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赜

2022-08-04 06:34陈勇
成才之路 2022年20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可行性必要性

陈勇

摘要:形成语文思维、具备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这其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而基于“以写促读”视角推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改变“伪阅读”的现状,实现阅读的深化。文章在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行性、必要性和具体策略,以此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以写促读;整本书阅读;可行性;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0-0121-04

开展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拓展阅读资源的过程中,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耐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语文教师积极响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开发课程资源,促进阅读资源的整合。而基于高考的背景,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其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碎片化阅读是常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探究整本书阅读策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技巧,不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样重要的是写作。阅读、写作被比喻为语文教学的两座大山,可见其教学难度。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其中,积极的写作行为可对阅读起到推动、促进作用,整本书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可以篇章为切入点,由写而读,形成适切的读写结合模式,为开展整本书阅读奠定基础。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整本书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阅读技巧,形成个性化的读写模式,以此爱上阅读,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应用自己积累的阅读知识,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继续总结新的阅读经验,完成阅读经验的积累,并利用读书札记实现自主阅读。这样,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以及教师恰当的方法引领,学生可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并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写作水平。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整本书阅读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已被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但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并未被全程课程化、体系化,与单篇文章阅读教学相比,面临较长的篇幅,要整合跨度较大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

1.缺乏阅读质量监管,整本书阅读收效甚微

语文教师在开展单篇短章阅读教学时,由于文章短小精悍,经过长时间集约化教学之后,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单篇短章阅读教学经验,并通过精讲精练、条分缕析,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给学生。而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逐一落实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群,不断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学任务较重。正因为如此,部分教师避重就轻,没有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尽到完全的监管责任,导致部分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走马观花式泛泛地读,没有深入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虽然完成了阅读“量”的任务,因缺乏整本书阅读质量的监管,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不佳,思维散化。

2.阅读停留在表象,存在形式化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篇幅较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整本书阅读可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但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过程中,学生缺乏相关阅读经验,经常无从下手,再加之习惯于教师的单篇短章教学,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主要是通过组织语文活动的方式来实施,具体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而相关调查分析显示,部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活动并未提前做好准备,阅读能力也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换句话说,在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部分学生的阅读活动流于形式,加之缺乏教师的有效把控,阅读效果并不理想。

二、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行性分析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促使学生在“写”中深化阅读认知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要主动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综合、重组,最终在大脑中形成属于个人认知的内容。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学生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建构新知识,最终形成动态平衡。因此,在以写促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阅读,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对新知识形成建构认知。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的过程中,要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与文本进行思想碰撞、对话,这可拓展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深化对整本书的理解。可见,“以写促读”模式引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使其形成阅读的新感悟、新体验。

2.基于学习迁移理论,搭建读写结合适切的桥梁

学习迁移理论注重对某种因素的迁移,是通过设定某种条件,使具有联系的两个共同要素发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模式的影响,或者通过习得经验对其他活动产生影响,其本质是学习经验的整合。基于以写促读视角开展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从读到写实际上是思维转换的过程,写作可促成知识的表露、外化,阅读可促成知识的吸收、内化,并为写作提供思想内容、情感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素材,因此,二者存在共同要素,这也为以写促读提供了迁移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寻找读写之间的结合点,以之前的阅读促进“写”的实施,再以“写”影响后续的阅读,以此不断增强整本书阅读实效。

三、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必要性分析

1.根据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改变“伪阅读”现状

所谓“伪阅读”是指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式、应付式等阅读情况。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要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整本书阅读。另外,受网络信息影响,部分学生的阅读以快餐式、碎片化模式为主,其主要通过手机、电脑等数字产品,依托微博、电子媒体开展阅读,而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整本书。而基于以写促读视角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计具有难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写作任务开展整本书阅读。学生要想完成这些具有难度的写作任务,就要对整本书进行认真阅读,对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否则无法提笔、内容空虚。因此,与漫无目的的阅读相比,“以写促读”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指引方向,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阅读,而非應付式阅读,可有效改变“伪阅读”的现状。

2.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目前,部分学生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习惯于浏览式阅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读不深、读不透的阅读通病。在信息社会,学生容易被海量的信息干扰,而不愿意花时间静心品读经典,鉴赏经典,当阅读停留在浅层时,思维也出现浅显化趋势,这也是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基于以写促读视角开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科学设计写作任务,促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将浅层阅读转化为深度阅读,形成深层次的阅读理解。

四、基于以写促读视角推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基于以写促读视角推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科学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明确读与写二者的关系,对整本书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自主阅读,达成“以写促读”的整本书阅读成效。

