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北部某场地活动断裂探测研究★

2022-08-12 01:01扈桂让
山西建筑 2022年16期
关键词:层理砾石测线

扈桂让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21)

0 引言

活动断层是地震破坏的元凶,山西历史地震频发,是中国地震灾害损失最重的地区。山西北部大城市位于第四系覆盖区,使得影响城市安全的活动断层隐伏于地下,根据规范场地在施工之前应进行活动断层探测,确定其第四纪活动与位移速率,并评估其地震危险性[1],本项目场地位于山西北部某地。在综合分析场地地震构造环境的基础上,旨在运用当前的技术方法与手段[2-3],对场地范围进行断裂探测。

1 场地雷达断裂探测

为研究场地范围内是否发育断裂或构造地裂,运用地质雷达方法对场地进行了地球物理勘探。

在探测区,共布设了3条地质雷达测线,编号分别为GPR1,GPR2和GPR3(见图1)。其中测线GPR1由东往西探测,GPR2由北往南探测,GPR3由东往西探测(见表1)。

表1 测线信息表

图2为GPR1解释图。在地质雷达反射剖面上,根据现场的其他地质资料,判断距测线起点约15 m处可能存在活动断层异常分布点。

图3为GPR2的地质雷达反射叠加剖面及解释图,根据其他地质资料解释,场地在深度3 m以内的反射信号清晰,同相轴连续,未发现明显的断错迹象。

图4为测线GPR3的地质雷达反射叠加剖面及解释图。测区的电线,是主要的异常信号源。沿着测线,深度3 m以内的反射信号清晰,同相轴连续,未发现明显的断错迹象。

2 断层探槽验证

对场地进行了探槽验证,场地范围属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无大规模冲沟,无高陡边坡。地表表层覆盖耕植土。项目组以地质雷达探测为基础,结合其剖面分析结果,在场地南北侧分别进行了探槽开挖验证。探槽开挖位置见图1。下文分别对两个探槽开挖的地层剖面进行介绍。

南侧探槽剖面长约45 m,深约5 m,走向SE。探槽地层剖面如图5所示,地层描述如下:

①耕植土,多呈黑褐色,厚20 cm~30 cm,植物根系发育。

②褐黄色粉质黏土,夹砾石层,砾石自西向东逐渐增多,大致呈水平排列,中等磨圆。

③灰白色钙质结核层。

④黄褐色细砂透镜体,水平层理明显。

⑤砂砾石层,以砾石为主,夹中细砂,砾径大者3 cm~5 cm,中等磨圆,砾径自西向东逐渐变细。该层最底部砾石层呈水平排列。

⑥褐黄色细砂层,呈水平层理,夹黄色砂层夹层延伸十几米不见。

⑦褐黄色中细砂层,近水平层理排列,上部见砾石条带呈水平排列,中下部见5 cm~10 cm厚粉质黏土透镜体。

⑧褐黄色粉质黏土透镜体,厚5 cm~10 cm。

⑨小砾石层,1 cm~3 cm砾径,中等磨圆,杂乱排列。

⑩褐黄色粉质黏土层,厚5 cm~7 cm。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该探槽揭示地层,除地表为黑褐色耕植土外,下覆地层多为砂砾石层,局部分布粉质黏土层。从剖面上可见砾石层、砂层多呈水平排列,未见断层断错或构造地裂等现象。

北侧探槽剖面长约45 m,深约5 m,走向SE。探槽地层剖面如图6所示,地层描述如下:

①耕植土,多呈黑褐色,厚20 cm~30 cm,植物根系发育。

②褐色粉质黏土层,少含小块砾石,含钙质结核,呈灰白色。

③黄褐色砂砾石层,砾径1 cm~2 cm,中等磨圆,呈水平排列。

④褐黄色细砂层,呈斜层理、交错层理。

⑤褐黄色粉质黏土层,夹砾石块,中等磨圆。

⑥褐黄色粉质黏土层。

同一时间,使用日本SPAD502叶绿素含量测定仪采集对不同作物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打开电源后校准,然后测定作物叶片的SPAD值,测作物上、中、下不同位置的叶片的SPAD值,记录这个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值,每块地选择3个样点,每个样点选择3株测定后,平均后作为这个地块的这个作物的SPAD值。

⑦砾石层,密集排列,磨圆差,分选中等。

⑧褐黄色中细砂层,呈水平层理。

⑨砂砾石层,呈水平排列,水平层理明显。

⑩小块砾石层条带,砾径1 cm~2 cm,磨圆中等。

通过以上描述可看出,该探槽揭示的地层多为砾石层、砂层及粉质黏土层,对比于南部探槽,该探槽粉质黏土成分增多。该探槽揭示的砾石、砂层等多呈水平分布,未见断层断错或构造地裂等现象。但是见地层之间的关系并非严格的上下叠置关系,如砂层与粉质黏土层、砾石层与粉质黏土层呈倾斜接触,形成倾斜界面。在地质雷达探测时,这种界面就会形成信号差异,在成果解释时会被认为异常点。GPR1测线上的电性异常点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3 讨论及结论

1)对于山西北部诸多第四系覆盖层发育的断陷盆地,其活动断层处于隐伏状态,导致其地震危险性评估出现较大偏差。为准确探测其活动断层的空间位置,经实践证明使用地质雷达探测是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探测手段。

2)目前通用第四系隐伏断层探测的有效方法为人工浅层地震探测,该方法和地质雷达探测对比,人工浅层地震探测的分辨率50 m,无法识别仅经历了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地层。此外,近地表20 m~30 m是人工浅层的盲区、在这个深度,地质雷达探测能准确探测隐伏断层的上断点埋深和最新活动时代。

3)本次现场采用瑞士MALS公司生产的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由ProEx主机、100 MHz的屏蔽天线和50 MHz的非屏蔽天线组成,采取点测和测距轮两种方式。对于100 MHz的屏蔽天线、采用测轮距方式、采样频率1 000 MHz~1 200 MHz、采样时窗300 ns~400 ns、采样间隔0.05 m、每道数据叠加32次。对于50 MHz非屏蔽天线,采用点测方式,采样频率550 MHz~600 MHz、采样时窗450 ns~500 ns、采样间隔0.5 m,每道数据叠加64次。数据使用Reflexw软件进行处理。

4)本工程场地用100 MHz和50 MHz两种天线,实践证明:100 MHz天线的探测范围和本场地符合的较好,能更好的屏蔽外界的干扰。通过测轮距得到的数据量更大,对地下结构的分辨率更高。此外,场地附近地下电缆、地下沟还是对最终的解释结果有影响,实际操作中,要尽可能干扰排除。

5)本次工作在场地内布置了3条地质雷达测线,未发现明显的断错迹象,仅在测线GPR1上发现一个电性异常点,经探槽揭示,电性异常点可能是地层的倾斜接触引起的。在场地南北侧分别开挖了探槽进行验证。探槽剖面显示,场地5 m以内下伏地层多为砂层、砾石层及粉质黏土层,两个探槽内地层分布稍有差异,但是地层均呈水平分布,水平层理明显,未发现有断层断错或构造地裂等现象。地质雷达结合探槽施工是活动断层探测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层理砾石测线
考虑砾石颗粒形状及含量影响的砂-砾石混合物离散元模拟直剪试验
砾石聚合物仿石艺术地坪施工技术
Task 3
原煤受载破坏形式的层理效应研究
高密度电法在水库选址断层破碎带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大疆精灵4RTK参数设置对航测绘效率影响的分析
含层理面煤试样的巴西圆盘劈裂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声发射实验层状砂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
砾石磨圆度定量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