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模式下高校教师“把关人”职能转换的思考

2022-08-03 23:24袁湘玲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把关人高校教师微课

袁湘玲

摘要:微課因其短小精悍,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核心内容的特点,备受广大教师的推崇。文章基于传播学领域中的把关人和传播形式概念,探讨如何将微课模式内化于现实课堂,将机器辅助的人际传播并轨于直接人际传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线上、线下课堂中的把关人作用,做好教学信息的集群性规划、传播平台的专业化抉择、微课教学的立体化建构、“噪音”偏差的正向引导、沉浸式教学的有效践行。

关键词:高校教师;微课;把关人;传播形式;职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G451.2;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5-0013-03

为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发挥微课优势,在如何将微课模式同现实课堂有机融合起来以达成更好教学效果的新思考中,高校教师应充当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微课模式下高校教师“把关人”职能转换进行探讨。

一、微课模式下的教学信息传播

“微课”这一概念,国内最早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011年提出的,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所传播的教学信息基本集中于1个~2个核心知识点,内容突出,节奏紧凑,多用于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微课存于网络“云端”中,可反复下载、学习,突破了现实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成为互联网+背景下打造智慧课堂、探求新型教学的重要“武器”。由于微课需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同时其所传递的教学信息实质上仍是由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设计,所以从其传播形式上来看,仍未脱离人际传播范畴,只是需要凭借机器进行辅助,因而其本质就是通过机器辅助的人际传播来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

其间,教师作为信源,将教学信息编码成微视频,以线上教学平台为渠道,将教学信息有选择地作为或公开或限制性讯息上传于平台云端,而后由平台做解码,将其转换为平台可用信息格式,传递给教学信息的接收者即学生,学生再通过自身理解将教学信息转化为知识意义进行吸收,并形成反馈。这样,教师通过反馈环节能了解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由噪音所引起的信息接收偏差。这种噪音既可能是于语义层面中出现的表达与理解的错位,也可能是于技术层面上机器的故障,还可能受学生所处信息大环境的干扰。在整个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机器辅助只是传播活动的技术手段,任课教师才是内容制定、环节设计与实施教学的“把关人”。

二、高校教育中“把关人”职能的演变机制

“把关人”概念最早是由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他认为把关人是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总体而言,把关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具备着审查、加工和导向的职能。

在教学信息的传播活动过程中,高校教师具备着把关人这一基本职能,其可对教学信息进行审查和筛选,并最终决定向学生传递哪些教学信息,以及如何传递。但其间教师职能的运作也不止于此,特别是在微课模式下,教师需考虑如何将线上资源融于线下课堂,以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课程建设、渠道抉择与实操、课堂把控、课后延伸、学生反馈到教学收效等各个环节,这种特殊的运行机制,决定了教师的把关人职能需在传统认知的基础之上,发生契合实际情况的转变。

为了取得使学生沉浸其中并自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成效,教师作为信源不仅要把控微课建设过程中教学信息的内容范畴与质量,了解所借助的线上教学平台,还要通过反馈环节,掌握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接收、转化情况,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相关噪音对学生接收教学信息的影响,持续性地调整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与设计。这表明高校教师需将部分把关人的“权利”让渡给学生,微课的建设初期取决于教师这个“首位把关人”,但在运行期间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二级把关人”,影响着微课发展的走向。

二、高校教师的“把关人”职能转换思路

1.教学信息的集群性规划

在高校教学信息的传播活动中,教师作为核心信源亦是主要把关人,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控好教学信息的方向、质量与内容侧重。微课内容精简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于单位内所能承担的信息量会受局限,但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微课又不能流于形式,忽视内容。因此,到底应该传播什么样的教学信息,就成为了高校教师首要的把关任务。

微课的建设不能盲目、盲从,应从方向上来把控,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挖掘适用于微课模式的教学信息;从质量上把握,教师要认真筹备、录制微视频;从重点上来把控,教师不能将现实课堂中所有内容直接复制到微课中,而应有所选择,滤出那些切实的、必要的、经典的教学信息作为建构微课的基石。同时,教师作为个体的辐射范畴毕竟有限,特别是承担同一门课程、同一个专业的教师之间就更要注重集体配合。若隶属于同一整体的信源之间理念内核相悖,规划不成体系,那么对应传播的教学信息自然也不具备协同性。

微课受自身特性的影响,其所承担的教学信息本身就具备碎片化、冗杂化的特质,若教师之间不能互通有无,缺乏规范性筹划,那么传递给学生的教学信息会显得微薄、混乱,没有坚实的支撑。因此,教师在传递教学信息之初,不仅要发挥基本的筛选职能,还要注重与同质信源之间进行集群性规划,以达成有效沟通,将把关职能从个体高度,上升至群体高度。

