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地区传统民居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022-08-23 14:54刘卫兵谢雨荷
世界建筑 2022年8期
关键词:天井民居布局

刘卫兵,谢雨荷

0 引言

“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由此可见,虽然“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由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在20 世纪末期提出的,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而有之。

现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通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等方式,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危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显化到建筑设计上,就是出台相应的建设规范,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推进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建设。

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建筑师们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笔者认为大致可总结出3个基本原则:(1)选址布局上,最大程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顺形布局、因势而建,尽可能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2)建筑营建上,最大程度顺应气候环境,利用建材降低能耗,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3)建筑文化上,最大程度遵循本地风俗文化,讲究传承,形成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笔者将从以上3 个方面分析峡江地区传统民居通过一些具体做法,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民居的建设中,以期对新时代营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有所启发。

1 峡江地区传统民居概况

1 峡江地区地理位置示意

2 峡江地区场镇分布

峡江地区在地域上横跨重庆湖北两省,处于我国地理位置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是我国东、西结合部;地质上,属川东丘陵地区,平均海拔1000m 以上,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气候上,处于中温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冬旱夏雨,常年大雾[1];文化上,为巴文化与楚文化的过渡区,巴楚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素有“巴地留楚风”的美谈(图1)。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环境,再加上多重文化的共同作用,峡江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不苛求形制、布局不拘一格、空间灵活自由”地域特征的峡江传统民居。

2 顺地形地貌的总体布局走势

不同于北方与江南拥有大面积平坦的耕地,可形成平面规整、大规模的农业型村镇聚落,峡江地区96%的地带为丘陵地带,地势陡峭、高低不平,因此少聚落;峡江最早为巴人聚居地,巴人自古有“人大分家,别财易居”的传统,因此少大族;峡江又处于我国东西部交接处,是东西部地区城乡的交通运输集散地,各大行商来往交流,商贸、盐业渐次兴起,因此形成了多个赶场之地,并最终形成场镇[2]。

2.1 场镇选址

峡江地区有山有水,90%的场镇选址于支流与长江交汇、北靠山南临水的三角形台地上。一是三角地带,更稳固、安全;二是临近水源,更便于货物交流与运输;三是在少平缓耕地的情况下,此地居民多靠渔猎为生,两水交汇处往往为鱼群密集处,更便于生产生活[2];四是北靠山,可分层分台做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南临水,可灵活修建民居,便于场镇整体结构功能的完善(图2)。

2.2 街道布局

峡江地区作为南北货物交流集散地,场镇大多靠山临水而建,是从最简单的人居及交易空间发展而来,带有明显的交通型场镇属性[2]。因此在宏观面上,峡江地区场镇道路布局顺应地形,遵循着泊船点成码头,码头(或马店)连码头(或马店)成街道,大型建筑分组团,民居分街巷的基本形成规律。

峡江地区大部分场镇沿水路交通流线而成,一般先在临岸处择便于泊船的岸线建码头,再由码头与码头连成主要街道,致使峡江大多场镇的主要街道呈平行江岸的条带型布局。与其他临水地区的条带型聚落相比,峡江地区临水山地陡峭坎坷,条带型街道布局难以向纵深发展,只能从一而终,因而更为狭长[3],形成的道路系统也更加简洁,而如依靠汉水而成的汉正街,虽也是沿水而成的条带型,但由于所处地带较平坦,街道可沿纵、横向发展,且汉江在此转了弯[4],所以整个街道系统就呈现出了垂直河道为主的、更加复杂的放射性聚集状。

除此之外,峡江场镇也有因陆路交通流线而形成的。此类场镇一般在临岸处择泊船点后,沿山路上的马店逐点连接形成主要街道。因两点间直线最短,所以此类场镇街道多垂直于江岸,沿陡峭山体向上延伸,形成峡江特有的垂直直线型街道布局形态。当然,由于峡江地区地形地貌变换无常,场镇街道布局也有根据地形变换而变换的不规则型,比如就有因自然崇拜而沿山上巨石围合而成的环型。而这些不同的场镇街道布局形式,最终由线成面,形成相应的场镇平面布局(图3)。

