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

2022-08-20 07:32苏杭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管控市政工程

苏杭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增加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数量与规模,实现了交通运输线路的优化与完善,在便利大众出行的同时,也对道路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对此,需加大对道路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基于道路施工的各类特点,采取可行且有效的质量管控手段,提升道路工程质量管控水平的同时,强化质量管控成效,助力道路施工作业高效率、高质量开展。

1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特点

通过分析已建设的市政工程道路,可总结出道路施工的特点即施工工期限制、施工范围有限、管线布设复杂。其中,施工工期限制主要体现在为不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需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工期。但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规模较大,且工序繁多、复杂,不利于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因此,为实现这一构想,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工期计划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但也增大为追赶进度导致施工决策错误的可能性,埋下一系列安全施工隐患。施工范围有限主要指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场所通常位于城市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车流量、人流量较大,需要在开展道路施工作业时,综合考虑市民出行、车辆通行要素,着手于施工计划的制订,排除一系列不良因素,以此减少对周边市民日常生活的干扰。管线布设复杂指要想保证城市经济良好的运行趋势,就需在道路建设期间合理设计施工路线,避免破坏地下已设置管线。项目建设前,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区域内的管线布设情况进行勘察,确保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管线问题延长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总成本,推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经济、高效的开展。

2 影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材料因素

对市政工程道路质量进行控制时,如果材料质量不满足行业建设标准,便会对市政工程道路整体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需加大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并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材料采购、运输、存储等环节中,按照相关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投入建设的材料均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此外,还需重点检查材料性能,保证材料满足市政工程道路设计与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进场验收流程,对运输至现场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质量进行检测,并整理、保存各项质量文件资料。如果在材料运输途中没有对材料所具备的特殊性能进行分析与掌握,将会造成材料大量浪费,尤其是水泥、钢筋等用量多,要求高的原材料,更应积极落实材料质量抽检工作,并严格按照现行规定确定抽检的频率与数量。在此期间,若检测的原材料性能与规定存在较大偏差,应立即对其做销毁处理,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还可实现对市政工程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益与质量。

2.2 设备因素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期间,涉及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而设备运行状态是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关键。一般来说,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量大、作业周期长。特别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工序多,包括路基开挖、路面碾压等。不同环节应用的施工设备也不同,如路面摊铺机、灰土拌和设备等。且为满足各类工程施工要求,同一类设备也有多种型号。若施工人员为减少在设备方面的投入,而选用不满足建设要求的机械设备,将会对施工进度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并伴随质量问题。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定期保养、维护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并按时标定计量器具,规避测量误差。现场负责人应积极落实设备准备与试运行管理工作,将设计及规范要求作为依据,跟踪检查、定期抽查不同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各项性能及使用效果,若无法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应在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对于损坏严重的设备需立即更换。

2.3 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与管理方法是影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出多元化施工与管理技术,并优化施工工艺与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如果采用的施工或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将无法保证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进度与质量,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与此同时,施工或管理方法不当,也会对施工效果造成较大影响,不利于具体施工问题的针对性分析,抑制技术应用价值的发挥。站在施工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若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质量管理意识,无法做好施工组织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便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因此,要求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依据市政工程道路的建设需求,在保证施工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设计多套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前,细致分析现场实际情况,并对各类质量影响因素充分考量,以分析结果为依据,筛选出最优质且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实现市政工程道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包括事前审批、事中检查、事后总结,以此获得理想的质量控制效果,并达到设定的管理目标。

2.4 环境因素

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区域不同,导致工程施工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还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各类环境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比如,大风、暴雨等气候环境会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并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影响市政工程造价,增加项目建设成本。此外,若工程建设资金有限,很多施工单位为获得最大施工效益,会降低分包分供价格,尽管可减少施工总成本,但极易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施工现象,埋下质量隐患;社会环境通常指为保证施工连续性,需同建设区域内的住户进行沟通,自愿签署拆迁手续。但在拆迁工作具体执行时,如果无法保证拆迁质量,将会增加道路边角、死角区域,致使机械设备的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实现对各细节位置的有效处理,和预期施工效果相差甚远。

对此,在拆迁时,应尽可能减少作业死角的产生,增大可施工面范围,组织专业人员操作先进设备开展施工。在此期间,还应科学处理施工作业的环境问题,确保施工场所的标准化打造,并安排专业人员严格控制现场粉尘以及整体清洁度,为道路施工构建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

