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优化策略探究

2022-08-18 03:20王东岳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运输列车铁路

王东岳

(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益羊铁路管理处,山东 潍坊 262700)

1 铁路交通运输管理

在我国的交通运输领域发展进程中,铁路交通运输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与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稳定进步。因此,应用高质量的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手段,实现铁路运输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也迎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其中,管理模式的陈旧与落后,成为限制铁路运输进步的关键原因,也影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对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在经济以及管理方面展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2 优化铁路运输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铁路交通运输属于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交通运输成效的重要一环。因此,应该在铁路运输的进程中,革新与优化其管理方式,完备其各个流程的工作,提升每一个工作细节的配合程度,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进步的效果,从而全方位提升铁路交通运输质量,确保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广义上来看,铁路交通运输属于我国交通领域中的翘楚,铁路运输不单单具有效率高的优势,并且安全性较强。这种服务质量正是我国交通领域发展所需要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对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展开优化,保障各项工作的质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交通服务。

在狭义上来看,管理模式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与铁路交通运输的质量有紧密关联,如若管理模式不科学,将会降低铁路运输效率,从而使得社会对于铁路运输的认可程度受到影响。因此铁路交通运输事业要获得更加高效高质的发展,赢得社会的青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优化铁路运输管理方式。通过运输管理模式来对铁路运输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约束与整改,保障各项工作都可以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从而切实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量优异的交通服务,提高人们满意程度,实现铁路交通领域的全方位进步。

3 优化铁路运输管理模式的措施

3.1 规划型运输模式

规划型运输模式是当前欧洲国家十分流行的一种组织管理手段。与我国广泛使用的组织型运输模式有所不同,规划型运输模式的核心与重点在于对列车行驶图的设计规划。在此管理模式之下,列车行驶图设计完毕,就无法更改,不论是运输公司或者路网部门,都没有权力更改列车行驶图。在此状况下,列车指挥的最大作用变成了对于列车行驶秩序的维护,保证列车可以依据行驶图来行驶。此种模式大大减小了调度人员的压力。在一般情况下,列车是不需要展开调度指挥的,只有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是大范围事故,调度人员才可以依据列车行驶图设计好的特殊情况处理方式,对列车的行驶秩序展开调整。在此运输管理模式之下,在列车行驶图对货流量展开全方位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列车通过定点集结模式,准时发车,根据规划好的运输路线行驶,节点站之间的列车流量具有完善默契的接续关系,对于列车编组内容也有着细致完备的规定。这一管理模式对于欧洲一些面积较小、货物流量较低的国家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与意义。但是对于我国这种疆域辽阔、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而言,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较为显著的不科学性与限制性。不论是对于信息数据的分析,或者是对于运输节点的规划,都会产生片面性与缺失性。因此,在我国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改革中,无法照搬规划型运输模式。但是工作人员应该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在其中获取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规划型运输模式对于货流量的分析与研究,虽然在我国运输管理中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依据这些信息,对我国铁路货运组织管理模式展开优化。

3.2 集中型运输模式

集中型运输模式,是由俄罗斯提出的。这一运输模式是在原本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以往的四级管理组织变为“调度中心—地区指挥中心—基地站”的三级管理模式。这一运输管理模式属于在地区范围内开行直达列车的运输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实现货物直达运输。集中型运输模式主要具有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为中央指挥,第二个板块为地区指挥。中央指挥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为铁路运输的整个过程组织工作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其中包含技术直达列车、冷藏货物快运车、港口集装箱等实时性的统一调度。地区指挥的职能与责任是对于地区管辖范围中的干线货流以及车流的运输管理。集中型运输模式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降低传统形式的运输组织管理进程的途中技术作业量,从而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提升铁路交通运输效率。

3.3 将两种模式结合

不论是规划型运输模式,还是集中型运输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我国的铁路货物运输实际情况较为复杂,任何一种单一的运输管理模式,都没有办法完全满足铁路货运工作需要。因此,必须依据这两种货物运输模式,改革创新出一种全新的运输模式,符合我国铁路运输工作的优化标准。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运输模式的内容并不相冲,同时二者还具有一种相互促进的效果。依据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先使用集中型运输模式,对我国现行的运输模式进行改革。现阶段地区调度指挥中心应该在管辖范围中与铁路货运企业联合,同时依据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基地站的数量进行分配。通过这种改革方式,可以快速实现铁路运输模式统一化与集中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展开铁路运输模式的二次改革,应用规划型运输模式,对中央指挥中心的列车行驶图进行确定,并将此作为工作重点,后续指挥仅仅作用在维护列车运行秩序方面,实现按图行车,减弱列车运行调度的指挥作用,提升货物运输成效。