除此之外,在微观面上,峡江场镇道路布局还遵循着一些当地的商贸风土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绝大部分主干道都以向西向上游处作为街道的敞开口,一路少有遮挡物,且所有街道均未一通到底,势必在适当位置发生转折;面向上游开口的街道,会在初始阶段就会发生转折或干脆封闭。这是因为道路面向上游意味可迎水接财,道路中少遮挡则可避免钱财在场中滞留,而街道转折则可避免钱财往场外流失,体现了当地特有的迎水接财的商贸风俗文化。

2.3 不拘一格的场镇布局形态

峡江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地高差起伏大,整体结构为竖向结构。但涉及到具体场镇,其形态又十分不拘一格,基本上由其结构骨架,即道路形态决定,与条带、垂直型、环型的街道布局相对应,峡江场镇有谷地型、云梯型、包山型3 种形态[5]。

(1)谷地型

谷地型场镇,一般处于河谷底部水域一侧的台地上,因谷地的宽度在纵向上会不断变化,两侧山体也一般比较陡峭,所以此类地貌形成的场镇一般沿谷地一侧呈线型生长,并在垂直等高线方向上生出单条或多条相互平行的街道,通过阶梯连接。巫溪宁厂古镇,就是峡江地区谷地型场镇的典型代表。宁厂地处大宁河支流后溪河畔,汉代以来便是重要的盐产地。河畔两岸,陡坡绝壁,盐泉正位于其间,靠制盐为生的居民不顾艰险,在盐泉两边河谷底部的陡坡台地上筑室为居,沿河畔蜿蜒发展,可谓岩疆断续四五里,稍加改造即建房,因此此类场镇的营建十分“离经叛道”,无所谓传统风水论的制约,一切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建筑简约得体即可,形成了独特的场镇布局形态。比如宁厂就沿着等高线形成了很多的半边街:陡山上开道,街道不甚宽敞,为了道路通畅,街道与建筑形成了一段一组的空间组合,即有建筑的街道和无建筑的山道交替出现,虚实相生,整个场镇显得既紧凑又舒朗(图4)。

4 宁厂古镇布局形态,根据参考文献[2]284-285页改绘

5 瞻淇村、平山村布局形态

6 西沱古镇布局形态,根据参考文献[2]302-303页改绘

7 石宝场布局形态,根据参考文献[2]322-325页改绘

以宁厂古镇为峡江地区谷地型聚落代表,与其他山地谷地型聚落相比,峡江地区谷地型场镇因地形限制,绝大多数呈带状式布局,十分狭长,长宽比远远大于一般带状式聚落的4:1,且整体结构单一;而如位于黄山山脉上安徽歙县的瞻淇村与黟县的屏山村,虽也是山地谷地型聚落,且也临着水,但因此处山地并不如峡江地区山地那般陡峭多变,谷地平坦地区面积也远远大于峡江地区,所以此两个带状布局村落,整体形态十分开阔,中段部分尤其易于向水平方向延伸,有时甚至会呈现出中间宽于两端的梭形布局形态[6],相邻的带状式聚落还可互相延伸融合,从一个轴生长为多个轴均衡分布的高级聚落形态(图5),整体结构复杂。

(2)云梯型

云梯型场镇,择一处临水易泊船的江岸处,垂直于峡江地区陡峭山崖、沿山路人流物流方向,逐级向上延伸而成的一类场镇。一般处在山坡、梯坎处,地形平均坡度大、坡顶坡底相对高差大,是峡江地区特有的一种场镇布局类型。此类场镇民居一般沿江水两侧山体的坡面上构筑,因背山面水,受到山岭和江流的双重限制,建筑沿山岭等高线及其所切割平台延展布局,最终会呈现出线状或者块面状的云梯型布局形态,十分有特色。石柱县西沱古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西沱位于长江南岸,一江面凹陷处,背靠方斗山,十分陡峭,处于忠县与万县的交界处,历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一处著名的土产山货集散地,清以来更是川盐济楚的转运站,山上经年客商如织,十分繁华。整个场镇西起江岸,垂直山脊而上,主要街道全长约2.5km,随山势分两处大转折,构成两个大转乘中心,将主街分为三大段落:下段新华街、中段和平街、上段胜利街,共1800 级台阶,80 多个小平台,113 个梯段,主要建筑沿主街两边顺势布置,多个平行等高线的小巷沿山道辐射出去,起承转合,整个场镇如一部挂在山脊上的登天云梯,十分震撼。当地人称这样独特的街道形式为“坡坡街”[2],是峡江地区一大特色(图6)。