3 优化管理控制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策略

3.1 完善道路施工计划

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前,应安排专业人员下至现场,对建设场所环境以及地形情况进行勘察。依托于勘察数据,开展道路施工计划的制订工作,以保证所设计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比如,组织道路基础施工前,需分析、掌握施工范围的地理特征,并了解该区域的水文条件。若检测的地质土层稳定性较差,则需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如采用换填技术对地基土质特征进行处理,具体操作工艺是使用高强度的碎石替代软土层,做好碾压工作,确保路面平整后再开展后续施工。但如果施工区域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应组织施工人员将土壤中的水分尽数挤出,再使用深层搅拌机实施路基铺设施工,以此增强路基整体的稳定性。施工计划的设计与确定,均需依据项目建设要求与行业标准,以保证管理方法可行且有效。还需做好施工人员、设备与材料的合理配置,为市政道路工程有序、顺利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3.2 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落实质量管控工作,并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强化管理成效。管理人员应细致了解、掌握道路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质量要求,为施工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此同时,还需深入现场,勘探建设区域的环境条件,明确各类设备的操作程序与质量标准,并研读施工技术使用规范。在各项施工资料的支撑下,推动道路施工方案的高质量实施。

此外,依托于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所获得的质量管控成效,对最初制定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内容进行科学调整与优化,帮助管理人员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还可实现对施工、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规范,规避由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加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力度,为增强管理体系的可行性、科学性,应借鉴岗位责任制内容,细致划分市政工程道路各施工环节的工作任务。要求施工人员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确保监管责任、施工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促使道路施工质量管控工作规范性、系统性得以大幅提高。还应健全、施行奖惩机制,有助于全方位调动项目各参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获得理想的质量管控效果。各项质量管理机制的制定与落实,既能够约束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确保道路施工的连续性、秩序性执行,还可保证市政工程道路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并达到规定的建设标准。

3.3 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管控

施工材料与设备选用的质量、性能是保障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需加大对材料与设备的管控力度,明确管控重点,包括材料选购、运输、存放、使用等。

首先,施工材料选购时,要求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所选用的材料满足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在安全与质量方面的需求。尽可能与具备专业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合作,以保证材料充足。若条件允许,管理人员应一同参与采购环节,对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跟踪管理,并积极落实材料采购制度的内容,既能够保证采购资金的合理使用,还可确保各施工材料质量达到标准,采购数量适宜,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其次,运输材料、设备前,需做好运输路线的规划工作,尽量选择路程短且平稳的路线,实现对运输成本管控的同时,减少运输途中材料、设备磕碰,保证其性能。

最后,当施工材料抵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对材料质量与性能的抽检工作,达到合格标准后,运输至指定区域存放。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应了解材料的性能及特点,进行分区、分类存储,避免在存放阶段破坏材料性能。此外,管控施工设备时,主要对设备运行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管理,确保其操作正确,并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做好性能测试,定期检修与保养,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3.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是决定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管理、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可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项目建设前、建设过程中均需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技术操作讲座,助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得以提升,确保所掌握的技能能够应用于实际。此外,为施工技术管控活动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此规避各类施工技术质量问题的发生,还应完善各类应急处理措施。与此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思想观念的培养,树立起主体意识,主动投入到新型施工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中,为市政工程道路有序开展提供可靠技术与人才保障。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注重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培训时带领施工人员了解、学习前沿施工技术,收集典型且有学习意义的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工艺,打造信息资料库,便于施工人员日常查阅,以保证道路施工有序进行。

3.5 注重施工现场测量

为保证道路施工始终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开展,就需积极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现场测量,为施工作业实施提供可视化参考。当前应用频率较高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即高程控制与平面放线。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保证测量结果精准,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测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的对比。测量作业管理流程如下:安排专业人员深入现场,对地形、地势、水文条件等要素进行测量,核对控制网络,做好加密处理工作。紧接着执行现场浸渍处理,为后续截面测量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测量工作结束后,将测量结果同预期值进行比对。在此期间,若发现两项数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应在第一时间告知项目负责人,获得上级领导批准后,依据最初得到的现场测量数据,对现场整体情况进行调整。但要想获得理想的调整效果,要求管理人员细致分析施工图纸,也可同设计部门进行交流,明确图纸的设计意图,并多次审核最终的测量数据,确保数据与实际数值高度一致。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时,应细致、准确记录检查流程与结果,为市政工程道路验收环节提供可视化数据参考。

4 结语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且管控程序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为获得预期的工程施工管理成效,要求管理人员重点分析,明确道路施工时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以此确定施工管控方向。工程建设期间,加大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计划制订等内容的管控力度,在可行施工方案、先进设备、高性能材料、高素质施工人才的综合保障下,推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高质量、安全开展,并大幅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管控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