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兴装强军 兴船报国新篇章

2022-08-24 11:06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军工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造船船舶

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灯火通明的生产区域

船舶工业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早期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作出了贡献。此后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航船乘风破浪、驶向复兴,船舶工业为党铸舰造船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把自身发展熔铸于党领导开创的百年伟业中,一代代船舶人听党话跟党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奉献党的事业,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深刻启示和借鉴。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

砥砺奋进,光辉历程

船舶工业心向党,光辉航程党指引,这是实践的结论、历史的昭示;不忘初心听党话、牢记使命跟党走,这是船舶工业崇高的使命、永恒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船舶工业坚持自力更生,经过近20 年努力,独立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攻击核潜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 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还成功交付了首艘导弹驱逐舰、首艘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等新一代舰船以及第一型鱼雷水雷等水中兵器,有力捍卫了新中国的海防安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船舶工业着眼国际安全形势的重大变化,加快发展新型舰艇和武器装备:1983 年8 月,战略核潜艇“长征6 号”交付入列,1988 年9 月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标志我国拥有了实施第二次核打击的能力。进入新世纪后,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海军战略转型需求,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完成续建并交付入列;核潜艇、常规潜艇总体性能、作战性能改进提高;驱逐舰、护卫舰等海军水面舰艇加快更新换代;万吨级制式舰艇医院船“和平方舟”号等舰艇也先后交付,标志海军装备现代化进入新的里程碑。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海军装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装备研制和中国船舶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亲自检阅海军装备,亲临山东舰以及长征18 号艇、大连舰、海南舰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首次同时为三艘大型主战舰艇入列授旗。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中国船舶坚定扛起强军首责,成功研制交付了首艘国产航母、万吨级大型驱逐舰、新型两栖攻击舰等一大批大型现代化舰艇装备,核潜艇、常规潜艇建设快速发展,推动海军装备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历史性的突破,有力支撑海军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船舶工业坚持边建设、边生产,克服了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等重重困难,建造了我国首台万吨水压机、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首台万匹柴油机等标志性产品,并将船舶技术向民用转化。从1978 年开始,在骨干船厂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了造船技术和效率效益:到1995 年,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2008 年,我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达到1259万吨,跃居世界第二造船大国;到2010 年,我国主要造船指标持续攀升,首次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 世纪80 年代初,船舶工业不断推进在技术、标准、设施、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开始挺进国际市场。1982 年1 月4 日,我国首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2.7 万吨散货轮“长城号”交付境外船东,船舶工业在军工领域中最早走出国门,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进入21 世纪,紧紧抓住国际船市持续高度繁荣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大型造修船基地建设,落实多项重点技术改造工程,大幅提升了大型新型船舶和高技术船舶的生产能力,建成了我国首艘30 万吨VLCC“德尔瓦”号、首座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海工产品,打破了日韩在高技术船舶领域的垄断地位。自主设计建造了被誉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的大型LNG 船,标志我国船舶工业具备了与世界强手全面竞争的实力。新时代,中国船舶在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长期稳居世界第一,推动我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不断巩固的基础上,不断加快船海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成功建造交付了全球首艘最大最先进的23000 箱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全球首艘智能船舶“大智”号、全球首艘40 万吨智能矿砂船“明远”号、全球首艘30.8 万吨智能VLCC“凯征”号,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医院船,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通用型30 万吨FPSO,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号等。同时,大力推进应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研制交付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垂直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国内最大1200 吨绕桩式全回转起重机、国内首台5MW 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高端装备。目前,中国船舶能够设计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适航于世界上任一航区的各类船舶,年均整船出口总额近700 亿元,产品出口到全世界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力量。

↑中国船舶集团所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船舶工业主要技术依赖引进,主要船型依靠仿制。为构建完整的舰船科研体系,于1961 年6 月成立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构建起了专业比较齐全、试验手段比较完备的科研设计制造体系,推进舰船事业由仿制向自主研制迈进。改革开放,船舶工业实施船用设备国产化等一批创新工程,并成体系引进转化国际标准,初步形成船舶标准体系,到1999 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达到500余种,船用设备国产化能力大幅提升,船舶科技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新时代,中国船舶开辟了以低速机、智能船舶、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以强化科技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动力,以凝聚和培养创新人才为保证的新局面,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一大批重大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下潜突破万米;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X92DF 研制成功并批量接单,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自主品牌压载水处理系统国际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中高速柴油机、燃气轮机、供气系统、液货系统等一大批高端动力机电产品先后研制成功。同时,不断加强船舶设计建造全流程标准化建设,形成实用高效的标准供给,构建高水平的产业主导、国际先进的标准体系,对口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超过70%。我国在船舶科技领域实现由跟跑到并行的转变,正在迎来领跑的光明前景。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龙穴造船基地

