与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联盟。具体的合作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灵活调整,可以是一个学院与一个企业的联合,也可以是几个学院与一个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校企合作双方要制定管理委员会的形成章程,以处理合作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当涵盖学院与企业的权威人员,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管理委员会的基本职能首先是保障双方合作的高效运行,一方面要将企业的优势资源引入学院,另一方面要向企业供给科研信息和高素质人才。其次,管理委员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开拓情况,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采用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学校特色专业和企业的优势,可以弥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不足,打好‘组合拳’,形成校企发展的动力。”[2]在校企合作联盟的运行下,各个学院要发掘自身的优势学科,将其与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匹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校企合作创新培养班。该班同样可以设置多种类型,其一是单独学科的创新班,例如区域旅游方向联合创新班;其二是跨学科的创新班,例如文旅校企联合班,涵盖了历史文化、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其三,还可以结合国家的人才培养项目创建联合班,例如卓越人才校企联合班。联合班要面向联盟所属的学院招收学生,在新生入学之后开始选拔,第二学期开始复试,主要的选择标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同时,在学籍管理上,校企联合创新班本身是一个实体班级,学生的学籍仍然归所属学院管理。

2.培养内容:创建个性化成长方案

学校创办的校企联合创新班要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段、年级所展现的心理特点和能力特点为其设计专项培养计划。一般而言,校企联合班在初始阶段,主要的目标是拓深基础、拓宽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实施以核心素养成长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实施专业教育,以假期实践、名师讲堂为辅助手段;要以强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组建项目团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的课程建设以校企双方为共同主体,协同制订发展规划。

管理委员会应及时根据企业、行业的发展需求来创设动态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同时,要邀请企业和兼职教师自主创设课程。为了真正落实个性化培养计划,校企双方要从四个方面发力:第一要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拓展交叉课程的广度,深挖交叉课程的深度,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第二,要破除选课障碍,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多发展资源,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奠定课程基础,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第三要实施柔性管理,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第四要营造与企业联合的氛围,增强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3.培养层次:构建多层次人才的融通机制

校企联合创新班要实施“3+1+x”的学生成长制度,即学生经过3年的本科学习之后深入企业1年,而x指的是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可以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于联合创新班的学生而言,相关的培养计划要在三年之内完成,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联系,到第四年要联合企业的具体项目进行实战。创新班可以实施导师制,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应当是其标配。前者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负责培养计划的执行,后者要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安排实习实践机会。创新班应当为本科生提供充分的科研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阶段确定应加入的科研计划。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他们有必要加入一个研究项目,提前感知科研氛围。

在投入项目之初,学生应执行一些基础工作,强化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基础,之后再渐渐深入到高难度工作中。同时,团队内的高年级学生也是重要的师资力量,要发挥其指导优势。创新班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继续申请不同学院的研究生联合科研项目。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式类似于本科生,低学段由校内负责,高学段由企业负责。学校应提高对企业实践的重视程度,要发挥其教学检验和实践锻炼效果。学生在继续深造的情况下,会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方向与本科阶段一致,则其学习仍然由原来的导师负责;其二是学生所选择的深造方向与本科阶段不同,则其学习由其本人自主选择。“大学和企业之间要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短期初步合作发展到一般性合作,最后才能达到深度合作。”[3]

校企在培养中要做到环环相扣,以点带面,逐步进入科研攻关的程度,进而实现学院科研发展向重大科研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合理运用企业实践、科研项目,循序渐进地改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举一反三,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理性认识来完善科研实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适度原则,既不能让学生过早地承担项目核心工作,又不能让本科生长期承担烦琐、简单的基础劳动,而应当以发展的观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给其安排层层递进的内容,为其匹配难度适当的任务。

4.培养评价:校企联动构建综合性评价手段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方面,校企联合创新班要实施双环评价,即学校和企业应联合制订评价方案。学校和企业实际上构成了学生成长的内环和外环,内环包括师生双主体评价方式,即对教学和学习的两方面评价。在评价教师教学方面,评价方案应当分为学院和学生两个层次。第一部分是,创新班主管单位要定期抽查,按教学情况、旁听课程对教师教学做出意见指导。同时,主管单位还要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能力成长层次。创新班在收集意见之后要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制订课程优化方案,在学期末针对相关情况制订考核方案,实施负强化激励机制。

第二部分是,校企双方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班实施的是能力导向学习评价机制,校企双方要采取多元形式,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综合评价要做到指标细化。例如,创新能力的评价分为创新思维、基础技能、研究能力等。当然,大指标的制定上既要顾及德智体美劳等传统要素,也要兼顾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创新班的学生评价不能机械,而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阶段给出动态性的评价,合理判定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不断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为了不断提升创新班的学习动力,评价方案也要实施退出机制,要根据期末成绩和导师评价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学生。名额多的班级要及时增补学生。

外环评价同样包括两个方面,即实习单位考核和用人单位评价。创新班要收集学生的毕业工作信息,发掘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用人单位的意见来挖掘人才培养深度,及时捕捉最新的市场需求。

总之,内环和外环的联合作用可以保障学校能够收集到较为科学的评价意见,助力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提升。

5.结语

总之,在人才培养中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思路是置校入企。学生生活于高校,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影响。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往往深度不足,今后校企双方应当推进合作深度和广度,创建企业文化、市场需求优先等育人环境,以竞争、创新、协作等优势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与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评价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海盗学院(12)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海盗学院(7)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西行学院
校企合作五反思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