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改造设计研究
——以广西平南县中团村为例

2022-08-18 13:42周志永
大观 2022年7期
关键词:古村落村落景观

◇周志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改善,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然而传统的农村景观建设理念已经满足不了当代村民以及新时代的实质性发展需求[1]。在农村地区,拆旧建新以及无规划的自发建设问题尤为严重,房屋布局凌乱无序,无形中破坏了原有的村落风貌,村落的立面景观不协调。

对于乡村发展的问题,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关注。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活力。2022 年,《百度热搜·2022 年全国两会大数据》显示,全国两会的十大关注话题中,乡村振兴位列第二。乡村振兴,国家才能振兴。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振兴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要结合村落的地域特色与风貌,建立维护村落的人文景观,充分挖掘村落的特色文化元素,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以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改造的视角切入,剖析古村落发展现状。以广西平南县中团村为例,通过对平南县中团村村落景观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团村的村落发展和文化意蕴,分析村落景观存在的问题,试从村落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方面研究景观保护与改造策略,以期为解决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改造问题尽一份绵薄之力,改善我国农村地区村落景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们安居乐业,实现村落生态环境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中团村村落现状

(一) 中团村概况

中团村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镇隆镇富藏村内,距离镇上约15 公里。中团村建村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是一些谢氏族人从广东南雄县搬迁到此地所建,距今已约有五百年的历史。村内有72 座古建筑,如都阃府、大夫第、军参府,它们林立于村落之中,是岭南文化“活化石”的特色体现之一,在当地形成一个远近闻名的古村落(图1)。平南县中团村在2016 年入选“第二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图1 中团村村落

中团村全村共四千余人,村落中大部分古建筑已经没有人居住了,村民们都陆陆续续把新房子建在了离古村落不远的乡道边上,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办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到老房子里祭祖,大部分时间旧村里都是比较宁静的。

(二) 中团村文化

村中在清朝时期出了两位武官——三品官谢晖申、四品官大将军谢雄,在习武方面有一定的见解,为村中小孩学习舞狮子提供了很好的习武基础。据村民介绍,这里的小孩一般从四五岁开始就学习舞狮子和敲锣打鼓,巧妙地把习武文化和岭南地区的醒狮文化融合在一起。

在清朝时,村中的谢熙官至大学士。大学士谢熙一生秉持着勤耕苦读的学习思想,影响深远,一直流传至今。谢熙的故事,村中小孩从小就能从大人口中听到,耳熟能详。中团村村民在养育后代时,从小就培养他们学习《弟子规》,培养后代勤读尚武。自清康熙年间起,谢氏家族英才辈出,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村中考取秀才、中举者达数十人。

中团古村落的巷子由长宽不一的红岩石板块铺设而成,统一宽度约为1.95 米(约六尺),村民们称之为“六尺巷”。据了解,“六尺巷”是谢氏先祖为了警示后人谦虚礼让,遂效仿清朝宰相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在村里推崇建设“六尺巷”。

(三) 中团村环境破坏现象

笔者在 2021 年 9 月 21 日和 2022 年 2 月 5 日、8日,共三次到中团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中团古村落现存五方面的问题。

1.民居建筑

村落中,大部分老房子都已经没有人居住,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水侵蚀,加上常年缺少修缮,很多房子的木房梁与房子的翘角出现了严重的腐化。许多墙体也因为雨水的冲刷而逐渐变得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容易威胁当地村民及游客的人身安全[2]。部分房屋坍塌后,村民没有对其进行安全性的排查清理,而是由它长满了杂草。

2.道路交通

村子的道路都是红岩石板铺设而成的。现今,大部分的道路由于风雨的侵蚀以及村民和牲畜的踩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低不平现象。对于游客和村民,特别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被绊倒。

3.排水道

巷内,在常年缺少打扫清理的情况下,两旁排水沟中的淤泥、树叶及杂草堆积的高度已经与巷子里的红岩石板块齐平了。对于地处多雨地区的岭南村子来说,势必会造成雨水的堵塞,严重的话会威胁到房屋的安全性。