1.设计明确的写作任务,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明确写作任务的方式,引導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从中参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迪。首先,教师可给学生列出待选的经典著作书目,给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教师可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的推荐书目,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筛选,确定师生共读的书目,降低书海浩瀚带来的选择性困难。确定书目后,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激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进行反复阅读,从而真正掌握整本书的内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整本书阅读与单篇短章的阅读要求不同,不是通读一遍就可以结束阅读,通读一遍只能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而要想了解整本书的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深层意义,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要反复阅读,这样才能读深、读透。而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思想会变得深刻,精神世界会变得丰富,文化底蕴会变得深厚。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阶段对整本书进行反复阅读。

2.结合多种写作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

受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浮于表面,读不深,也读不透。而要想了解整本书蕴含的深意,学生要进行精读、细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以写促读”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时,可以从三个层次开展。(1)初读阶段。教师可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写作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大致把握整本书的内容。整本书篇幅长、信息量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后容易遗忘其中的部分内容,究其原因是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的制作任务,让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整合,为下一步的精读做好准备工作,即在初读阶段,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整本书的情节形成清晰脉络,这也是学生精读、研读的基础。(2)精读阶段。教师可通过布置学术小论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深入阅读,即精读,并大胆质疑。第一,范文引路。精读环节设计的学术小论文与议论文存在差异,学术小论文的角度、内容、字数等更为自由,具备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第二,确定读写结合点,也就是选题开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术小论文的写作方向,引导学生做开题报表,从而有效开展论文写作。选题要具有积极意义和学术价值,对整本书阅读的深入开展有促进作用。第三,围绕论文研究方向搜集资料。教师可根据论文的写作方向,指导学生再次对整本书进行反复阅读,搜集其他相关的阅读资料,并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通过对问题的全面把握,选择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以此培养学生的聚合、发散思维能力。第四,通过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反思。第五,组织答辩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进行答辩,以此了解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真实情况,并根据反馈优化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3)研读阶段。教师可通过布置写读书报告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化阅读,寻找与之相关的书目,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教师可给学生推荐系列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基于更广阔的层面思考问题,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反馈个性读写成果,提升整本书阅读效果

以写促读,无论是初读的“写”,还是精读的“读”,甚至是拓展阅读,主要目标都是通过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有指向地进行深入阅读,从而深度理解整本书传递的情感、价值观。例如,在教学《茶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实践写作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章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读后感。对此,学生首先从整体分析文本,了解到《茶馆》共三幕,每一幕都带有时代特点。其中,一位学生挑选了第一幕,用思维导图记录了裕泰茶馆里的各色人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末社会的众生相,形成个性化的思考。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可掌握整书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学会相应的阅读技巧,整本书阅读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可见,学生的写作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整本书的阅读效果。对此,教师可结合多元评价、集体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发挥写作驱动学生深入阅读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和灵活性,避免写作任务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4.注重沟通交流,扩大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范围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动机和期待,借助阅读体会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化信息,于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文化的浸润,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锻炼思维,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5.结合情境教学,细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基于以写促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情境同行,即结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这样,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会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加入自己的想象后,能进一步升华对整本书的理解。另外,学生在情境中会把阅读的整本书看作一个独立的世界,通过阅读把握书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了解不同人的苦、辣、酸、甜。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如借助影视剧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学生观看影视剧视频片段后,通过祥子买车、丢车等经历,了解到当时底层人民痛苦挣扎的生活状态。然后,学生对比书中的语言与影视剧中祥子的形象,分析祥子的外貌、语言等,理解祥子是如何由人变成“兽”的,而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形成的感同身受的体验,对写作渲染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五、結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客观了解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探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改善整本书阅读收效甚微、阅读层次停留在表象的情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明确的写作任务、丰富写作形式、反馈个性读写成果、加强沟通、开展情境教学的“以写促读”模式,使学生认识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与阅读进行“对话”,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激发阅读的无限动力,并以此打开阅读殿堂的大门,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艳娜.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36).

[2]沈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 2020(45).

[3]张硕.读·思·写———高中语文视阈下“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路径[J].语文月刊,2020(11).

[4]周丽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0).

[5]王芳.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以《论语》阅读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0).

[6]马倩.关于高中语文课程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0(20).

[7]黎珊珊.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究———以《红楼梦》为例[J].广西教育,2020(38).

[8]麦鸣栩.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D].广州大学,2019.

[9]许春蕾.以读促写———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微型写作教学研究[D].喀什大学,2019.

[10]吴竟.“以写促读”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Exploration of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the Whole Chinese Book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Promoting Reading

Chen Yong

(Shanghang No. 1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hanghang 364200, China)

Abstract: Forming Chinese thinking and having Chinese literacy is the teaching goal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mong them, th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goal of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the whole book helps to expand students reading volume, enrich students cultural knowledge accumulatio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to promote reading", promoting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the whole Chinese book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an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eudo reading" and deepen read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necessity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Chines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to promote reading, so as to build an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and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subject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seniormiddleschoolChinese;promotingreadingbywriting;read thewholebook;feasibility; necessity;strategy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可行性必要性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