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建设管控研究

2022-08-11 03:04陈继聪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4期
关键词:海塘安澜舟山市

陈继聪

(舟山市普陀区农村水利管理站,浙江舟山 316100)

1 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工程概况

1.1 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工程现状

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工程始建于建国初期,作为滨海岛屿城市,海塘对于舟山市普陀区人民而言称得上是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神”,通过多年的持续海塘工程建设,舟山市普陀区防潮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所建设的海塘工程也多次成功抵御台风灾害,为普陀区防台抗台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

浙江省水利厅自1998 年开始推进标准化海塘建设以来,普陀区共计建成一线海塘113 条,总长118.72 km,其中,标准海塘107 条,共计116.58 km,占建成一线海塘总长的98.2%。见表1。

表1 舟山市普陀区一线海塘统计表(截至2018 年)

1.2 普陀区海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普陀区所管线的一线标准化海塘开工建设时间为1998 年,但受到当时城市发展规模、建设资金、技术标准等条件的制约,部分海塘建设标准较低,其中,20 年一遇标准的海塘长度占到了一线海塘全长的25%。随着城市人口、发展定位等海塘设防要素的不断提升,保护区内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安全性需求与现状海塘防御等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次,历年台风对普陀区一线海塘的侵蚀较为严重,部分海塘结构强度不足。通过相关监测数据分析,目前普陀区所管辖的113 条海塘中,完成安全鉴定的共有25 条,其中,存在二类塘11 条,三类塘4 条,剩余88 条海塘均为超期未鉴定海塘。

最后,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普陀区海塘管理范围内还处在一定数量的交叉建筑物,现有约5 km 背坡直接是居民住宅,12 km 位于企业范围内,9 km 海塘外侧有多处民间码头。正是由于海塘管理范围内存在上述交叉建筑物,使得管理范围内容易出现物品堆放阻塞抢险通道等问题,违章搭建也偶有发生。

2 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规划概况

2.1 规划范围

目前,舟山市普陀区海塘类型主要可分为常规型、岛礁型、内陆型三大类型,该规划涵盖了4 镇3 街道3 管委会,即六横镇、桃花镇、虾峙镇、东极镇、沈家门街道、东港街道、展茅街道、蚂蚁岛管委会、登步岛管委会、白沙岛管委会。规划101条海塘总长度为108.24 km,其中,13 条海塘共计10.88 km 现状为企业塘,并已加固完毕,防潮标准为50~100 年一遇,不再列入编制范围。

2.2 规划原则

1)提高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应当着眼城区和重要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确定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防台防潮标准。通过提升海塘抗浪防冲能力,为应对普陀区现今所需面对的超标准洪潮奠定坚实基础[1]。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还需注重规划目标的可实施性,增强风险和忧患意识,立足普陀区城市和主要产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将计划任务逐一分解到每一年份。

2)修复生态。在提标改造、维修加固、配套改造等多种形式的海塘整治工程中,应当注重将海塘建设管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强化生态岸滩对海塘的保护作用,合理保护,进而利用塘前滩涂湿地加强塘后水系连通,恢复潮汐通道,完善海塘的生态化改造。

3)统一规划。以整个闭合区为单元,统一确定海塘防御标准;以多规融合为导向,合理规划海塘岸带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4)系统治理。把海塘建设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多规融合、水岸同治,统筹河海联动整治,系统谋划水、滩、岸、坡综合治理,有效推动沿线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综合开发,融塘于城,共建共治基础设施。

2.3 计划成果

规划要求截至2022 年年末,普陀区开工建设海塘安澜千亿工程26.23 km,建设完成海塘安澜千亿工程12.77 km,完成投资1.93 亿元,建成小筲箕海塘、杨柳坑海塘、栅棚海塘、塘头南塘、捕南东塘等8 条海塘。

至2025 年,规划开工建设海塘安澜工程48.08 km,累计完成投资8.48 亿元。消除普陀区海塘安全隐患,逐步实现沿塘步行、骑行、车行道路基本贯通,逐步完成海塘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改革,“安全+”功能充分融合,促进沿线高质量发展效果初步显现。

至2030 年,规划提标加固108.5 km 海塘,完成投资47.3 亿元,逐步推进海塘融合建设,结构安全得到普遍提升;海塘产权化全面完成,物业化、数字化基本覆盖,以海塘岸带为依托的沿海新产业新业态不断聚合发展。基本实现海塘安全提标、生态化改造、数字化建设和“安全+”功能融合,推动海塘岸带从“一条防御线”向安全屏障、生态廊道、贯通走廊、文化长廊、活力珠链、产业高地“六大功能带”的蝶变,建成比肩世界一流湾区的生命线、风景线、幸福线。

3 舟山市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规划专项

3.1 海塘提标改造

从舟山市普陀区海塘现状分析可知,目前普陀区满足百年一遇标准的海塘公里数仅占一线海塘总公里数的1.7%,因此,通过对现有海塘的提标改造工作使其能够应对更高标准的潮水是普陀区海塘安澜工程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多、快、好、省”地对全区低标准海塘进行提标改造,普陀区水利部门采取了如下举措对现有的低标准海塘进行提标改造。

1)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海塘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基础信息调查,采用核对竣工资料、实施现场复测、补充GIS 空间信息等方式完善辖区内的海塘技术信息。尤其是海塘建设标准、现状高程、海塘线位等重要的空间信息均可在基础信息库中进行显示和调阅[2],通过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可为后续辖区海塘提标改造提供详尽且可靠的数据支持。