4.公共绿地景观

个别村民在房子已经坍塌的老宅土地上种上了玉米、南瓜等农作物。这种无规划的种植,无形中破坏了村落中原有的景观格局,容易造成视角凌乱,给人不适感。走在村落中,还容易发现在荔枝树底下会有生活垃圾堆放的现象,村落中无公共垃圾桶、垃圾池。在炎热多雨的夏季,这种乱堆乱放垃圾的行为容易滋生蚊虫与细菌,造成环境污染,易使村民和游客受到蚊虫的危害,产生皮肤瘙痒等不良症状。都阃府边上的池塘,水体常年处于静止状态,自身净化功能缺失,水体颜色发黑,泥土的腐烂气息中掺夹着水体的臭腥味,异常难闻。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回答,并尝试着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在阅读以及带着问题解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借助网络来了解更多的石拱桥,并通过分析不同石拱桥的特点来形成那份自豪感,进而真正确保本节课的教学价值得以实现。

5.文化景观

整体来讲,村民对古村的保护意识不强,虽有部分村民意识到了古村保护的意义,但其一些错误的、极端的自发性保护行为,导致了建设性与生产性的损毁,加剧了古村文化景观的破坏[3]。

(四) 中团村环境破坏原因

一是房子历经数百年,历史久远。近年来村民逐渐外搬,缺少打扫与修缮,在经历风雨的侵蚀后,会出现墙皮脱落、屋顶漏水、房梁腐蚀等常见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中生活污水、废水等的排放缺少污水处理环节,直接排放到河道里,破坏了生态环境。平时村民对于排水道的清理有点怠慢,在雨季容易造成堵塞。村中没有形成轮流打扫卫生的约定,固定垃圾堆放点未形成,缺少公共垃圾桶。

三是当地有关部门对于村落景观保护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村民整体保护意识薄弱。没有定期排查房屋的安全性,倒塌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清除,排查安全隐患。

二、针对中团村的景观保护与改造建议

(一) 注重自然生态保护

首先,对待村落景观,摆在首位的是要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保留村落原有的景观风貌与村落气息,紧紧锁住乡愁,唤醒村民对古村落的记忆,使其能找到归属感,从而产生热爱之情、呵护之意[4]。

最后,依托村落的自然生态资源,对都阃府边上的池塘水体进行净化过滤,铲除腐烂的淤泥,改善水体质量,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 重塑人文景观肌理

中团古村落中的每一间房屋、每一片青瓦、每一块红岩石板,都留下了村民们的记忆,拥有着深厚的村落文化底蕴,是村落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淀成果。在进行村落人文景观保护发展与提质时,一方面,要渗透着当地文化与历史情感,实现空间记忆重现、塑造与活化,通过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建筑风貌保护相结合,为村民重塑村落有温度、有情感的文化记忆,构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帮助他们找到情感归属;另一方面,利用村落当地的建筑材料进行村落景观更新与改造,对古建筑进行相对应的保留、替换以及重组,对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的修缮,同时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还原梳理,使整体延续建筑原有的风格特色及文化要素[5]。

(三) 鼓励村民参与

对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改造,要在尊重当地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环境和谐的优美乡村景观。当地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景观环境保护的宣传与引导,尤其是对人文景观的保护,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同时,积极鼓励村民对自家的老房子进行清扫与修缮。利用当地材料,采用古法,尽最大努力恢复老建筑原有的样貌。另外,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增强村落景观的保护与监管力度,从而更好地开展古村落景观保护工作。

(四) 发挥古村落景观优势, 打造古村落特色旅游景观风貌

古村落景观作为一种村落文化遗产,不仅在基本生活环境中体现了村落文化的阶段性特征,还可在建筑与景观的规划布局、形态结构、施工工艺等方面保留村落文化,实现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让游客可以直观感受其内在的意蕴[6]。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模式中,可以以村集体和村民为主导,集合地方有关部门、社会企业力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古村落的特色旅游开发,打造出具有中团特色的旅游发展新模式。

在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的时代,中团村可以深入挖掘中团村历史文化,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村落的特色文化与景观进行大力宣传,如在短视频、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广泛地发布信息,吸引游客来村中游玩,同时也可借此勾起年轻人对村落的记忆,留住年轻人在村发展,改善村落空心化的景象[7]。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古村落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村落景观随着历史变迁在加速变化,甚至有的已经走向衰退与消亡,而古村落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意义,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改造是当今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8]。平南县中团古村落只是全国众多古村落的一个缩影[9],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对村落的历史文脉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村落景观保护、改造的重要性原则,加强对古村落建筑、文化与景观的保护,适度发展古村落旅游,促进村落景观的更新,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古村落村落景观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景观平面图》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培中古村落文化
火焰山下古村落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