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反应堆厂房钢穹顶预制测量定位*

2022-08-05 01:16单意志杨喜云余世安
地矿测绘 2022年2期
关键词:支墩基准点检测点

单意志,杨喜云,余世安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0 引言

核电工程测量属精密工程测量,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部位[1],安全壳是核反应堆的最重要安全屏障,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工作空间、不受其他施工进度影响、保证其他工序可以平行进展,准确高效完成穹顶拼装定位检测成为工程中的一道难题。

测量定位是工程施工的第一步,经常会遇到定位尺寸不准、坐标定位基准如何建立的难题[2],在核电站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长,精度要求高,控制点的稳定性及精度要求是满足施工定位质量的保证,为了方便准确定位及安装检查,该工艺包括钢衬里穹顶中心点定位、基准点布设、穹顶板检查、中间检查验收等工序及技术综合运用。

1 工程概况

核岛钢衬里是核电站第三道防泄漏屏障,穹顶作为安全壳钢衬里的封顶部分,是质保等级QA1级、核安全等级2级的核安全设备。钢衬里穹顶采用8 mm厚P265GH钢板、外侧焊接L200×125×12和L75×50×6角钢加劲肋和焊钉组成,车间预制成多块分块板,现场将分块板、锚固件、吊耳拼装焊接而成,根据堆型不同其外形为内侧直径D=36 m、37 m、44 m、46.8 m的双曲面壳体或半球形壳体。

型号为D=36 m核反应堆厂房的穹顶,第一段理论高度3.606 m,理论内口半径为4.500 m,外口半径为4.508 m,圆心位于围绕穹顶底口中心13.500 m半径圆上;第二段理论高度5.402 m,理论内口半径27.000 m,外口半径为27.008 m,圆心位于中心,下口与钢衬里筒体10层上口直接对接,根据制作需要,沿高度方向,将穹顶分为5层,由下至上依次命名为DF2-2、DF2-1、DF1-2、DF1-1、DF1/2五层,车间根据设计图纸按层分块进行穹顶板加工,预制完成的穹顶板运至现场拼装后进行定位安装。

穹顶平面示意图见图1,穹顶立面示意图见图2。

图1 穹顶平面示意图Fig.1 Schematic plan of dome

图2 穹顶立面示意图Fig.2 Schematic elevation of dome

2 测量控制难点

核电反应堆厂房钢穹顶预制测量定位组件安装时,由于施工条件复杂、工序交叉干扰因素多,主要具有以下难点:

1)穹顶为非等半径球面,由于变尺寸穹顶是由不同半径的板块通过拼装构成,板块位置的检查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检测保证各板块的准确安装位置;

2)施工拼装现场操作脚手架多,视线通视困难,仪器架设需多处设站,影响施工测量效率;

3)穹顶上有许多加厚板埋件,位置确定需通过三维坐标确定,施工放样及检查按立体空间处理,增加了定位难度。

3 测量控制要点

3.1 支墩施工定位测量

在次级网点上架设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出穹顶拼装场地中心,并将中心点位采用混凝土浇筑,埋设不锈钢板钻1.5 mm孔标识,架设全站仪于中心点,后视次级网点,按设计角度每10°及半径放样出各支墩位置。

3.2 基准点设置

支墩施工完成后,确定穹顶中心线及设立控制坐标系,在支撑墩内侧面上设置基准点(含平面和标高),如图3、图4所示,基准点0、1~12呈圆弧形排列在穹顶中心线的外围,位于支撑墩内侧面上。

图3 基准点布置图Fig.3 Datum point layout

图4 基准点示意图Fig.4 Datum point diagram

3.3 基准点的测量

在中心点上架设全站仪TCA2003,以厂区次级网点为方向,按拼装场地施工坐标系,分别测量支墩上控制点坐标,点位坐标偏差小于2 mm即符合要求。

测得各基准点在该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及高程后,以基准点作为检测起算参照依据,根据基准点测设支撑墩的支撑面高程。

3.4 支墩支撑面标高检测

测量基准建立后,测量出支撑墩上埋件标高,采用水准仪对支撑墩埋件标高进行检查,选取最高埋件点作为基准面。

3.5 穹顶板分块线放线

在中心点上架设仪器,每10°放出穹顶拼装分块线,并放出半径控制线,并在支墩侧面用仪器测设0O、90O、180O、270O四个角度控制线,用红色油漆对角度控制线进行标识。角度控制线误差小于2 mm,标高控制线误差小于2 mm。

