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十八点统计体系分析与发展研究

2022-08-11 13:51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铁铁路局报表

赵 飞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北京 100844)

十八点统计又称“快速业务统计”,泛指为铁路各级运输管理和调度指挥服务的一种速报统计,由于其统计报告制定以每日18 时为结算截止时点而得名。十八点统计反映每昼夜铁路运输情况,业务范围覆盖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涉及货车运用、客货运输、机车运行、生产经营等诸多方面。长期以来,十八点统计为铁路各部门提供大量及时、完整、准确、实用的统计数据,是铁路日常运输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铁路统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铁路十八点统计现状分析

1.1 现状分析

(1)机构职责。十八点统计工作实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站段三级管理。国铁集团负责全路运输十八点统计业务管理和信息化工作,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十八点统计工作,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负责落实国铁集团和本局十八点统计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统计工作制度,完善统计台账,及时、准确完成十八点统计报告,督促指导运输站段、分界站做好十八点统计工作,并定期对站段十八点统计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价。站段是具体执行部门,负责按照本局十八点统计工作要求,抓好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十八点统计工作质量[1]。

(2)业务范围。十八点统计业务范围广泛,除货车和货运统计外,还涉及旅客运输、行包运输、客车正晚点、机车运用、客货运输收入等各方面业务。数据单位除了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输站段、局间分界站外,还包括地方铁路和合资公司。从业务范围和数据单位来看,运输十八点统计业务类似于一个统计数据的“综合”业务。运输十八点统计和其他各专业精密统计最基本的区别,在于运输十八点统计是生产日报统计,侧重于直接为运输生产组织指挥提供第一手的决策辅助信息,而各专业的精密统计更侧重于统计数据的权威发布和服务于各运输企业之间的财务清算。

(3)统计数据。十八点统计数据集中体现在各级部门收集的统计报表上。以国铁集团为例,每天接收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上报的各类报表2 000 多个,数据指标近30 万个,报表按业务范畴划分为综合报表、货运报表、现车报表、机车报表、其他报表5 大类。其中综合报表反映运输经营总体情况,主要包括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地方铁路和合资公司的客货运输收入、客货周转量、行包发送量等指标。货运报表反映货物运输总体情况,主要包括分品类货物发送量、分车种别装卸车、集装箱运输等指标。现车报表主要反映货车运用及效率等情况,主要包括分界站货车出入、现在车分布、重车去向、空车结存、货车停留时间、运用效率等主要指标。机车报表主要反映机车运用、机车检修、备用等情况[2-3]。其他报表是为了满足临时运输生产需要所增设的各类报表,主要包括各主要线路运量、口岸站运输、委托运输等各类指标。

(4)信息系统。十八点统计系统作为全路最早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一,经过不断的优化、发展和完善,目前主要包括站段级十八点统计分析系统(华方版)、局间分界站统计复示系统、铁路局集团公司十八点统计分析通用系统、国铁集团十八点统计系统等4 个专项系统,这些系统均由原铁道部组织研发并经科学技术司技术审查或鉴定并在全路推广使用。这些系统保证了每日采集、处理、生成、上报全路各级主要生产指标数据,为运输生产指挥和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基础性服务。除以上4 个生产应用系统外,国铁集团还组织开发了“运输综合统计查询系统”,十八点业务涉及到的所有报表和指标均按一定规则在系统中进行展示,而且系统会定期更新客货运量、周转量、收入等各专业精密数据,通过这个平台,各级业务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每日运输生产经营数据,开展运输生产分析工作。

1.2 存在问题

(1)统计指标体系单一,数据覆盖面窄。当前的十八点统计指标主要基于《铁路货车统计规则》《货物运输统计规则》《旅客运输统计规则》《铁路机车统计规则》等规章建立,反映日常运输生产的指标较多(如装卸车、现在车分布、客货发送量、运输收入、机车运用等),反映各运输企业综合经营效益和运输效率的指标较少(仅有运用货车日产量、货车运用率等),而且既有指标多为反映某一时点或时期内的静态指标(如18 点现在车分布、装卸车等),缺少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比较计算的动态指标。随着铁路公司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运输经营的需要,各级领导、运输组织和管理部门对反映运输生产和经营情况的日常运输统计指标的需求愈来愈多、愈来愈细,基于各类规章规定的统计指标,已经无法满足各级管理决策需要。

(2)数据采集方式落后,深度挖掘不足。目前十八点统计采用固定报表逐级上报的方式,国铁集团层级主要保留铁路局集团公司级的各类统计报表,缺少基础数据源,进行深度数据分析的空间十分有限。如国铁集团在每年的装备采购中,需要分析具体某种车型的使用情况,但是现有装卸车报表仅反映棚车、敞车、罐车等主要车种的装卸车数,未细化到具体车型,导致无法进行相关的分析。与国铁集团相同,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也存在类似问题。站段层级十八点系统虽然采集了车站现车、货运站等生产系统的大量原始数据,但这些数据都按照统计规则进行了加工计算,在系统中只保留了统计报表数据,损失了数据细节,没有汇聚形成数据资产并产生更大的数据价值。

