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信号设备风险识别和解决措施

2022-08-18 00:26高延岗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号系统轨道交通轨道

高延岗

(陕西城际铁路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民众的交通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现如今,各地区都在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人力与资金投入,但在轨道交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方因素的干扰,轨道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也在日益显现。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存在风险,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因此必须应用更加成熟、专业的技术,精准识别轨道信号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风险。在5G 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及时控制风险,有力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轨道信号设备的风险识别

1.1 轨道信号设备的风险及危害

在轨道运输领域,为满足民众的出行以及货物运输需求,轨道工程人员会利用许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改良轨道运输系统。其中,轨道信号系统是轨道运输系统的中心(见图1),负责指挥和调度整体系统的工作,帮助轨道交通设备实现更安全、准时的服务。

图1 轨道运输系统图

但在轨道运输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轨道信号设备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出现设备质量不达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损坏、设备性能与实际需求不符合等问题,进而产生一系列安全风险。轨道信号设备发生电路故障,可能引发火灾;轨道信号系统数据出错,可能影响轨道正常运行,导致轨道内突发交通事故。为规避轨道信号设备风险,通常需要对系统风险进行识别、控制及解决。轨道信号设备的风险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严重性等特点,针对不同的风险所采取的识别及控制措施也有所区别。

1.2 轨道信号设备风险识别概述

为了准确地获取、分析与处理轨道信号设备的风险,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解决风险、预防风险。其中,风险识别十分重要,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有助于及时规避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众的人身安全利益。轨道信号设备风险识别的具体内容是对轨道周边的环境以及轨道设备进行测评,逐一排查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既往事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预估算法,分析可能出现风险的区域以及风险类型。然后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达成排除风险和预防风险的目的。不同轨道的施工条件、工程材料、工程期限等都有所不同,因此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轨道的实际运行中,需要轨道电阻、轨道电源、钢轨、受电端等设备的配合,如图2 所示。

图2 轨道电路设备图

1.3 轨道信号设备风险识别的方法

识别轨道信号设备风险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如利用故障树分析,先假设会发生的故障,再根据发生故障之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带故障,分析整个过程中的故障风险因素,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确定这些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等,确定发生故障的逻辑关系。比如,信号系统出现故障时,很有可能导致系统缺损、维修困难、零部件损坏等问题;灯塔单元损坏时,可能导致线路断路故障、电路短路故障、保险丝烧毁等。如果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风险,可能是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风险检测,或者施工方案存在较大的缺陷,信号处理方法不够科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工作流程法进行轨道信号设备风险识别,尤其是较为复杂的轨道项目,十分合适采用这种方式。因轨道信号系统中有许多细节化的系统分支,各子系统有各自的功能,众多功能聚集在一起会形成庞大的功能结构网,整体工作运程比较复杂,采取项目工作流程图的方式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现轨道信号系统的结构。

应用此方式进行风险识别时,需要将所有重要的子项目归纳总结到流程图中,同时确保归纳过程科学严谨。还可以详细分析轨道信号系统的各阶段流程,根据项目建议书、项目策划书、项目过程指导文件等重要的具体工作文件,分析存在的风险,如技术性风险,其中包括自然风险、政策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等。另外,对不同的风险项目要采取不同的检测形式,综合分析工作流程图和风险分类图,得出风险识别矩阵。

检查表分析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识别方式,此方式能将轨道信号系统设备风险识别工作具象化,可识别出大多数的设备风险,有助于相关部门针对风险类别,及时采取管控措施,更好地将风险管控工作贯彻落实。检查表分析方式是指对过往的所有经验和专家分析得出的经验条款逐条进行分析,对比各个检查表的表项,逐一分析,通过细节判断潜在风险。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更加直观、快速、便捷地找到风险源、确定风险种类,进而及时采取风险预防方案,防患于未然。

此外,由于风险处理强调对症下药,只有明确因果关系,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应对方案,因此可采用因果图法进行风险识别。因果图法是基于科学理论对风险进行检测与判断,在实施过程中要按步骤进行分析,梳理风险因素及其因果关系,通过逐步推导,找出引发轨道信号设备风险的根源,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因果图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有效地分析出引发风险的各方面因素及根源,便于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症下药,彻底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的实用性比较强,但因果图的制定过程相对困难,想要找出关键的因素并非易事,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判断能力。

在轨道信号设备风险识别中还有一些使用较少的方式,如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对工程项目人员的整体要求较高;德尔菲法,适用于大型的轨道项目,但识别过程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SWOT 法,适用于较为成功的案例,在风险识别过程中需要分析大量的资料,分析内外优势和风险威胁,较为复杂。

2 轨道信号设备风险的解决措施

2.1 有效管控轨道信号设备的风险

根据轨道信号系统的实际情况,划分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等级。安全风险可以分为行车风险、劳动风险、施工风险、环境风险、治理风险、卫生风险、制度风险等;安全风险等级可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安全风险。在风险管控工作中,可采取全自动、全过程管控方式,同时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管控标准,严格落实轨道信号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流程,落实管控责任,具体到个人,实现管控机制的高效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设置相应的颜色标志,工作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及等级,采取不同的管控方式,如将各种风险类型中最高等级的风险设置为首要管控对象,优先解决。此外,管理部门要定期开设安全风险座谈会,及时探讨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针对现场排查和集中研讨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管控方案,构建起严密的安全风险保障体系,及时落实各项风险管控工作。按照风险管控工作的要求,量化具体的管控周期,将具体的管控任务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不断提升员工的管控意识,使其能够严格落实作业标准,严格执行管控制度,确保轨道信号系统的风险管控工作能够更加专业、高效地开展。

2.2 落实清除轨道信号设备风险隐患的机制

想要有效实现轨道信号设备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不仅要对轨道信号设备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还要积极排查安全隐患,通过管控风险和隐患排查双重机制,切实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达到全方位、多元化的安全管理标准。

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各大轨道信号设备的故障类型及具体特征,采取精确的算法,将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次数等重要参数进行相应的概率统计,分析故障发生率及故障变化趋势。落实清除轨道信号设备风险隐患的机制,针对性地查找隐患发生区域,查找安全风险项目点,对轨道设备系统整体进行安全风险防范管控,排除所有安全隐患,清除所有可能形成风险的问题。用定量或定性的风险评估方式对整个轨道路线的设备系统进行安全评估,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决定评估方向,评估标准则要以实际的目标需求为主。排查隐患的方式包括现场检查及生产信息分析等,如开展定时检测、员工自测、标准评估、设备检测、质量鉴定等。

排查内容不仅要包括安全隐患风险,还要从实际的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状况、设备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有效实现铁路信号设备安全风险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

2.3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一体化管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想要及时解决风险,不单单要做好针对信号设备的风险管控,还要及时建立起完整的轨道交通设备管控系统,实现对轨道交通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基于模型分析,更高效、快速地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处理、风险评估等重要任务。以高新科技技术为支撑,通过高效的算法以及更多元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控技术,如过程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系统安装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等,集中管理所有轨道数据信息,进而更直观、合理、高效地解决包括信号设备风险在内的各类轨道交通风险问题。此外,可结合轨道交通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构建起多元化的规划运营质量评价模型,对一体化管理过程进行动态反馈,对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进而更好地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在轨道信号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轨道信号设备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风险,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落实相应管控机制、构建一体化管控系统等,做到对信号设备风险的有效识别、解决及预防,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促进轨道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信号系统轨道交通轨道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计数:轨道弯弯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浅谈无锡地铁信号系统人机界面的应用与研究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地铁信号系统的维护方法与维修技术探析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