2)鉴于目前普陀区满足百年一遇的标准海塘长度仅占全部海塘总长度的1.5%,需要进一步提升标准的海塘数量较多,提标工作推进难度较大。为此,普陀区海塘管理部门综合考虑现有海塘建设标准、海塘后方城市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发展水平、提标工作实施难易度等多项指标来拟定近期辖区内海塘提标工作实施计划。经普陀区海塘管理部门研究决策,普陀区2020—2025 年规划提标一线海塘共20 条,其中,提标至100 年一遇5 条共15.32 km;提标至50 年一遇3 条共7.05 km;提标至20 年一遇4 条共1.58 km,总提标加固长度为23.95 km。

3)因地制宜地开展提标改造工作。通过海塘技术数据调查,普陀区现存的大部分低标准海塘进行提标改造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海塘防潮防浪高程、海塘稳定性等两大类问题上,故在拟定海塘提标改造方案时须逐一分析提标需求,并制订可实施性较强的提标改造方案。例如,针对部分海塘存在的防洪高程不足问题,可采用局部回填土及级配混泥加高海塘坝体,并用增色钢筋混凝土防浪墙的方法来对此类海塘进行提标改造。

3.2 海塘维修加固

目前,普陀区所管辖的113 条海塘中,完成安全鉴定的共有25 条其中尚存在二类塘11 条,三类塘4 条;剩余88 条海塘均为超期未鉴定海塘,而在这些超期未进行安全鉴定的海塘中也将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如海塘不均匀沉降、堤坝渗漏、迎水坡冲刷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普陀区海塘管理部门也拟定了如下几项维修加固措施:

首先,组织对全区超期未进行安全鉴定海塘开展安全鉴定工作,并通过安全鉴定逐一排查和分析现有海塘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其次,根据问题海塘分布位置、防御区域重要性和维修加固难易度等多项指标合理安排海塘维修加固方案,计划在2020—2025 年期间,维修加固海塘条数25 条,其中,50 年一遇加固12 条共16.72 km;20 年一遇加固13 条共7.41 km,总加固长度为24.13 km。最后,结合现状海塘结构形式,选定合理的维修加固方案,例如,针对部分迎水坡冲刷较为严重的海塘,采用迎水坡衬砌的方法,利用浆砌块石对迎水坡一侧的堤脚进行镇压,以此来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对于部分坝体渗水较为严重的海塘,则采用迎水坡一侧加盖钢筋混凝土,并在堤坝后方进行注浆处理来填充堤坝内部的孔隙。

3.3 配套改造

除了对现有的海塘进行提标改造和维修加固外,普陀区海塘管理部门还将结合城市开发和滨海区域空间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高标准海塘配套改造工作,针对不同海塘的潮动力、潮滩发育程度等情况,做到安全性与生态性兼顾,通过应用生态型消浪材料、优化海塘堤坝结构设计、合理开发利用海塘迎水坡及背水坡空间等措施,提升海岸带生态效益或环境支撑能力,使新建海塘与周边地块开发建设有机融合。

在海塘的岸滩处采用恢复原生滩涂植物或人工种植耐盐碱、抗风能力强的水生植物,从而在岸滩处重新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滩涂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滩涂植物在防浪、防冲刷等方面的固滩功能。在部分易受到海浪冲刷和侵蚀的岸滩区域中设置潜堤、离岸堤、丁字坝等工程设置,在局部区域重新塑造较为稳定的岸滩湿地,为各类护滩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3]。

在海塘的迎水坡上亦可利用生态原理提升海塘的稳定性,例如,在风浪大、动力强的开敞海域,可在迎水坡一侧设置多孔隙结构的护岸,利于海陆物能交换和藻类、贝类附着提升多孔隙结构的防浪能力;在隐蔽海域,迎水坡可采用多孔隙、粗糙化的材料护砌,其间种植耐盐碱的本土灌木与草本植物。

在不影响防汛抢险的前提下,海塘堤顶宜采取植被种植、绿道系统建设等措施构建生态廊道。背水坡宜选用多孔隙的生态材料护砌,或覆盖一定厚度土层,内植草防堤顶越浪和雨水冲刷。植物物种选择应结合岸坡稳定、生态修复和功能需求,宜选取浅根系灌木、草本为主的本土植物,在背水坡一侧种植有植物的海塘应当加强定期养护检查,防止枯死的植物根系组织腐烂后在堤身或背水坡中形成渗漏通道。

在海塘后方的管控空间中应当结合塘后陆域主体功能区划,因地制宜建设农田、森林、草地、湿地、聚落型等生态缓冲带。宜林地段应结合海堤防护营造防护林带,而针对城区、村庄、田野等不同区域宜营造不同的植物风貌,并应注意群落结构配置和四季色彩变化。

4 结语

舟山市普陀区海塘管理部门通过该规划的编制工作,不仅对辖区内的“家底”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排摸,而且针对排摸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制订了详细且切实可行的整治计划,并在整治规划中强调生态与安全并重,充分发挥海塘在交通、休闲、文旅等综合功能。

猜你喜欢
海塘安澜舟山市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全国首个海塘遗址 博物馆杭州开馆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我是小画家
舟山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联墨双馨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