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2022-08-03 13:37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市州湖南省现代化

姚 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全力补齐“三农”领域的主要短板。2020 年10 月29 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对于地区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的测度尤为重要,依据测度可以准确评价发展成效。湖南作为产粮大省,对其各个市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及分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的水平测算研究多数集中在省份宏观数据分析上,如张应武等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分析我国30个省份2013—2016年的面板数据,发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从横向看整体呈东高西低的趋势,从纵向看各个省份的增降幅度和波动各不相同[1];崔春生等开创性使用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北、广东、江苏和黑龙江省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得出山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最高省份这一与众不同的结论[2];李刚等、鲁春阳等、姚成胜等、杨华等学者分别运用改良的TOPSIS方法、熵值法、专家评价法、障碍度模型分别对青海、河南、江西、陕西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所研究省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整体上升,但是不同省份各指标的增减幅度各不相同[3-6]。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具体市州的研究或分区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对各市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然后进行分区研究,对该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1 评价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指导我国未来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参考巴·哥尔拉等[7]、李刚等[3]、章磷等[8]、覃诚等[9]的指标体系,构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两个准则层,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1.2 综合评价方法

熵值法是用来判断某一指标离散程度的方法,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对系统评价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因此可通过熵值法为多指标综合评价确定权重。

首先,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当为正向指标时,计算方法为:

当为负向指标时,计算方法为:

式中,cij代表极差归一化后的值,maxbij和minbij分别代表某一具体指标原始数据在参评年份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指标样本在所有参评年份中所占的比重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为:

式中,pij代表指标样本在所有参评年份中所占的比重,再确定各指标的熵值,计算方法为:

式中,ej代表指标的熵值,在计算熵值的过程中存在pij=0 的情况,为了保证公式(4)有意义,对于pij=0 的值均采用加0.001 的方法进行调整,再确定指标的差异系数,计算方法为:

式中,sj代表指标的差异系数,最后计算出其指标权重,如下所示:

最后运用权重计算出各市州不同年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得分,公式为:

式中,U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分。

1.3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

李刚等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3];覃诚等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转型阶段、冲刺阶段和基本实现阶段[9]。参考现有文献,笔者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和基本实现阶段,具体划分标准见表2。本研究阶段划分仅采用简单分段。

表2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的区域经济资料及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将湖南省14 个市州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环洞庭湖区(包括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湘南地区(包括衡阳市、永州市和郴州市)和大湘西地区(包括娄底市、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和湘西自治州)。

2.1 各市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

根据公式(1)~(7)计算出各市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得分,并进行排序,具体得分列于表3。由表可知,湖南省14 个市州的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中,衡阳、常德、永州位列前三,而张家界、湘潭、湘西自治州排在倒数三位,其中张家界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指标体系中有很多数值都是倒数第一,这可能与张家界的旅游产业占主导、农业不受重视有关。

表3 湖南省14个市州近十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得分

各市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可分为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和平稳发展三类,其中波动上升的有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和邵阳5 市,波动下降的有张家界、怀化、株洲、湘西自治州及湘潭5 个市州,平稳发展的有4 个市州,分别为长沙、郴州、永州和娄底。

2.2 各市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

在湖南省14个市州中,衡阳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最高,在2015 年踏入了基本实现阶段,后续有增有减,整体是在基本实现阶段;常德市排名第二,于2020年触摸到基本实现阶段的门槛;其他市州大部分集中在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其中益阳市于2015 年由发展阶段上升为提升阶段,并且一直维持在提升阶段,所以将益阳市归为提升阶段;14个市州中仅有张家界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具体阶段划分情况见表4。

表4 湖南省14个市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

2.3 四大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

由表5可见,区域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湘南地区、洞庭湖区、长株潭城市群、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得分最高,可能是因为其作为湖南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一直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将湘南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发展理念,产业发展兼顾农业发展,以工带农,区域整体步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提升阶段;排名第二的洞庭湖区,是传统农业发展区,几乎每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均占到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30%左右,步入了提升阶段;长株潭城市群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株洲市和湘潭市均为工业强市,其农业农村现代化得分都不是很理想,区域整体水平靠后;大湘西地区的近十年得分排名垫底,可能是由于大湘西地区的地形条件及着重发展生态旅游等原因,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理想,整体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表5 湖南省四大区域近十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得分

3 小结

综合分析,湖南省各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水平最高,但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却不是最高,考虑到长株潭城市群的农村面积不大、区位优势明显等因素,可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形成区域特色;湘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可以考虑进一步提升的对策;洞庭湖区继续发挥产粮区域特点,将农业做强,农村建美;大湘西地区要逐渐改变产业侧重,不能一味依靠旅游业,应寻找自己的区域特色农业,如山区果园等,努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市州湖南省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