(3)包山型

包山型场镇,一般位于外部地势低于主体地势的较平缓的山丘脊背或山顶台地处,且主要山体与周边地形对比鲜明,形态向外凸起,坡度陡、高差大。其形态受位置以及周边场地限制,普遍面积有限、规模较小。忠县的石宝场便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包山型场镇。石宝场位于忠县中州镇下游北岸45km 处,此处江岸上有一巨石,名为玉印山,突兀高耸,与坡地平缓的江岸对比明显。传统的巨物崇拜心理在此催生宗教,人们先后在山上建起寺庙石宝寨与爬山阁楼,加上交通人流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一个场镇。为表达一种依附、主从关系,整个场镇围绕着石宝寨展开[2]:街道紧贴着山上的寨子呈不规则半圆状布置,建筑则沿着街道两边蜿蜒生成,深灰色的两道屋面,如同长龙的背脊,盘护于山下,神奇而壮观。为了在场镇的各个方位都清晰的看到山上的寨子,场镇形成了统一有序的建筑高度,从江面上看去,整个场镇不仅没有遮挡观赏石宝寨的视线,反而是屋顶连续的轮廓线与草丛树冠连成一片,显得既和谐又饱含生机与活力(图7)。

3 随气候环境的宅院营建形式

气候环境作为地域性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对人体生理机能和生产生活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往往推动传统民居形态进化的关键就是如何适应地区气候环境。峡江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受到峡谷谷深峡长地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气候:谷底日照时间短,建筑采光不易[7];地形封闭,湿气蒸郁,极易形成云雾天,夏季多暴雨天,建筑通风除湿不易;河道狭窄,江水流量变化大,水位涨落悬殊,夏季丰水期,易形成洪水,建筑防洪不易;峡谷山高林密、易发山火,建筑防火不易。为此,峡江传统民居的宅院营建形式从整体到局部都在随着这种气候特征而变化,最终具备了通风、除湿、采光、遮阳蔽雨、防火防盗等功能,营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8]。

3.1 坐东朝西式

中国传统民居多以坐北朝南式布局,这首先是因为我国处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可接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与更长的日照时间,利于自然采光;其次我国大气候上属季风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天则为西北风,坐北朝南,夏季可享受东南风的凉爽,冬季则可避开寒冷的北风,利于自然通风。

而峡江地区气候特殊:一是山高林密,多雾天,日照时间短;二是风向固定,多为顺峡谷方向的东风或西风(因长江为东西向)。为了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长,进行自然通风,营造舒适小气候,此地传统民居多不遵循坐北朝南、向南开门的布局原则,而是坐东朝西,向西向上游布局[2]。

当然,除了通风采光,此种做法也受到了其他因素影响:峡江地区远离正统文化中心,拥有独特的风水营建文化,使此地所有建筑,无论宫观寺庙还是民居,凡门能向上游方调整者,均不遗余力调整。这一是因为西向为江水流向处,向西便于观察江面交通情况;二是此地居民多靠行商而活,十分在意风水论中接财的意向,即水为金,金为财,于是面向水流的西向布局,意为接财;三是三国时期此地曾为蜀汉之地,其都城成都就在西边,迎向西方也有心向蜀汉之意[2]。