(3)系统间融合度不高,共享程度不够。目前十八点统计系统与铁路主要生产信息系统衔接不够紧密,自动化统计程度不高,即便有些系统与十八点系统进行了衔接,也仅仅是按照既定的交互格式提供数据接口,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同时各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存储,存在信息孤岛,各专业系统相对独立,数据缺乏共享途径。例如,十八点统计系统需要依据全路车流径路统计18 点现在重车去向,而全路车流径路系统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2 个系统相互独立,未建立共享机制,导致每次调图时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都需要手工维护车流径路字典,既费时费力又无法保证准确性。十八点统计系统与其他生产系统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互共享机制,难以满足综合性指标分析、运输生产预测和即时分析等方面的需求,无法为运输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2 十八点统计体系发展对策

针对铁路十八点统计存在的统计指标体系单一、数据采集方式落后、系统间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一是全面扩充十八点统计指标体系,覆盖运输生产经营各主要领域;二是构建“两级部署、四级应用”信息化体系,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维护规范化、用户分工明确化、信息发布规范化;三是以服务国铁集团日常运输组织为目标,搭建运输综合统计信息平台,设立统计指标查询分析、主要指标预警提示、考核评价、数据服务共享等模块,实现“统计自动化、速报精密化、日报实时化、服务规范化”目标。

2.1 完善十八点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全面反映铁路运输生产实绩、运力资源运用状况,综合评价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的日常统计指标体系,覆盖客运、货运、客车、货车、机车、调度、收入等方方面面[4]。

(1)设置运输效益指标。全面反映车站、线路等固定设备及移动装备的运用效益。建立分线路别的运输效益指标,将区段内各站客票信息及货票信息结合起来,形成各线路、各区段运输效益指标,反映各条线路运输收入、运输密度、通过总量、单位公里运输收入等;建立客车、货车及机车的运输效益指标,对移动设备进行全流程分析,以每辆机车、货车、客车(动车组)为单元,全面掌握该设备自投入运用至退出期间,即一个生命周期中每次运送旅客、货物产生的人公里、吨公里、运输收入等,形成每台设备运送旅客、货物产生的周转量及运输收入等运输效益指标,其中对于客车(动车组)细化到按座席别掌握客座率、人公里及收入情况[5]。

(2)设置运输效率指标。以车号作为唯一标识,建立货车(机车)从新造交付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内全部运行轨迹,按运用、备用、检修、闲置等不同状态开展统计,计算出每辆货车(机车)的运用率、检修率、备用率等相关效率指标;建立依据时间相关法统计的货车周转时间等相关指标,将货车时间利用细分为在货物作业站、技术站作业的停留时间和区段内的运行时间3 部分,同时衍生出停时、中时和旅行速度以及全周距、中转次数和管内装卸率等辅助性指标统计;建立货车在货物作业站停留时间全流程统计,按车号统计每辆货车入线前、站线作业、专用线作业及出线后停留时间;细化货车装卸作业统计,对应班计划分阶段统计装卸车作业情况;建立货物运到时限指标,区分不同货物运输方式(整车、集装箱、零担)、品类(煤、焦炭、钢铁、矿建、粮食等),掌握每批货物从货主托运到车站交付的运到时限情况。

(3)设置路网能力指标。反映主要干线、区段、枢纽客货列车开行情况,掌握固定设备能力利用率,建立分线路别、限制区段别、方向别客货列车开行数量、行车密度、客货运量、列车运行速度等指标;反映主要车站能力利用情况,建立车站分方向别的列车开行数量、客货运输办理量、咽喉区过车情况等指标。

(4)设置集装箱统计指标。全面反映集装箱运输情况,建立集装箱保有量统计,按箱主、箱型、箱类区分在站、在途、出境、下水及在货场、专用线不同状态统计;建立集装箱运量统计,设置集装箱办理站的发送量、到达量、吞吐量等统计指标;建立集装箱运输效益统计,设置不同箱类、箱型的集装箱箱收入率、吨收入率、平均运程、周转时间、运用效率等指标。建立中欧、中亚、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集装箱班列运输统计,设置开行列数、辆数、箱数、收入、周转量、运输时间等相关统计指标;建立铁路口岸站集装箱运输统计,设置口岸站入境、出境、过境的箱数、吨数、车数等相关指标。

(5)设置专项指标。在公益性运输方面,建立伤残军人、学生、支农惠农、抢险救灾、服务老少边穷地区等运输统计指标;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一带一路”等开展全方位运输统计;在联合运输方面,建立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统计,同时建立主要车站、港口“公转铁”相关统计指标。

2.2 构建“两级部署、四级应用”信息化体系

“两级部署”即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分别部署在天津武清主数据中心和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四级应用”即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车务段、车站四级用户,通过铁路内部服务网终端,访问使用系统。同时,确定符合铁路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的统计作业流程和统计方法,适应运输生产需要和精细化管理需要。

