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调查

2022-08-23 13:20蒋留军刘志红华艳邢影王瑜元解二康陈英伦胡健白玉龙
上海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辅具矫形器障碍者

蒋留军 刘志红 华艳 邢影 王瑜元 解二康 陈英伦 胡健 白玉龙,

(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 201907;2.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北京 100032;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 200040)

因脑卒中患者病灶常常累及初级运动皮层(M1)和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system, CST),所以运动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后很常见[1]。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2]。脑卒中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3]。许多患者在脑卒中后都需要康复辅助器具(简称“辅具”)来获得更大限度的独立功能。功能缺损的类型和程度、适应度和居住环境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对辅具的需求[4]。目前已有许多类型的辅具可供选择。然而,许多功能障碍患者对辅具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使用。为进一步了解辅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本研究以转移类辅具为主,通过自理能力分级划分的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与辅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康复科住院脑卒中患者346例。其中,男256例,女90例;年龄18 ~85岁,平均(58.4±14.2)岁;病程0~20个月,平均(4.8±4.2)个月。本研究已通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KY2021-04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经头颅CT或MRI证实,病情稳定;②年龄18~85岁;③病程0~20个月。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不宜进行康复训练者;②可逆性脑卒中患者;③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不能配合训练,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3分;④精神疾病患者;⑤聋、哑人士。

1.3 方法

预先设计调查表,通过查阅病历(病历来源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由康复科医生撰写和记录)、治疗记录,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师与医生组根据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结合拟解决的功能问题进行辅具的推荐,利用自制辅具调查表记录包括患者的一般病程、辅具种类与数目、各辅具的费用及适配来源等信息。

1.4 观察指标

通过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重度依赖0~40分,中度依赖41~60分,轻度依赖61~99分,无需依赖100分。利用评定结果分析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辅具中的需求和使用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346例脑卒中患者中,其中244例(70.5%)配备了辅具,平均年龄(58.7±13.9)岁;平均病程(5.1±4.3)个月。共有401件,人均1.6件;其中数量由高到低为轮椅(231台)、手杖(68个)、踝足矫形器(48件)、肩托(44个)、助行器(10个)。在获得辅具的途径上,通过网购或医疗公司购买197例(80.7%)、通过医院矫形支具室购买17例(7.0%)、通过他人或社区赠送30例(12.3%)。

经BI评定量表评定后,244例有辅具的脑卒中患者中,重度依赖97例,中度依赖59例,轻度依赖82例,无需依赖6例。因无需依赖患者人数较少,数据可能存在偶然性,故不参与数据分析。经过对重度、中度及轻度依赖患者对不同辅具的需求情况分析得出,3组对轮椅、踝足矫形器和手杖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度依赖患者对于轮椅的需求率高于中度和轻度依赖患者,对于踝足矫形器和手杖的需求率低于轻度依赖患者;中度依赖患者对于踝足矫形器和手杖的需求率低于轻度依赖患者(表1,均P<0.05)。

表1 不同严重程度对不同辅具的需求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不同辅具具备不同功能。当无法行走或担心行走安全性时,患者可使用轮椅来改善其移动性,在社区中使用轮椅可提高生活质量[5-6]。同时,患者也可使用手杖、助行器帮助改善步态和平衡障碍。而踝足矫形器则常用于矫正脑卒中所致下肢运动障碍。汇总分析显示,下肢矫形器对步行速度、步行障碍和下肢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7]。此外,对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使用牢固的支撑装置防止恶化;对已发生关节挛缩的患者采用支具扩大关节活动度;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考虑应用弹力袜及间歇气动压力装置作为辅助治疗措施[3]。由此可见,辅具是功能障碍者使用可以预防、补偿或代偿、减轻或消除损伤、活动限制和参与限制;是提高、维持或改善功能障碍者的任何产品、器械、设备或技术系统[8]。所以,辅具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不仅能改善患者自理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

辅具发展不仅要实现量的突破,还要有质的飞跃。辅具质量的好坏与舒适度直接影响患者的使用度。若想提高功能障碍者的辅具适配率,则要摸清服务需求,提升以需求为导向的适配服务,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适配[9]。例如,为了解决偏瘫患者长期保持坐姿而造成肌肉萎缩、关节退化等研发站立式轮椅[10];为了矫正偏瘫患者的足内翻畸形和改善异常步态选择穿戴踝足矫形器[11];针对功能障碍较轻的患者,如何高质量地生活、更好地回归社会是重点;针对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个人移动、进食、洗浴和排泄等方面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更为重要。所以,辅具须要向着个体化、智能化及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辅具的适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须要满足功能障碍者的需求,更须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具适配队伍,其中涉及功能评估、制定适配方案、辅具适配、适应性训练及调整、跟踪随访等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应配备专业人员。然而,我国多数地区存在的问题是适配人才的缺失[12]。本研究中,从辅具需求情况可以看出,处在轻度依赖的患者更须要或更追求提高步行能力。对治疗师来说,此阶段须要进行以行走为目的的相关功能训练。从不同依赖程度的患者对轮椅仍保持在较高的需求看,说明轮椅在从重度依赖到独立无需依赖的过程中必不可少。进一步也说明了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患者始终存在着跌倒的风险。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患者进行转移或行走的过程中要时刻的关注,预防跌倒。从本研究还发现脑卒中人均辅具配比为1.6个,从种类来看仍停留在提高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上,使用辅具相对简单单一,还未满足脑卒中的功能代偿或补偿的需求,精准适配还远未达到。因此,针对功能障碍者制定综合性的辅具适配方案,解决好回归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功能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

我国辅具产业化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着辅具种类较少、总体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由于社会宣传和知识普及的力度不足,致使许多有需求的功能障碍者不知道寻求辅具的帮助,或找不到适合的辅具[13]。因此,应利用公共资源进行重点宣传。本研究发现,以网购形式购买辅具众多,这须要政府加大对互联网辅具产品质量进行监督。辅具服务体系的完善和辅具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均得益于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促进我国功能障碍者辅具服务和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各地区须要加大辅具适配服务的扶持政策[14]。未来要想辅具产业化则还须要政府加大对企业生产规模扶持、重视研发、强化辅具质量监督,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辅具的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确保我国辅具服务体系有序、高效运行。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使用辅具的种类上有所差异,其中轮椅、手杖、踝足矫形器、肩托为主要使用的辅具。辅具虽然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广泛,但许多患者及家属在有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怎么用辅具上仍不知所措。针对这类问题,政府应利用公共资源进行相关宣传,通过残联扶持深入社区定期举办系列讲座。我国辅具产业正处在发展阶段,不能满足于脑卒中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需求上,未来须做好辅具的精准适配与以提高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目的的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辅具矫形器障碍者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试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自灸 睡眠障碍者的自救
防崴脚,佩戴踝矫形器管用吗
实物方便挑选密云成立残疾人辅具展示中心
矫形器技术及发展展望
听觉障碍者社会融合的现状与路径叩问
盾构机刀盘装焊工辅具的设计与改进
台湾高等院校身心障碍学生学习辅具服务述评
可调型矫形器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