8 各地干栏式屋顶

3.2 架空干栏式

9 各地干栏式结构

10 杨力行结构,根据参考文献[2]322-325页、379-380页改绘

“干栏式”建筑,最早起源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因该地潮湿多雨,多滨水沼泽,为防潮避虫蛇,于是诞生了这种底层完全架空、以竹木为柱抬起整体建筑的架空式[9],后渐渐发展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更是蔓延到了东南亚地区。峡江地区即在其中,拥有90%的临水丘陵地貌,山体陡峭,江河蜿蜒,地形起伏复杂多变,夏季多雨多雾、炎热潮湿,正好适合架空式建筑的发展。因此,峡江地区干栏式建筑,除了和其他地区干栏式一样,大多采用以木为主要建材的穿斗式结构、底层多柱落地、完全架空的做法外[9],为了迎合峡江这种特殊的峡谷气候,还发展出了一些独有的特征。

(1)轻盈灵巧的屋顶

峡江地区干栏式传统民居的屋面做法与其他地区相比,特征十分明显。一不似广西侗族、云南傣族以及柬埔寨地区干栏式建筑,拥有高耸厚重、带披厦、采用歇山顶特征的双坡屋顶[9],而是采用坡度约为1:2 的单层悬山顶,屋顶造型十分灵巧轻盈[11]。这是因为,广西云南处云贵高原地区,比峡江地区整体日照时间更长,高、厚的屋顶更好隔热,而峡江地区不仅日照时短,还因山体陡峭更不好获得日照温度,所以屋顶做的简洁轻薄,便于传热。二不似云贵地区干栏式民居为了隔热多采用茅草、植物叶或竹瓦片制作屋顶[10],而是采用冷摊瓦覆顶。即屋面不加望板,而是直接在檩条上覆盖透气性能良好的小青瓦,则为“冷摊瓦”[2]。“冷摊瓦”屋顶可让空气从许多细密的缝隙中进入室内却又感觉不到风,透气、除湿性能优良,除湿除潮的同时也更好地传热导暖(图8)。

(2)较低密度的柱网

干栏式最大的特点便是底层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柱网布局,作为其主要承重结构,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12]。由于自然环境与气候的不同,比起云贵地区傣族、佤族、侗族干栏式柱网的柱距一般在2.0m×1.8m 左右、柱高在1~2m 之间[13-14],峡江地区干栏式民居底层柱网的密度更大,一般在1.5m×2.0m 左右,高度也更高,在3~4m 之间[2],这一是由于峡江地区河床坡度大,平均每5km 要下降1m,水势湍急漩涡千转,流速变化也大,枯水期平均流速4km/h,洪水期11km/h,急流险滩处甚至达16~25km/h,江流十分湍急险浚;二是由于峡江地区河道狭窄,江水流量变化很大,洪水期流量40,000~80,000m3/s,枯水期流量则只有3000m3/s,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可达50m之差,水位涨落十分悬殊,为了避免洪水入屋、让建筑更加稳固,峡江地区常滨水而建的干栏式民居自然需要更密集、架空更高的底层柱网(图9)。而位于云贵地区的干栏式建筑,本身多位于平坦陆地上,更易基础支撑,且底层多为牲口杂物间[14],布柱密集也会影响底层的使用;虽然云贵地区夏季也多雨水,时有洪水,但其水位涨落不似峡江地区如此明显,因此其柱网也不需做那么高。

(3)抵御洪水的石鼻子

峡江地区水位涨落过于悬殊,导致很多临江而建的民居,即使位于高筑的堡坎上、拥有很高的底层柱网,洪水期时,还是会被激烈的水流摧残。为了避免民居被洪水冲走,此地干栏式民居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石鼻子”的抗洪部件[2]。酉阳龚滩镇的杨力行便是如此,虽耸立在临码头层层垒砌的石堡坎上,与枯水期河面直有20m 的高差,但丰水期时,仍常被洪水肆虐,于是在底层设置了一种呈长方形,下2/3 埋入地下,上面露出的部分中打两个并排的圆形石孔,用竹编牵藤穿入这两个孔,并与柱头、穿枋等关键部位缠死的部件,即为“石鼻子”,洪水时可有效抵御房屋被洪水冲走的问题(图10)。

3.3 天井合院式

虽然因气候地貌原因,峡江地区传统民居多为架空式。但只要有条件,仍会尽力将民居建成传统合院式。不过,与其他平原地区比,峡江平地少而局促,传统合院式的庭院部分无法在此展开,同时为了适应当地高湿高热的气候,此地合院式民居将庭院部分改为了天井来通风除湿。例如秭归县的新滩镇,便有大量此种天井合院式民居[8]。

