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漏斗
——偏锋画廊改造设计

2022-08-13 09:36责任编辑张羽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3期
关键词:偏锋梯形画廊

责任编辑:张羽

1 接待区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ARCHSTUDIO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STUDIO)2010 年创立于北京798 艺术区,主张在实践中保持人、自然、历史、商业的和谐平衡,追寻设计的本真之道,把控从概念到建造的流程,创造基于当代、面向未来的高品质、有情感的空间环境。目前工作室主要聚焦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城市建筑更新改造、室内消费空间升级等设计议题。

空间是各种关系的集合,建筑营的实践以“关系的设计”梳理不确定性的现实,协调处理大小、内外、新旧、人工与自然等之间的关系,随物赋形、为心造境,激发空间与身体行为的互动,营造广袤的空间感知,提升物质空间的精神内涵和体验价值。

韩文强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STUDIO)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2005 年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设计研究主张以传统智慧观照现实环境,秉持“空间即媒介”的基本观点,运用“关系的设计”方法,随物赋形、为心造境,保持人、自然、历史、商业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平衡。

2 平面图

3 平面图

4 屋顶平面图

项目位置:北京798 艺术区

设计公司: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主设计师:韩文强、李晓明

项目设计师:王同辉

结构咨询:朱长安

机电咨询:郑宝伟、李东杰、李忠娟

图片编辑:王同辉

施工团队:国顺西等

建筑面积:880 m2

设计时间:2020.10~2021.1

施工时间:2021.1~2022.2

主要材料:混凝土、微水泥、U 型玻璃

摄影师:金伟琦

偏锋画廊于2009 年入驻北京798 艺术区,是中国最早推动抽象艺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艺术机构之一。在长足发展的十余年之后,画廊主理人决定邀请建筑营对其空间进行重新改造设计,以进一步完善使用功能,应对未来的发展需求。

798 艺术区是由上个世纪50 年代建成的电子工厂转变而来的当代艺术空间聚集区,该区域中标志性的混凝土拱窗结构是代表性的建筑元素之一。而偏锋画廊的原始建筑并不属于这类特色结构,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工业建筑——封闭规矩、高挑空、无自然采光的砖混结构方盒子厂房。如何在满足画廊空间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塑造其独特的空间感染力与识别性,以此实现画廊品牌加成,是本次改造考虑的首要问题。

设计在既有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基础之上,以“光的漏斗”为概念意向,打开原本封闭的盒子,引入多层次的光,并重新梳理功能流线与结构材料关系,营造自然、开放、高效的艺术展览、会客和办公空间。

1 接待区

3 接待室

4 主展厅

5 前厅

1 接待区

2 接待区

在临街的建筑立面上植入了两个梯形体量,成为方盒子向外翻开的窗口。一个作为入口门厅链接了建筑和园区街道,另一个梯形体量则作为飘窗为办公区带来自然光和街景。

门厅采用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半透明的U型玻璃作为立面,由其朦胧、柔和的光感营造出进入画廊的第一印象。新的加建部分外侧包裹了与旧建筑相似的红砖作为面层材料,与798 工业街区景观保持和谐。

展厅空间则利用多个梯形的光筒向天空“借光”。根据旧建筑屋顶为预制混凝土板这一特征,设计对局部预制板进行拆除,增设了线型天窗。

天窗向下延伸至倾斜的墙面,形成3 个大小不一的梯形光井,为其下部的展厅和会客厅带来柔和的自然采光。首层是3 个彼此分离而又相互连续的展厅,设计采用密肋砼结构尽量提高室内的高度,密肋梁的截面为倒梯形,在梁之间嵌入了发光灯膜,为展厅带来柔和均质的人工光源。

由倾斜的墙面塑成梯型的二层会客厅。这里是为接待重要的藏家而设置的,布置休闲、会议、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天窗引下的天光洒在倾斜的墙面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仪式性会客空间。

前台、会客区、办公区的固定家具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以岩板作为台面材料,家具与空间发生明确的对应关系。

3 小会客室

4 展厅、旧厂房的大门犹如一件艺术品

5 接待室

6 办公区

猜你喜欢
偏锋梯形画廊
认识梯形
小小书画廊
以正为贵
“偏锋”成就小熊
徽人程瑶田对用笔“偏锋”的新解
自卑的梯形弟弟
画廊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画廊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