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2022-08-04 05:34徐霖娇邵志颖许振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吉林省景区

徐霖娇,邵志颖,张 梅,许振文

(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A级旅游景区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其空间分布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动向。深刻认识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调整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不均衡状态,对合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优化旅游景区的等级结构以及景区特色化发展意义重大[1-3]。在朱竑等[4]对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的推动下,学者们开始把相关研究视角转向地域分区[5-6]、城市群[7-10]、省域[11-12]和市域[13],在丰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展开探究[1-2,5-13],对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关注度也日趋提高[7,10]。基于此,本文借助ArcGIS 10.2软件,利用定量方法对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初步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区域旅游竞争力以及优化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布局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面积为18.74万平方千米。省内旅游资源丰富,乡村、红色、边境、工业旅游全面发展,相应的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完善,为吉林省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落成使吉林省冰雪旅游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夏季“22℃的吉林”为避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为吉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截止2020年,吉林省拥有7家5A级景区、63家4A级景区、111家3A级景区、43家2A级景区以及7家1A级景区[14]。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和分布区域来源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通过Google Earth软件获取231家A级旅游景区的地理坐标,在ArcGIS 10.2软件中生成相应的点要素,将标准地图服务网站(http://bzdt.ch.mnr.gov.cn/index.html)提供的吉林省各市(州)矢量边界与景区点要素进行叠加(图1),审图号为GS2019(1822),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究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

图1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图

2.2 研究方法

2.2.1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可以反映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具体计算公式为

2.2.2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15],具体计算公式为

2.2.3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用于度量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状况[16],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第i个市(州)内景区数量占景区总数量的比重。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值越接近1,景区分布的集中程度越高。

2.2.4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可用于表示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密度,直观反映集聚或分散的特征[17],具体计算公式为

3 结果与分析

3.1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通过ArcGIS 10.2软件中空间统计工具求得最邻近指数,从而判断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表1)。由表1可知,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观测最邻近距离为10 952.40 m,理论最邻近距离为13 083.96 m,最邻近指数R=0.84(R<1),呈集聚分布。同时,吉林省1A级至5A级旅游景区的最近邻指数均小于1,呈集聚分布,其中3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R=0.94,数值最大,集聚程度相对最低;5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R=0.58,数值最小,集聚程度相对最高。

表1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最邻近指数计算结果

吉林市、辽源市、四平市、延边州、长春市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分别为0.86、0.65、0.73、0.74、0.73,R均小于1,呈集聚分布状态;白城市、白山市、松原市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分别为1.46、1.11、1.19,R均大于1,呈均匀分布状态;通化市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为1.04,R约等于1,呈随机分布状态。由此可见,从吉林省各市(州)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类型来看,呈集聚分布的市(州)有5个,呈均匀分布的市(州)有3个,呈均匀分布的市(州)仅有通化市1个。

3.2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集中程度

3.3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均衡程度

各市(州)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会使A级旅游景区这一地理要素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为进一步揭示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在9个市(州)的分布均衡程度,采用基尼系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到Q=0.94,表明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使用洛伦兹曲线对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进行检验,将A级旅游景区数量升序排列,计算其占全省比重和累计比重,得到吉林省各市(州)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图(图2),可以看出,该曲线与绝对均衡状态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下凹,印证了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市(州)图2 吉林省各市(州)A级旅游景区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各市(州)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不均。省内A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延边州、通化市、长春市,占到全省总数的 55.41%;而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和辽源市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较少。

3.4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

结合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使用ArcGIS 10.2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进行核密度分析,将带宽依次设置为15 000 m、17 000 m、20 000 m、25 000 m,对输出的核密度结果进行比较,发现20 000 m搜索半径下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密度效果最佳,由此得到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图(图3)。

由图3可知,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整体近似“V”型,分布密度较大的市(州)表现为两大集聚区:“长春—吉林—辽源—四平”构成“E”型集聚区;“延边—白山—通化”构成“W”型集聚区。而白城市和松原市的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较小。

图3 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借助ArcGIS 10.2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以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数理统计模型为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吉林省231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最邻近指数判断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其中,3A级旅游景区集聚程度相对最低,5A级旅游景区集聚程度相对最高。A级旅游景区呈集聚分布的市(州)为吉林市、辽源市、四平市、延边州和长春市,呈均匀分布的市(州)为白城市、白山市和松原市,呈均匀分布的市(州)为通化市。

(2)地理集中指数显示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在区域上分布较为集中。

(3)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结果表明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特性。

(4)核密度分析揭示出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呈现“长春—吉林—辽源—四平”以及“延边—白山—通化”两大集聚区。

吉林省应当合理发挥A级旅游景区集聚区的优势,依托长吉一体化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以及哈长城市群建设等相关战略决策,突出和强化长春、吉林、延吉旅游市场的规模效应及其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发冰雪、避暑、养生、文化旅游等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在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乡村资源[18],让旅游者的民俗观光体验更为多元化,红色旅游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设更为专业化,“旅游+”的形式更为具体化[19]。本文仅对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当下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对形成该种空间格局的地形地貌、交通、经济、人口等影响因素开展进一步研究,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吉林省景区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摘牌』
“摘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某景区留念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