(1)灵活多变的天井

天井,由四面或三面围合而成,檐口回环、基础相连、高宽比在1:1~2:1 之间、向上敞口的半室内空间。最早来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中写有一种“四面陡峭,溪水所归”地形,名为“天井”。此后很多诗词中都有“天井”一说,但大多指代军事地形和藻井。后又经过一系列发展,到明清时期,“天井”才作为建筑空间形态,广泛应用于建筑中[15]。

峡江地区天井式合院天井,和其他地区天井一样,主要功能为通风除湿,营造干爽舒适的小气候;具体运作方式为,天井四周做敞开式,四周房门打开时,大量的新气体进入室内,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物理规律,室内底部污浊湿热气体由此顺着天井空间向上抬升,排出室外;而经过屋檐遮阳降温冷却的空气则由窗口、大门进入室内,通过厅堂流向天井。如此循环往复,通过“拔风效应”使冷热空气流通,降低环境气温,更新净化室内空气,使屋内在烈烈夏日也能保持宜人的气候微环境[16]。

但在具体形式上,与纵向狭长的陕西“停丧天井”1)和成对规整出现的苏州“蟹眼天井”2)相比,峡江地区的天井为顺应狭窄多变地形,其布局形式更为灵活、多样[15]:其不苛求轴线对称的布局原则,经常会做局部的扭转和变形,甚至有八边形天井出现;为消解陡峭地区地基的高差,此地天井还会通过分台、错层等方式,形成丰富的内部空间形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利用天井来联系不同高差空间的“一通天”天井(图11)。

(2)明亮简洁的亮瓦

峡江地区天井合院式民居多建在山高林密的丘陵地区,因防火防盗等安全因素影响,建筑多建得高大内向,极少向外开窗,为补充部分大进深建筑的采光,此地居民便采取了一种将屋顶局部小青瓦替换成透明材料的方式来辅助天井采光,即为“亮瓦”[2]。亮瓦是峡江地区特有的一种屋面细部构造形态,结构简单,施工便捷,又可有效弥补室内光线不足,因而当地民居经常使用(图12)。

11 峡江地区天井墙示意

12 峡江地区亮瓦示意

4 循地方文化的建筑细部装饰

峡江初为古巴人生活之地,后经多次移民,及元明清时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楚人才来此定居,带来了楚文化。因远离中原区域,受儒文化影响较小,巴楚文化在此交织、共融,形成了一些峡江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手法。

4.1 巫鬼文化为主题的建筑装饰

巴人崇神、鬼道,商周时期具有巫教性质的原始宗教——巫教,也称鬼教,就在峡江地区盛行;而楚人也尚巫术、巫风,移民此地后自然而然与之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巫鬼文化[8]。巫鬼文化起源于峡江山地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敬畏,并在发展中演化出了鬼神的概念,因为生产力的落后与政治动乱不断,面对这些困境,人们只能将美好生活的期望寄托于鬼神之上,于是产生了能让人与鬼神沟通的“巫术”“巫师”,巫鬼文化也由此成形。巫鬼文化相信万物有灵,一棵树、一块石头都可成为崇拜对象,不似正统文化有着相对固定统一的崇拜对象,影响了当地的建筑装饰物的多样性[17]。

其多样性特征有三:神为祖先所化;鬼为民众所用;巫为万事所卜。

神为祖先所化,即峡江居民相信能保佑他们的神祇为祖先所化,所以产生了祖先崇拜。首先是对火神祝融的崇拜,楚人认为自己是火神的后代,火为红,因而产生了对红色的崇拜,因此峡江民居上色时会以栗色为主[2];其次是对门神的崇拜,并由此演化出年画装饰文化,即贴门神画像与大门上辟邪的装饰方式,《荆楚岁时记》中便记载了楚人所崇奉的门神,“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即峡江民居大门年画装饰以神荼、郁垒的形象为主[18]。