(1)信息采集自动化。系统自动采集货物运单、客票、电子化运统一、分界站电子确报、列车运行图、集装箱系统等各业务信息系统的共享原始信息,基于《铁路货车统计规则》《货物运输统计规则》《旅客运输统计规则》等规章规定的口径、算法,对共享原始信息进行审核、清洗、加工,形成有效信息库[6],并据此生成每日各类十八点统计报表。

(2)程序维护规范化。系统通过单一维护、统一升级2 种方式,对站名字典、车种车型、品名字典、线路字典、区间区段、箱型箱类、指标库、业务字典、数据采集配置、角色权限、系统维护等基础数据进行维护操作,各级用户共享基础字典和报表配置,同时设立不同层级的个性化字典及维护配置,既可以减少重复作业,又可以满足各层级不同需求。

(3)各级用户分工明确化。车站级用户负责基础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对原始信息进行审核、修改、完善。站段、铁路局集团公司级用户注重信息的汇集、处理和传输,一方面,自动接收车站上传的各类基础信息,加工处理产生各类十八点统计报表,用以掌握本局运输生产和经营情况,组织指挥运输生产,同时将基础信息和汇总信息传报国铁集团[7]。国铁集团级用户注重信息集成和深加工,在汇总全路十八点统计基础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统计指标的分析、比较和预测,为更好地组织和指挥全路运输生产、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3 搭建运输综合统计信息平台

在既有的运输综合统计查询系统基础上,依托“两级部署、四级应用”信息化体系,共享相关生产系统的实时数据,构建铁路运输综合统计信息平台。铁路运输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铁路运输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总体架构Fig.1 Overall framework of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ailway transportation

(1)统计数据查询分析模块。建立十八点统计历史数据库,存储各类十八点历史数据,每日发布运输十八点统计指标和报表,按月公布客货运量、运输收入等主要统计指标精密数据,按年公布相关业务部门的年度汇编数据;用户可以按时间、单位等不同维度对统计指标、统计报表等进行查询,提供同比、环比、月度计划比、年度计划比等简要数据比较分析功能;为方便各级用户,系统提供模糊查询、常用指标查询、数据明细查询、可视化图表查询、数据导出等功能。

(2)生产指标实时统计模块。对于运输调度3小时阶段计划中的相关指标实现实时统计。实时统计货车运用指标,包括铁路局集团公司在站及在途货车情况、运用车状态(重车、空车)、非运用状态(检修车、备用车、路用车等)、重车去向(到局、到站),同时可以精确查询货车位置信息,如货车存放于某个车站某条股道;实时统计铁路局集团公司(车站)装卸车情况,包括装卸车车种、货物品类、装车去向、运费收入等信息;实时统计各编组站(区段站)列车到、发情况,包括列车车次、发到站、编组内容等;实时统计全路局间分界站列车交接情况,包括交接列数、车数、通过时间等,同时可以查询过口的每列货车编组顺序表[8]。

(3)主要指标预警提示模块。基于调度3 小时阶段计划,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装卸车、分界口交接、列车到发及运用计划等在线监测计划执行情况,采用数据可视化图表对计划兑现进行预警;结合重车车流径路信息,分析铁路局集团公司管内工作车、分界口移交重车结构,对主要分界口积压车流进行预警提示;对重点列车、机车、集装箱运输进行实时追踪,监测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自动判定是否介于正常值范围,对超出不同指标阈值的数据,提出相应预警信息[9]。

(4)考核评价模块。建立运输组织考核指标,按照国铁集团《铁路运输组织考核办法》要求,将货车周转时间、动(客)车日产量、货运机车日产量、卸空车、跨局客车正晚点、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考核、编组站工作质量、货物运到时限等纳入考核,形成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奖罚金额[10];建立十八点统计考核,按照《运输十八点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对十八点上报时间、上报质量、精速报误差等进行统计考评;建立调度日常考核,根据调度命令,对某一时段重点工作所设立的相关统计指标进行考核,如第一班分界口过车情况、集装箱单车收入、春运期间装车限制去向和困难区段过车情况、国境站积压出境列车情况等。

(5)数据共享服务模块。系统从数据共享、数据整合的原则出发,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对十八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建立数据服务目录,确定分发范围,统一按Web Services 方式提供接口服务,相关接口数据及时维护和更新,保持数据共享服务及时准确;建立数据共享操作日志审计机制,实现共享数据使用全过程管理,确保数据汇总共享和更新等操作可追溯。

3 结束语

铁路十八点统计以服务运输生产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满足运输生产和运输管理体制发展和改革为目标。铁路十八点统计精细化、规范化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数据化的支撑,在推进十八点日常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构建“两级部署、四级应用”信息化体系及综合运输统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整合既有系统资源、加强信息数据共享、推进运输日常统计原始信息采集手段自动化、提升运输统计分析工作的质量,切实成为各级铁路运输部门组织、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为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与保障。

猜你喜欢
国铁铁路局报表
UIC和欧盟铁路局签署一项协调框架协议
东航与国铁开启中国“空铁联运”新时代
党建工作推动国铁发展
法国铁路或将迎来3个月大罢工
中铁总所属18个铁路局挂牌成为公司
日本国铁化解巨额债务镜鉴
镇长看报表
昆明铁路局完成IP会议及语音系统建设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