新中国的船舶工业在接管改造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20 多家废弃船厂基础上起步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生产,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民船从千吨级沿海船到万吨级远洋船的提升。1982 年5 月4 日成立船舶总公司,船舶工业成为我国最先改组联合的工业部门。从1992 年起,船舶工业加快现代造船模式改革,缩短造船周期,扩大造船总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1999 年,船舶工业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推动重组整合,加快股改上市,“军工第一股”中国重工先后开创军工总体资产上市、央企首例市场化债转股先河,两船旗下10 家公司先后成功上市,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超过1300亿元,有力支撑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2019年11 月,原“两船”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动压缩一般性贸易,显著提升了发展质量效益,“1+1>2”的重组效应不断显现。

20 世纪60年代,船舶工业贯彻党中央战略布局重大决策,三线船舶人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扎根贫困荒芜地区,为我国建成合理的船舶工业体系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船舶人弘扬军工优良作风,在创建和发展核潜艇工程的光辉历程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推动核潜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跨代跃升的历史阶段。新时代,航母工程弘扬“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航母精神,历时10 余年攻关研制,攻克了总体设计、动力系统、舰机适配等关键技术,相继实现辽宁舰续建交付、山东舰自主研制成功并交付的历史性突破,推动海军跨入航母时代,加快战略转型进程。2020 年11 月28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成功下潜10909 米,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贺信,充分肯定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载人深潜团队凭借20多年不懈探索,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潜向深海,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充分展示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实力。

回顾党领导下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深刻回答了一个工业和技术基础相对落后的产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赢得时间和速度,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问题。

↑中国船舶集团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长兴造船生产基地

宝贵经验,深刻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回首历程,总结经验,我们可以获得启示,汲取前进的力量。

历史深刻表明,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融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去,紧密结合船舶工业产业特点和阶段性发展特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决执行中央战略部署,这是船舶工业作出突出贡献、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负责总体设计和集成建造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船舶工业始终坚持把优质高效完成军工任务作为首要职责和立身之本,紧紧抓住军工关键技术和重点工程,将促进从保军向强军发展道路的转变贯穿于改革发展始终。同时,紧紧抓住船舶工业军民两用的本质特征,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军民协调式的发展道路,既是船舶工业做大做强、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的需要,更是切实履行好国防建设使命的要求。

船舶工业特别是船舶军工行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船舶工业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

我国船舶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离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就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同时,船舶工业又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必须要破除自我封闭、囿于国内市场小天地的意识,引进来、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这是船舶工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法宝。船舶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奋进史。实践证明,改革有利于发扬船舶工业的系统优势,有利于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集智攻关,有利于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改革、深化改革。

船舶工业在履行强军报国、兴船报国的使命进程中,形成了党的事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幸福至上的价值观,培育了以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和载人深潜精神为代表的优秀精神文化。这些优秀精神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表达,是推动船舶工业不断向前的思想支撑、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船舶人不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成为推动船舶工业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传承和弘扬。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站在历史新方位、全球新格局、中国新时代,中国船舶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心怀“国之大者”,锚定强军目标,坚守主业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兴装强军、兴船报国新篇章。

牢记保军强军主责,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强化装备发展顶层论证和前瞻布局,推出引领性、战略性、示范性武器装备,引领海军和其他兵种的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紧盯瓶颈弱项,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可控水平,增强武器装备自信;坚持“质量制胜”“质量至上”,扎实做好在建舰船项目的生产管理,将精细化管理嵌入到每个环节,强化军品质量管控,严格落实质量归零制度,切实为海军提供技术性能先进、作战适用性强、质量可靠、全寿命周期保障的一流武器装备,为21 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奠定坚强基石。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把船舶工业的发展融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去思考,提升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中去谋划,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和“十四五”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培育若干集研发、制造、配套为一体的世界级海洋装备先进产业集群,把船舶工业打造成为产业体系协调完整、生产组织智能化、要素投入产出效率高、产业创新力和需求捕捉力强、品牌质量优,以及高效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海洋科技产业,打造新时代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建设海洋强国点燃强大引擎。

↑中国船舶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创最先进的23000TEU 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

突出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驱动力。整合创新资源,优化调整现有实验室体系,新建一批创新平台,构建形成多层次创新体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实施深海矿产开发、深海养殖工厂、船用低速机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带动相关领域实现系统突破;积极向基础和前沿领域进军,增强海洋环境、目标特性、新型动力、新材料与先进工艺等基础技术研究能力,加快前瞻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船舶工业软件自主可控,切实肩负起原创技术“策源地”职责,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

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把掌控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增值幅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环节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积极推动船舶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积极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对大型邮轮、智能船舶、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深海采矿、极地装备等事关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关键领域和制高点必须要加强预见性、前瞻性,引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当好船舶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参与和影响国际产业标准制定,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船舶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不忘初心听党话,牢记使命跟党走,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书写历史、开辟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造船船舶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中国造!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加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力度助推湖南省船舶工业转型发展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新船订单骤降 价格低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