13 石人凤宅石敢当与吞口,根据参考文献[2]322-325页、157页改绘

鬼为民众所用,即峡江居民会以各种方式来驱鬼,并由此演化出了一种将桃木漆成红色做成饰品悬于屋内驱鬼的“桃木鬼”装饰文化。“桃之精神在鬼门”,可知“桃木鬼”装饰文化的精髓在大门门楣之上,即“吞口”。吞口由桃木雕成,形貌综合多种神兽的特点,而峡江地区吞口多以烛龙3)与狮形貌为主,取“烛龙”凸圆精锐的眼,以及猛狮宽阔的唇鼻与尖长的牙耳,形成凶悍威猛的形象,并于其口中含一把木剑,以此来镇宅辟邪[2]。吞口之外,桃木鬼文化还衍生出了桃人、桃符的辟邪装饰形式。桃人,用桃木削成人形,置于家中[2];桃符,原为在用桃木做成的符箓上写一些咒语与联语,王安石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是指此,后改为纸质,转变为写赤色对联贴于大门两侧的对联装饰文化。

巫为万事所卜,即峡江居民会以自然界万物来与神灵进行沟通。由此产生了对一些自然物的原始崇拜,比如巴人有着崇拜白虎的图腾信仰,范晔《后汉书·西南夷传》中关于廪君如何成为巴人君长(酋长)、死后如何化为白虎故事的记载,描述了此种信仰的来源。而故事中还描写到巴人生于石穴,争君长之位时规则为相约掷剑击石,中者为君,这便是巴人另一崇拜——石崇拜和灵石信仰的来源[19],这种石崇拜便推测为峡江地区“石敢当”装饰文化的发端。石敢当,在石头上刻石敢当字样,置于宅院外或街衢巷口的小石碑,是民间驱邪、禳解的方法之一。峡江大溪文化遗址山后石人凤宅内就发现了两处石敢当、一处吞口(图13)。

4.2 自然朴素的建筑色彩

由巫鬼文化可知,巴、楚文化十分崇尚自然,民居一般就地取材,取峡江地区天然的木材、青砖、灰瓦为材;雕饰也如此,既不同于北方的粗犷豪放和鲜艳的色彩,也与东南一带繁褥精细、遍涂朱色的做法相异,大部分都力求保持木材的清雅本色,即使上色,也多以厚重的栗色、黑色为主,呈现出原始质朴、清新素雅的配色格调,建筑的质感朴实无华。青瓦屋顶和灰白色的封火墙,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局部白灰、暗红、淡黄、灰绿的勾边装饰,又在自然环境中隐隐显出人力的创造。这种不突出强调自己,不与自然对立的营建态度,很好地体现了崇尚自然的理念,让建筑完美融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思想。

5 结语

经过一系列研究,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上的概念,不应只拘泥于建筑本身的物质形态,更需包含当地的风土文化,不仅意味着要顺应自然地貌与自然气候,不破坏环境、降低能耗,为后代留下足够生存的资源,更意味着要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将这些宝贵的民族遗产传承下去[20]。从本文所述可以看出峡江的先民通过经验和技术,从聚落总体布局走势,再到宅院营建形式,最后到建筑的细部装饰,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为当地居民打造了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环保、传承有序的人居环境,而这为今天如何继续创造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有历史传承,既符合建筑本质属性又有地区特色的民居建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经验。

注释

1) 停丧天井,陕西地区气候干燥,风沙较大、雨雪降水较少,加上西晒强烈,天井于是采用纵向布置的方式,整体窄而长,形似棺材,常被称为“停丧天井”。

2) 蟹眼天井,也作眉毛天井,苏州地区气候湿润,阳光充足,为采光通风,并交接建筑的体量、结构和空间,天井大部分情况布置在建筑群中轴之上,长宽小井深大,可谓窄如蟹眼,细似眉毛,常被称为“蟹眼(眉毛)天井”。

3) 烛龙,即“蛇(龙)身而赤”的“火龙”。闻一多认为,烛龙即祝融(楚之始祖),因而有楚人之地吞口多以龙的形貌为主。

猜你喜欢
天井民居布局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Face++:布局刷脸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