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08-03 09:11张雅洁李滋婷
华东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创甘肃省金融

文/张雅洁,李滋婷

(1.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甘肃省科技评价重点实验室)

科学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本是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子,科技金融的功能是依托有关金融机制、金融政策、金融手段等,推进科技与金融资金的深度融合,从而构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竞争优势。

1.科技金融的内涵及理论支撑

1.1 科技金融的内涵

一是“科技金融”的中心理念是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将高新技术、资金、企业家管理才能等科技创新要素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新融合,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相互扶持,最终实现“1+1>2”的一种融合模式。

二是“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化生产的一个过程,为技术资本化提供保障,使科技创新在金融资本的助力下成为社会创富的工具。

三是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轻资产、技术替代性强等特征,使得其风险的分散需要“科技金融”服务采用政府调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管理。

四是“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涉及政策、资源和金融业服务能力等多个层面。

1.2 科技金融的理论基础

1.2.1 创新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详细分析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还指出企业家和金融机构的共同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企业家来促进技术创新。

1.2.2 新供给理论

多数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资金来源少,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创业资金支持,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科研创新投入,延缓了新供给产品的面世时间,也延缓了新需求的创造能力。新供给理论认为,如果从源头上阻碍科技创新投入,会影响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发展进程,更有可能会拖垮企业,导致行业内部缺乏活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

1.2.3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为:首先,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很好地吸收国民储蓄,增加企业可贷资金;其次,企业的金融自由化程度提高,通过金融企业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分化企业创新创业的风险,快速筹集所需资金;最后,通过自由化较高的金融体系,企业可以降低资金和信息成本,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积极性的提高和其他组织形式的壮大。

2.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实践

2.1 国外科技金融发展典型模式

第一类: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机制,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科技金融机制主要依托政府出台的宏观政策发展。第二类:以资源融合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这些区域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完善的产业运行机制,依托创新资源的科学融合,达成科技金融深度结合。[2]第三类:以市场为核心发展而成的科技金融机制,最典型的是美国硅谷,这些区域依靠市场化自发形成,并逐步在技术创新与金融扶持方面形成规模,维持在市场的领先地位,最终发展为科技金融前沿阵地。

2.2 国内科技金融发展典型模式

我国目前的科技金融体系为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通过政府部门不断创新资本投入方式,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因各地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同,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体系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特色。例如,苏州采用政府助推、金融机构主导、保险保障、创投结合、券商助力的模式,且持续引进更多的第三方中介组织,健全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构成了以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为主力军,“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券商”的“6+1”模式。

3.甘肃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3.1 财政科技支出

财政科技支出是立足于政府维度衡量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程度的核心指标。自2011年以来,甘肃省财政科技支出不断加大,从2011年的13.2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2.07亿元。2015年该支出所占比例达到1.01%,2018年占比最小,只有0.68%,2011——2020年,平均财政科技支出占比为0.83%。可以看出,甘肃省持续增大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关注度,从多个层面来促进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2 科技金融环境

在政策方面,甘肃省以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印发《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持续深化科学技术与金融的结合程度。在平台方面,甘肃银行、兰州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科技板块,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分别与甘肃省科技厅签订科技金融合作协议,等等。

3.3 科技金融产品

在融资方面,甘肃省设立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主要包括科技贷款增信基金、科技投资基金和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截至2021年已累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融资贷款131家(次),累计贷款金额10.96亿元。在信贷方面,兰州高新区与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共同设立了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推出“惠如愿·科创贷”“惠如愿·园区贷”等产品。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围绕甘肃“强县域”、种业振兴等行动,探索开展投贷联动、权利质押和活体畜禽抵押等新模式、新业务。

4.甘肃省科技金融发展存有的不足

甘肃省科技金融在当前阶段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的同时,还存在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区域与供给端失衡、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科技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高科技企业数量质量有待同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持续强化等问题,亟待优化。

从企业角度来看,甘肃省科技创新企业主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处筹集资金,通过股市等其他资金渠道获取资金的占比极小。从融资机构来看,甘肃省科技银行当前依旧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银行业务还处于边缘地带。立足于资本市场的维度,尽管近几年资本市场在快速发展,然而和其他区域比较依旧落后,筹资水平依旧不高,对科学技术研发、升级的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5.甘肃省科技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5.1 完善系统化顶层设计

首先,甘肃省应围绕科技创新创业链不断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健全并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各种制度机制,增强不同单位间的协作水平,构成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强大政策力量。其次,甘肃省应变革财政科技资金的扶持模式,采用政府划拨一定资金成立创业基金的方式,促进风投、创投等的平稳、高效发展。再次,甘肃省应依据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配置财政资金,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管控力度,构建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科技财政支出全部有效落实。最后,甘肃省应增大政府和银行等资金单位重点工程融资衔接力度,提高各种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服务水平。

5.2 推进多维度产品创新

首先,甘肃省应快速推动科技金融产品的精细化、多元化、差异化发展,有效利用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基础性功能,引导商行集中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源为科创型公司提供有利于其进行科技研发的信贷资金。其次,甘肃省应不断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门槛,持续健全投贷联动体系,不断改进政府基金、保险企业担保、金融机构协同合作的方式。再次,甘肃省应增大科技保险等有关产品的健全力度,积极推动“保险+期货”等有关产品的推行,实行科技保险补助体系,指引与推动科创型公司利用保险工具转嫁风险。最后,甘肃省应深入摸索且尝试构建科技租赁、风险投资、信用评价、科技贷款等套餐式筹资方式。

5.3 完善服务机制

首先,甘肃省应引导银行等资本组织结合科创型公司在财务运营方面的特征,组建专业的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增强个性化科技支行的发展力度,促使中介服务机制动态调整,构建并不断完善筹资担保体系,提升担保单位对规模较小的科创型公司筹资担保的水平。其次,甘肃省应形成以孵化器促进创业期公司发展,以创投指引基金加大小规模科技企业支持力度,依托信贷筹资体系应对科创型公司筹资问题,依托信用担保机制和科技保险优化科技金融条件,依托股市等渠道解决科创企业筹资问题的多层面、多维度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为科创型公司的成长发展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务。最后,甘肃省应不断增大科技金融专业人才团队培养力度,摸索构建科技租赁经纪人、技术经纪人等多元化机制。

猜你喜欢
科创甘肃省金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