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种阿魏植物种质鉴别与幼苗生长比较

2022-08-17 10:58邵聪慧赖晓辉
现代园艺 2022年13期
关键词:测序幼苗种子

邵聪慧,赖晓辉

(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阿魏是伞形科阿魏属(Ferula L.)植物的总称,有150 多种,以地中海、非洲北部、中亚及西伯利亚地区分布较广[1]。我国大约有26 种和1 变种[2],主要分布在江苏、云南、山西和西藏等地,新疆有20 余种[3],在北疆地区如塔城、乌恰、托里、伊宁、阜康等地种群分布较多[1]。该属有多种药用植物,在新疆民间使用得非常广泛。如:最早记录在唐代《新修本草》中的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和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通常把它们的根和树脂当作药物使用,研究表明,它们的根和树脂具有镇痛、解暑、抗炎、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4-5]。

基于野生药用阿魏植物长年遭受滥砍滥伐,植物资源面临匮乏枯竭,人们已开始进行小面积种植阿魏药材。民间药用阿魏种植尚未规模化,阿魏市场鱼龙混杂,没有可靠种质来源,因此,种植前期和早期明确种质尤为重要。

大多数植物主要依靠传统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物种鉴定。当种质形态差异较小时,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比较困难。阿魏属植物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草本植物,属内多个种间外部形态非常相似,通常只能看到植株基生叶,仅根据叶片形态特征进行鉴定难度较大。然而,DNA 条形码技术是基于物种的,不受形态特征的限制,具有识别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在各个学科中应用的新型技术手段[6]。DNA 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它是一种分子诊断技术,通过在基因组中使用一个相对较短且被广泛认可的扩增的DNA片段来鉴定物种。近年来已成为生物分类鉴定的研究热点[7-8]。

许多实验证明了DNA 条形码ITS2 序列能够很好地鉴别芸香科、黄岑属、重楼属等很多科属植物,在许多科属中,ITS2 序列的鉴定效率高达100%[9-11]。已有实验利用ITS2 序列对阿魏属植物进行种质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13]。

本实验以2 种阿魏种子为材料,使用ITS 序列进行2 种形态结构相似的阿魏属植物种子分类鉴定的基础上,再进行幼苗生长特性研究,鉴别比较2 个阿魏属植物不同种间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本实验所用2 种阿魏种子采购于伊宁县农场,低温冷藏保存。实验主要仪器有:高压蒸气灭菌锅(BOXUN)、JY 电泳仪(JY600C)、凝胶成像系统仪(S/NA011011-004)、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5430R)、PCR 仪(C1000Touch)、超低温储存冰箱(MDF-U3286S)等。

1.2 试剂

高效植物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天根DP350-02)、琼脂糖凝胶DNA 回收试剂盒(天根DP209-02)、PCR 试剂(大连宝)、琼脂糖、核酸染料EB、2000 DNA Marker。实验所用引物合成及测序均由北京华大基因公司完成。ITS2 序列扩增的通用引物[10],正向引物ITS2F:5′-ATGCGATACTTGGTGTGAAT-3′,反向引物ITS3R:5′-GACGCTTCTCCAGACTACAAT-3′。

1.3 基因组总DNA 提取

采用高效植物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DP350-02)法,分别提取2 种阿魏种子中基因组总DNA,并对提取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按照试剂盒步骤进行提取,操作步骤如下:

①材料预处理:将种子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分,称取0.2g 放置于灭菌的研钵中,加入液氮充分碾磨成细粉状。

②将粉末分装至1.5mL 的离心管中,加入400μL的FGA 缓冲液和6μL 的RNaseA(10mg/mL),反复颠倒混匀1min,室温下放置10min。

③向离心管中加入130μL 的LP2 缓冲液,上下颠倒离心管充分混匀1min。

④12000rpm 高速离心5min,用移液枪吸取上清液至一个新的离心管中。

⑤在含有上清液的新离心管中加入2/3 体积的LP3 缓冲液(使用之前按瓶上标签的要求加入相应量的无水乙醇),立即颠倒离心管充分混匀15s,可能会有絮状沉淀出现。

⑥将上一步所得溶液和絮状沉淀全部吸入到一个吸附柱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然后12000rpm 高速离心30s,将收集管中的废液倒掉,吸附柱重新放回到收集管中。

⑦在上一步的吸附柱中加入600μL 的PW 漂洗液(使用之前按瓶上标签的要求加入相应量的无水乙醇),然后12000rpm 高速离心30s,将收集管中的废液倒掉,吸附柱重新放回到收集管中。此过程重复操作2次。

⑧12000rpm 高速离心2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放在室温条件下约20min,彻底晾干残余的漂洗液。

⑨将上一步的吸附柱放至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的中间部位悬空滴加150μL 的TB 洗脱缓冲液,放置室温条件下2min,然后12000rpm 高速离心2min。

⑩重复上一步操作。将所得的离心液收集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并保存于-20℃冰箱,防止DNA 降解。

1.4 PCR 扩增

以种子基因组总DNA 为模板,以ITS2 通用引物为扩增引物进行ITS2 序列扩增。PCR 反应体系为25μL,即:10μM 正、反向引物各1μL,10mM dNTP 1.5μL,25mM MgCl21.5μL,10×Buffer 2μL,DNA 模板3μL,Taq DNA 聚合酶0.2μL,加入ddH2O 补足至25μL。PCR 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退火温度56℃持续30s、72℃延伸45s、30 个循环,72℃延伸10min,最后4℃保存。

1.5 扩增产物回收

扩增成功的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切掉多余的胶块,采用琼脂糖凝胶DNA 回收试剂盒(DP209-02)法对所获得的目的胶块进行回收,操作步骤如下:

