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高校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022-08-08 06:57王镱潼
灌溉排水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利

王镱潼

(扬州大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水利高校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王镱潼

(扬州大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如何将“育人”和“育才”有机地融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是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水利工程建设承载着国家安全命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是水利类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思政更应融合“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工科人才的爱国精神与使命担当。兹结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一书,以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为切入点,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思政内容,探讨适用于本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实现“育人”与“育才”相融合的思政目标。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是水利类专业本科培养的核心课程。该教材共分为3 篇:第一篇为地质学基础,介绍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岩石、地质构造及自然地质作用;第二篇为水文地质学,介绍了地下水来源、地下水运动与动态、建筑物地区的渗流问题研究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三篇为工程地质学,介绍了岩体结构、坝、边坡、渠道、地下洞室、水库等主要水利建筑物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环境地质问题及相关地质勘察方法。该书内容体系完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3 个部分的知识相互关联,适用于水利类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工程地质学部分,以法国马尔帕塞拱坝的崩溃为切入点,介绍了由于工程地质问题引发的国内外工程灾害,提醒学生作为水利人身上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水文地质学部分,以我国水资源分布差异特点为切入点,介绍“西电东送”战略,“南水北调”工程,以及“三横四纵”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建立民族自豪感。

地质学基础主要内容为:地球的一般特征,认识辨别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地质运动的类型,地质构造,以及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质作用。结合我国广阔的地貌资源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不仅能够直观的展示地质特征,还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地理常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水文地质学主要内容为:地下水的生成和类型,地下水动态与平衡,结合我国地质特点介绍不同地貌单元中的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分布规律,建筑物地区的渗流问题,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基本组成以及估算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授课过程中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引导学生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国担当,引导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都江堰”、“南水北调工程”等工程为例,阐明水利工程的水资源调度作用及其促进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培养大局观。

工程地质学主要内容为:岩体的结构特征,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渠道选线应该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地下洞室选择应注意的工程地质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程地质绘测、勘探、试验及长期观察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国际大型水利工程及建造工程为切入点,例如三峡工程、长江干流的6 座梯级电站、墨脱公路等,从工程选址、论证到修建、验收,介绍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辨能力。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一书,将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蕴含着大量的“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知识介绍我国山川景观、拓展我国大型工程生产建造过程,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培养专业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王镱潼,女,吉林长春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水土环境调控及土壤治理的研究工作;承担《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和《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利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工作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