3.4 完善铁路应急保障体系

为了全面确保铁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还应该完备铁路应急保障体系。在制度方面对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展开控制,使工作人员摆正态度,做好本岗位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组建应急小组,由小组成员对现阶段铁路运输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分析与研究,明确其中纰漏。之后通过开会研讨等形式,完善铁路应急保障体系,将其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时期,最大程度确保铁路交通运输平稳高效,全方位保证我国交通事业发展。

3.5 创设信息共享平台

在铁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建立相关的信息共享平台。铁路运输管理中各个流程工作都可以借助此平台展开交互,有效确保在铁路运输管理进程中获取实时性信息资源,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相关工作计划设计,保障整体工作有条理、有次序进行。此外,在信息共享平台中,每一个运输流程之间都可以展开最大程度交互沟通,分享工作中的经验,有利于铁路交通运输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保障运输管理工作优质高效的开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6 创设铁路独立市场运营主体

铁路机制的革新与优化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标准规范以及铁路运输的经济特点,根据市场经济前进规则以及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其他产业的改革转型经验,打破市场准入壁垒、引入竞争体系,是实现目标的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我国的铁路体系革新应该让企业转变为自主独立的市场运行经营主体。

4 铁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4.1 强化铁路企业内部管理

铁路管理体系改革完成以后,应该将市场经济作为引导方向,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进步相符合的管理模式。首先,企业应该积极革新优化营销管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货物运输改革之后,现阶段铁路交通运输管理已经逐渐由过去市场为主要引导转变为核心的企业个体引导。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货物流通能力不断提高,铁路以外的交通运输领域的前进速度也十分迅猛,货物流动性持续提高,这毫无疑问会分割大部分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份额。过去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没有办法符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状况下,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必须切实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将市场作为指导方向,制定全新的销售策略,为客户量身设计个性化服务。其次,在现阶段激烈的经济竞争环境下,铁路交通运输领域要想切实发挥龙头优势,必须将市场作为核心与重点,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提高铁路交通运输企业的服务成效。不断完备铁路质量管理系统,不断提高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思想认识,在整体上推进交通运输的管理成效。

4.2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全新物流管理模式

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中各个领域都需要经由竞争来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竞争成为推进市场进步的主要动力。铁路交通运输也必须在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切实发挥出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从而确保在发展进程中可以获取显著成果。详细来说,铁路运输部门应该遵守物流原则,依据货主的要求,延展自身业务范围,使运输产品的能力不断提高,推进铁路货物运输业务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完备的方向前进。铁路运输应该以市场作为主要引导,建立全新的物流管理体系,将大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建设物流中心,最大程度利用专用线路的连接优势,在原材料购买、运输等方面,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除此以外,还应该将以各个城市作为中心,在现阶段具备的城市物流体系以及物流资源的前提下,持续推进服务产业的革新与优化。

4.3 提高经营管理信息化能力

现阶段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范围应用,科学技术管理系统的完备,对于推动铁路运输管理模式优化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铁路交通运输自动化管理目标的达成也具有关键意义。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铁路运输科学化管理依旧存有较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

首先,现阶段铁路交通运输领域中,科学技术的使用范围并不广。

其次,铁路车辆的自动化技术也并不完善,尤其是高铁综合检查测验技术没有达到世界前列。

最后,在具体铁路运输管理工作进程中,科学技术管理没有得到全方位普及。对于上述不足之处,铁路运输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强化对于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此前提下采取创新性举措,使得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管理跻身世界顶尖行列。与此同时,还可以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合作,推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相关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运输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铁路交通运输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也是社会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有效保证。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因为管理体系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亟需完善之处,不利于我国交通事业的进步。因此,对于优化铁路交通管理模式的措施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建议。

猜你喜欢
运输列车铁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城际列车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神奇的时光列车
温馨列车
列车上的失窃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