2.传播平台的专业化抉择

当下线上教学平台种类繁多,这一方面为师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师生所要接收的信息愈加繁杂。不同平台之间,于功能上既有重合之处又各有侧重,且在技术支撑上存在差异。而高校教师作为微课建设的把关人,在微课前期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信源和信息内容的角度入手,还要考量微课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借助的渠道,即传播平台是否专业,是否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自身学科、专业的需求,切实实现微课建设同现实课堂的有机融合。

傳播平台的使用是否便易,对师生而言是否存在操作挑战,亦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平台功能的多样性,难免伴随着操作的复杂性,而线上教学平台作为微课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若是在操作这一基础层面上存在障碍,那么其作为媒介工具的作用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选定线上教学平台后,教师仍需持续同平台有关技术人员保持联系。一方面,平台功能可能时更时新,教师需要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对微课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思路,平台后续能否继续同不断革新的教学活动相匹配,亦是教师需时时把关的关键所在。

3.微课教学的立体化建构

目前,较为常见的微课模式倾向于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使其先自行观看微课材料,而后在课上主动反馈其是否对微课知识点存疑,或直接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阐释,再由教师进行系统梳理,答疑解惑。这种融合模式,在构想层面较为合理,但在实践层面则过于理想化。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较高要求,而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于课前自觉进行预习。其次,受性格影响,部分学生并不乐于参与或者主导公开讨论。并且若多门课程均同时采用类似模式进行微课教学,对学生而言课业可能略显繁重,反而会降低其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微课教学即便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是否能够成为教师对学生的硬性考核指标尚需要慎重考量。

若想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立体化建构思维必不可少。教师不仅要从自身角度考虑,还要从学生思维入手;教师不仅要从一门课程切入,还要从整体教学架构考量。课前阶段,微课教学可以基础知识点为主,对学生而言难度较低,容易理解、记忆,课上教师可适当采取激励机制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明确学生对微课教学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期间是否受到噪音干扰,而后再进行深入讲解。课后阶段,微课可作为复习手段或相关知识点的延伸,再结合教师辅导,为具备相应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便利。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外延式深入学习。

4.“噪音”偏差的正向引导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噪音”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当今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发达的网络技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过载。当代大学生作为伴随着网络环境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对网络的依存心理更加强烈。网络中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不断流向学生群体,也影响了他们的正确认知。在现实背景下,教师若仅依凭线上教学平台为媒介向学生单向传播教学信息,就难免受到其既有认知的影响,使处于“微末”的教学信息淹没在宏大的信息流之中,从而干扰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纳。并且微课模式的简要性,决定了教师针对知识点的讲解更加凝实,这也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对于自学能力有限的学生而言,可能存在对教学信息理解产生偏移或不够深入的情况。以上种种“噪音”,均可能会影响到教学信息在线上平台的传播效果。

对此,在现实课堂中进行阶段性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将线上微课交织于线下课堂,能使教师的教学环节更加紧密,环环相扣,形成更加完备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线下反馈环节,能使教师更加直观、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疑惑,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成效。

5.沉浸式教学的实现途径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一向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即便近年来高校倡导应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要付诸实践,实现根本性的理念转变仍需一个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逐步走出“舒适区”,摆脱“惯有思维”,革新“惯有模式”,抛却僵化的陈旧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发展创新。当学生能够真正将自身从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组织者”,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沉浸程度自然会产生明显变化。

在微课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首位把关人的职能,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加深其学习的沉浸性,把关人的“权利让渡”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与尝试的途径。教师可以在构建微课时,使学生身担“二级把关人”的职责,充分挖掘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兴趣点,由学生自主提出议题,教师进行审核,把握大体方向,再将其上传于线上平台进行集体探讨,为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这样,对学生而言,微课信息的传播过程就由单方面的被动性接收,变成了双向传播与多元互动。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沉浸其中,又能在不造成过多负担的情况下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若是能将这种自发式探讨由微课平台延伸至现实课堂,形成沉浸式的学习氛围,那么微课模式同现实课堂的有机结合将达到“1+1>2”的理想效果。

三、结语

总之,微课模式下,高校教师要做好“把关人”的职能转换,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做出特色,做出成果。高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微课建设增添色彩,以更加多样的素材、手段、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信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魏芬,单彦广,徐虹.OBE理念下对高校微课教学价值的反思[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

[2]王婷婷.浅谈教师微课制作方法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3).

[3]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周海燕.“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新定位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2).

Thoughts on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Gatekeeper" of College Teachers under the Microlecture Mode

Yuan Xiangl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Microlecture is highly praised by teachers because it is short and concise,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re content in a limited time.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gatekeeper and communication form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 the strategy of internalizing the microlecture mode into the real classroom, integrate the machine-assis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o the direc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atekeeper of college teachers in online and offline classe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cluster planning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he professional choice of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e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micro class teaching, the positive guidance of "noise" deviation,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immersion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teachers;microlecture;gatekeeper;formofcommunication;function transformation

猜你喜欢
把关人高校教师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印度电影“把关人”受贿落马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