①平衡吸附柱:向吸附柱CA2 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加入500μL 的BL 平衡液,12000rpm 离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②称量并记录:将目的胶块放入1 个干净的离心管中,称量目的胶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③溶解胶块:向目的胶块中加入相同体积的PN溶胶液(若目的胶块质量为0.1g,就加入100μL 的PN溶胶液),放于水浴锅内,温度提前调至50℃。水浴期间上下不断颠倒混匀,至胶块完全溶解。

④将上一步所得溶液温度降到室温再加入到吸附柱(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室温条件下放置2min,然后12000rpm 高速离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到收集管中。

⑤向上一步吸附柱中加入600μL 的PW 漂洗液(使用前按瓶上标签的要求加入相应量的无水乙醇),然后12000rpm 高速离心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到收集管中。此过程重复操作2 次。

⑥12000rpm 高速离心1min,将吸附柱在室温条件下放置约20min,彻底晾干残余的漂洗液。

⑦将吸附柱放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中间部位悬空滴加50μL 的EB 洗脱缓冲液,室温条件下放置2min。

⑧12000rpm 高速离心2min,收集所得溶液。

⑨将离心所得的溶液重新吸入离心吸附柱中,室温条件下放置2min 再12000rpm 高速离心2min,收集离心液,即DNA 溶液,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并保存于-20℃冰箱。

将回收后的产物送往北京华大基因公司进行序列测定。为保证测序的准确性,采用正反双向测通。对于低质量的测序结果进行重新扩增测序。将待测样本ITS 序列提交至NCBI 网站中的GenBank 核酸数据库,采用分析相似性搜索法(BLASTn),并查找与待测样相似度最高的序列。

1.6 大田播种

选取新疆阿魏生境地附近农田作为实验田,前期整好地。将2 种阿魏种子浸水24h 后,置于4℃冰箱低温层积处理50d,选取种子胚根突破种皮者于3 月下旬进行穴播,播种深度2~3cm,株距为50cm,行距50cm,幼苗生长期间适当进行除草。待种子萌发生长50d 后统计2 种阿魏幼苗株高及真叶数,使用SPSS 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方法进行样本间差异比较,显著性水平为0.05,使用Graphpad 软件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总DNA 及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种子总DNA 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条带清晰无杂质(如图1 所示),可用于后续PCR 实验。

图1 阿魏种子总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ITS2 扩增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条带清晰明亮,无杂质(如图2所示),可用于切胶回收,回收产物再经电泳检测合格,送样测序。

图2 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2.2 扩增产物回收检测

吸取2μL 切胶回收产物,与1μL 的6×Lodding Buffer 反复吹打混匀,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条带清晰明亮,无杂质(如图3 所示)。回收后的产物可用于后续测序。

图3 切胶回收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2.3 ITS2 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对成功测序的2 条ITS2 扩增序列进行在线BLAST 比对。结果显示,1 号样品ITS2 序列分别与GenBank 数据库中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登录号为JX667752.1 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9%,2 号样品ITS2 序列与GenBank 数据库中山地阿魏(Ferula akitschkensis B.Fedtsch.ex K.-Pol.)登录号为KP406810.1 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9%(如图4 所示)。由此推测,2 种阿魏分别是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和山地阿魏(Ferula akitschkensis B.Fedtsch.ex K.-Pol.)

图4 ITS2 扩增序列进行在线BLAST 比对

2.4 2 种阿魏幼苗生长情况比较

对新疆阿魏和山地阿魏50d 幼苗进行株高测量与真叶数统计(如表1 所示)。2 种阿魏幼苗株高均服从正态分布,如表2 所示,且方差齐,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P<0.05,2 种阿魏50d 幼苗株高存在显著差异(如表3)。新疆阿魏幼苗平均株高为7.9451±2.0cm,山地阿魏平均株高为6.1313±2.0cm,新疆阿魏幼苗植株显著高于山地阿魏(如图4)。

表1 株高及真叶数统计描述

表2 株高数据正态性检验

表3 2 种阿魏幼苗株高独立样本t 检验

2 种阿魏50d 幼苗的真叶数:新疆阿魏平均真叶数2.69 枚,山地阿魏平均2.48 枚。对2种阿魏50d 幼苗真叶数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幼苗期2 种阿魏幼苗真叶生长情况差异较小,无法进行区分,不能作为幼苗期种质鉴定指标。

图5 2 种阿魏50d 幼苗株高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是以2 种阿魏的种子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获得种子基因组DNA,利用ITS2 部分序列,进行BLAST 比对,分别匹配出与2 种阿魏ITS 序列同源性最高的2 个种,最终确定2 种阿魏种子为新疆阿魏和山地阿魏。同时,比较2 种阿魏幼苗期生长情况,再次证明本次2 个待测样品种子为阿魏属不同种。本实验为药用植物阿魏人工栽培前种质鉴定提供基础,避免药材种植过程中种质鱼龙混杂,降低药材品质。但在实验过程中,提取的阿魏种子DNA 质量不是很高,可能是种子细胞较难破碎,也可能是种子内种皮、胚或胚乳当中的次生代谢物较多,影响DNA 高质量提取。因此,阿魏种子DNA 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阿魏属植物幼苗期更多种质鉴定指标有待后续试验探索。近年来,植物的传统形态学鉴定和通过DNA 条形码进行植物种、属鉴定之间存在很多分歧,需要在进行物种分类鉴定时多方面综合研究。结合传统鉴别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植物种子鉴定方面使分类鉴定结果更加准确。

猜你喜欢
测序幼苗种子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生物测序走在前
希望
桃种子
基因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