3.6 穹顶底部支撑设置

在支墩埋件上,按埋件最高标高控制焊接支撑工字钢,工字钢上面焊接止挡块,以作为穹顶底部的固定装置。

3.7 穹顶板吊装就位

成形的穹顶衬里板运输到拼装现场,利用现场布置的塔吊或汽车吊,将穹顶预制构件逐件吊放到拼装台座上,按号就位,调整焊缝间隙,并与马板进行临时固定。

3.8 穹顶板位置检测及调整

穹顶板定位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择在穹顶板块的通视处设立全站仪,后视两个已知点,交会出全站仪测站三维坐标。

第二步,使用全站仪测量得到穹顶板块上检测点的三维实测坐标(X测,Y测,H测)。

第三步,计算穹顶板块检测点的实测高程与支墩支撑基准面高程的差值,根据差值判断该板块所处的段位,根据板块的段位确定其圆心点与穹顶中心线的关系及其理论半径值,即:若(H测-H基)<3.600 m,则该板块的半径应取4.500 m;否则取27.000 m。

第四步,换算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半径;

当检测点所在穹顶板块的圆心点位于穹顶中心线外围时,检测点的实际半径为

(1)

式中:(X测,Y测,H测)为穹顶点位实测值;R设为该段位板块圆心点与穹顶中心线的预设理论距离(圆心位于半径13.5 m圆上);H基为支撑基准面高程。

当检测点所在的穹顶板块的圆心点与穹顶中心线重合时,检测点的实际半径为

(2)

式中:H设为该穹顶板块圆心的预设理论高程,本工程预设理论高程为29.000 m。

例如:本项目穹顶中心线的坐标(X0,Y0)为(1 762.517 m,501.156 m),支撑墩支撑基准面的高程为47.000 m,第一段板块圆心点与穹顶中心线的预设理论距离为13.5 m,第二段板块圆心的预设理论高程为29 m。

如板块检测点的实测值(X测,Y测,H测)为(1 778.985 m,507.676 m,48.587 m),则H测-H设=(48.587-47.000)m=1.587 m<3.600 m,由此可判断出该检测点所在板块位于第一段,其半径应取4.500 m。将上述数据代入式(1)可计算出该检测点实际半径R=4.502 m。将板块检测点的理论半径与实际半径进行比较,得出的误差值作为检测结果,则偏差值Rδ=(4.502-4.500)m=0.002 m。

如板块检测点的实测值(X测,Y测,H测)为(1 774.250 m,511.426 m,51.055 m),则H测-H设=(51.055-47.000)m=4.055 m>3.600 m,由此可判断出该检测点所在板块位于第二段,其半径应为27.000 m。将上述数据代入式(2)可计算出该检测点实际半径R=27.010 m。将板块检测点的理论半径与实际半径进行比较,得出的误差值作为检测结果,则偏差值Rδ=(27.010-27.000)m=0.010 m。

之后,如偏差不满足要求,可根据误差值调整板块的位置,再进行检测,直至误差小于允许偏差值。

在拼装阶段,由于板块高度可知,选择板块上部左、右、中三点作为调整特征点位,测量其坐标,半径理论数据可预知。

3.9 测量数据的整理

对每个穹顶板进行位置检查,使每一个穹顶板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再经自查无误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编制测量成果报告,将测量成果进行报验,位置检测及调整结果(示意)如表1所示。

表1 穹顶位置检测及调整结果(示意)Tab.1 Results for det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dome position

调整后的结果均满足技术要求,工效大大提高,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核电反应堆厂房钢穹顶预制测量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可解决核电工程施工中的复杂测量问题[3],且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基准统一,保证定位、检查整体性。

2)采用后方交会设站,测量检查点、定位点的三维坐标,并通过反算方法得到穹顶半径及位置,能够较好地控制穹顶弧度,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操作方便、工艺简单,容易掌握,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4)数据处理通过计算器编程实现,测量人员现场均能快速处理数据,偏差值及时反馈,方便现场调整。

5)施工场地无需硬化处理,可有效节约资源,节能环保,减少成本支出,降低工程造价。

猜你喜欢
支墩基准点检测点
FLNG模块支墩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建筑日照设计中基准点相关问题的探讨
骑马做核酸
隔震支座下支墩(柱)截面及配筋的构造优化
压力水管竖向下弯的弯管支墩的设计计算
浅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技术及方法
深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环境监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江西省绿色通道车辆货物检测点布点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