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应用于肠外瘘患者的护理经验

2022-08-24 10:52李长玲傅亚红王璐璐万鹏夏
护理与康复 2022年8期
关键词:造口底盘口袋

李长玲,傅亚红,王璐璐,万鹏夏

树兰(杭州)医院,浙江杭州 310022

肠瘘是肠道与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为肠外瘘[1]。肠外瘘是消化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充分有效引流是治疗的关键。肠液有较强的腐蚀性,除使用造口充分引流外,防止肠液渗漏导致瘘口周围皮肤失去完整性,形成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出现皮肤泛红、糜烂、刺痛,甚至继发感染、破溃出血是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同时也加大护理工作量。树兰(杭州)医院于2021年2月收治1例胆管癌术后肠外瘘患者,应用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造口袋的方法护理7 d后,患者瘘口周围无明显渗漏,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愈合,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75岁。患者3年前因胆总管下段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胆总管)中-低分化胆管细胞癌。2020年12月20日,患者肝胆磁共振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肿瘤复发。12月23日,患者左中腹部发生肠外瘘伴肠梗阻,行“空肠部分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肠吻合术”。术后第5天再次发生肠外瘘,瘘口约0.2 cm×0.3 cm,漏出黄色水样肠液量100~200 mL/d,肠外瘘口周围皮肤存在瘢痕、褶皱、松弛下垂的不规则组织形态,术后使用双套管行腹腔冲洗及负压吸引21 d,瘘口周围无明显渗漏,皮肤未见明显异常,改用一件式造口袋护理肠外瘘。2021年2月24日,患者因发热再次入院,左中腹部肠外瘘口约0.4 cm×0.5 cm,瘘口周围组织形态不规则,漏出黄色水样肠液量400~500 mL/d,肠液刺激、腐蚀瘘口周围皮肤,患者瘘口周围出现7 cm×8 cm的皮肤泛红、无渗血及渗液,使造口袋粘贴不牢固,需每2 h 1次更换造口袋。患者入院最高体温38.9℃,身高1.5 m,体质量35.0 kg,体质量指数15.56 kg/m2,白蛋白29.5 g/L,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6分,疼痛数字评分3分,舒适度评分[2]0分。护士应用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造口袋的方法护理瘘口,7 d后,患者肠外瘘口引流通畅,肠液量400~500 mL/d,周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愈合,造口袋更换时间延长至96 h 1次,体温36.7~36.9℃,体质量36.5 kg,体质量指数16.22 kg/m2,白蛋白33.5 g/L,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5分,疼痛数字评分0~1分,舒适度评分4分,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的操作要点

患者取平卧位,露出肠外瘘口,护士以瘘口为中心,由外向内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洁皮肤,清洁面积大于造口底盘面积,反复多次直至皮肤表面清洁。皮肤待干后先用造口粉均匀喷于皮肤表面,以肠外瘘口为中心,喷洒面积大于造口底盘面积,然后使用液体敷料喷于造口粉铺开处,避开瘘口,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相同的流程进行3次,使屏障增厚。 使用防漏膏将瘘口不规则处填平。将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丁基胶盖对折,根据测量好的肠外瘘口大小,以丁基胶盖的中心为起点,使用无菌剪刀剪一“十”字至盖顶的边缘。将剪好的丁基胶盖内侧朝外翻转,使裁剪处呈“花瓣样”,易于固定。将“花瓣样”的丁基胶盖覆盖在肠外瘘口处,使其与皮肤紧密贴合,再用水胶体敷料从4个方向固定丁基胶盖,见图1。根据丁基胶盖的直径修剪微凸底盘内圈直径,使造口底盘穿过丁基胶盖与皮肤紧密粘贴,见图2。将造口袋与微凸底盘扣合,关闭卡扣,最后使用造口腰带固定造口底盘。

图1 固定丁基胶盖图

图2 粘贴微凸底盘图

2.2 病情观察

2.2.1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的引流效果观察

丁基胶盖是一种医药包装材料,与传统普通胶塞相比,其内在洁净度高、化学稳定性强、气密性高和生物性良好,使用于患者皮肤可保护皮肤免于肠液刺激[3]。微凸底盘适用于瘘口周围皮肤瘢痕、褶皱、松弛下垂的不规则组织形态[4]。本例患者肠外瘘口周围皮肤存在上述表现,因此予使用微凸底盘。使用“花瓣样”的丁基胶盖覆盖在肠外瘘口处,与皮肤紧密贴合,从4个方向粘贴水胶体敷料再次固定,使其不易移位。护士每4 h评估肠外瘘口有无渗漏及丁基胶盖有无移位;评估肠液性状、引流量并记录,造口袋内肠液达到100 mL时及时清理。若患者肠外瘘口周围有渗漏或者疼痛加剧,及时更换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若患者肠外瘘口周围保护完整且舒适、无渗漏,可延长至每周更换1次。7 d后,患者造口袋更换频次由2 h 1次延长至96 h 1次,肠液量400~500 mL/d,引流通畅,体温维持在36.7~36.9℃。

2.2.2肠外瘘口周围皮肤观察

造口粉和液体敷料联合使用能达到类似“封漆”的效果,由于造口粉吸收渗液,形成凝胶后可加速创面愈合,造口粉联合液体敷料使用3次,既能发挥“底漆”(造口粉)的药用效果,又能利用“面漆”(液体敷料)起到隔离肠液的作用,还能弥补上一次喷洒过程中遗漏的皮肤间隙,进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防漏膏的应用,可以填平瘘口周围皮肤表面的凹陷,防止肠液渗漏;针对瘘口周围褶皱、瘢痕和凹陷等皮肤不平整的状态,使用微凸底盘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有弧度,达到密闭的目的[5],同时也加固了丁基胶盖。最后,使用造口腰带可以更好地固定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达到密闭的作用。护士使用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护理患者过程中,每班评估患者瘘口处皮肤及有无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每班评估疼痛,特别关注瘘口周围局部疼痛情况。使用丁基胶盖联合微凸底盘护理7 d,该患者瘘口周围7 cm×8 cm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完全愈合,未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疼痛数字评分0~1分,舒适度评分4分。

3 小结

肠外瘘是腹部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肠外瘘患者并发症,减少感染的发生,是护理的重点。在护理过程中,从肠外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及保护、皮肤护理产品的应用、丁基胶盖对肠液的收集、微凸底盘+造口袋的使用、造口腰带的双重固定,延长了造口袋的使用时间,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造口底盘口袋
标准造口管理和造口身体形态评估工具联合应用于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纯电动汽车续航测试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浪漫口袋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会喝酒的大口袋
漫谈底盘防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