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实践研究
——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

2022-08-12 13:39汪斐朱唐兵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巢湖市管网污水处理

汪斐,朱唐兵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31)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的重点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协调,强调整体性,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系统分析研究[1]。

我国对于生活污水治理的研究开始于城市,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污水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2]。生活污水治理的研究方向逐步由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

本文主要对巢湖市12个乡镇和1个街道的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进行梳理,探讨成因,为下一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建议和借鉴。

1 规划区域整体概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中部,位于合肥、芜湖之间,临近长江,环抱巢湖。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3]。

本次规划区范围包括巢湖市的12个乡镇和1个街道。共涉及1044个村庄,其中中心村115个,自然村929个[4]。

2 治理现状分析

2.1 用水现状分析

农村地区用水是基础性的民生工程。2005年是我国展开大规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元年,在此背景下巢湖市的饮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加强。目前巢湖市各乡镇供水由乡镇自来水厂或民营水厂供水,基本全覆盖[4]。

2.2 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目前巢湖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排水管网覆盖率低,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缺位,造成了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难,污水治理压力日趋严重的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农户居住不集中,污水管网全覆盖有难度且不经济,而且在一直以来的农村生活习惯中没有污水处理的观念,农户日常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沿道路边沟或路面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或随意排放渗入地下,使得一些建设完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使用率低下,造成设施浪费和村镇水体污染的双重问题。

巢湖市近年来由于水灾的影响,导致很多乡镇污水治理设备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沿巢湖周边的乡镇损坏情况较为严重。此外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期需要运营维护,导则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巢湖市很多乡镇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由于资金的缺乏处于停运的状态。

2.3 农村生活污水现状问题成因

巢湖市目前有93处污水处理设施分布于各中心村;此外利用中央农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完成了56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自2016年以来,共筹付各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近1.5亿元[4]。

尽管巢湖市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①资金投入压力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公益性的工作,而且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维护,结合巢湖近年来污水治理工作实践来看,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助,长此以往难以维持污水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转,全面展开农村地区的全域生活污水治理难度很大,拓展资金来源、吸纳社会资本的行动方案亟需出台。

②认识偏差难度大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要基层干部群众的配合,由于认识偏差加剧了治理工作的难度:污水管网敷设难度大,由于农村住户在建房修路时未铺设污水管道,也没有考虑到为日后污水管网建设留足空间,在后期规划铺设管网时,需要开挖的路面面积较大,影响了部分农户的日常生活,导致其不愿意配合管网建设工作;污水处理设施难落地,基层干部宣传出现偏差,致使部分农户认为污水处理设施会散发臭气,影响人居环境,导致其不愿意污水处理设施在村庄内部选址建设。

③污水收集管网欠缺

农村地区前期由于农房建设及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等原因,绝大多数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比较滞后,污水收集辐射范围不大,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

3 治理规划方案研究

3.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巢湖市地形复杂,各种限制性要素相互重叠,不同村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千村千面,因此不适用于统一的污水治理模板,需要按照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分类治理思路。

①纳管集中收集处理模式

适用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近且施工条件优越的村庄,村庄内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后利用城镇污水治理厂进行治理。该模式投资少、工期短、方便管理,首先能节省污水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在后期管网及设施的运营维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根据巢湖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采用这一模式。

②美丽乡村中心村实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模式

适用于美丽乡村的中心村,农户生产生活中的产生的污水通过规划建设的管网统一收集后集中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

③居住相对集中村庄实行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模式

一般用于农户集中居住的村庄,通过建设村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敷设污水处理管网,集中收集邻近村庄的生活污水,最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④不能纳入污水管网的采取联户小型污水净化池处理模式

用于3、5户成群分散居住的农户,将农户生活污水进行联户或独户收集后排入小型污水净化池单独治理。

⑤自然村单户采取户改厕模式

用于独门独户建房生活的农户,这种情况敷设污水管网或者开挖净化池的处理方式都不够经济,一般通过户改厕的方式进行兜底处理。

3.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安徽省农村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江浙地区污水处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巢湖市不同村庄的地域形态及污水排放现状,除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其他村庄,规划采取以下污水治理工艺。

3.2.1 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

①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2/O法)

生活污水依次流经厌氧、缺氧、好氧三大功能区,主要利用微生物菌群去掉污水中的有机物、N和P。

图1 A2/O(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示意图

②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污水进水运行后,按时间顺序形成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和待机等操作的操作周期,不间断处理污水。SBR反应器中轮换出现缺氧、厌氧和好氧环境,可以去除BOD、SS、N和P。

图2 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示意图

③地埋式无动力化粪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将厌氧微生物加入到普通的化粪池中,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发酵及分解,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图3 地埋式无动力化粪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示意图

3.2.2 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

①分散式智能净化槽

污水经过沉淀分离、过滤、曝气、沉淀等一系列操作后净化排出。但相比于化粪池或沼气池而言,其投入成本及运行费用都较高。

②庭院式污水处理工艺

指小型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单户型和多户型两类。

单户型:工艺构造包括住宅化粪池及户内排水管道,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就近排放。适用于居住分散且房屋周围有空闲地的农户。

多户型:多为2-5农户共用一处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居住集聚且周围没有空闲地的农户。

3.3 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管理

3.3.1 市域层面

巢湖市作为统筹主体,做好监督领导工作,深入村庄展开调研,积极与镇村进行对接,推广最前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讯和模式,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确保有政必施、施之有效。同时建议巢湖市农村生活污水按照整体或者分片区打包形式进行第三方维护管理,统筹项目资金。

图4 单户型庭院式处理工艺示意图

图5 两户型庭院式处理工艺示意图

图6 净化槽处理工艺示意图

3.3.2 乡镇层面

乡镇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村庄污水治理情况造册管理,分村到人;落实具体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组织业务培训课程,帮助相关责任人进行业务能力的更新升级;定期开展乡镇层面的月度自查自纠工作,以评促进,并给予成绩优秀的乡镇一定的资金奖励。

3.3.3 村级层面

村级层面首先做好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的日常管理工作;村两委组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科普大讲堂活动,提高普通农户对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度和配合度,倡导“污水治理,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鼓励农户参与到污水治理的日常工作中去,对表现良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3.4 农户层面

农户应有主人翁精神,主动学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知识,了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主动检查自家生活污水的接入和处理情况,其次自觉爱护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

4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影响因素众多,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优秀案例,只能进行借鉴吸收。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现状进行具体分析。这就要求各地在工作开展前期就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走访工作,在摸清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建设规划以指导实践的具体落实。

巢湖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巢湖市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为先导,与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在研究国内现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乡统筹、水环境区划、环境容量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分区分类的原则编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首先体现战略性,旨在贯彻生态文明,结合流域总体要求确定处理标准,统筹生活污水处理,推进资源共享;其次体现行动性,推荐合理的污水处理模式,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近年来,巢湖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印发了《巢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引领下一步的规划建设工作,“巢湖蓝”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性,巢湖市农村污水的治理将再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巢湖市管网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巢湖市夏种夏管植保无人机大显身手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
农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