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8-24 01:39贾闯任天广陈其仙付吉芬董玉川马纪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8期
关键词:条目出院冠心病

贾闯,任天广*,陈其仙,付吉芬,董玉川,马纪娇

(1.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2.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3.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已超过肿瘤及其他疾病,成为我国成年人首要的死亡原因。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3.3亿例,其中冠心病有1139万人[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虽然PCI手术成熟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但再入院发生率较高[2],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达10.5%[3]。出院准备度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 Fenwick[4]于1979 年提出,是对患者及家属离开医院完成后续康复能力评估与判断。较好的出院准备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康复、降低再入院率[5-6]。本研究旨在明确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大理州某三甲医院145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满足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②行PCI治疗,且至少植入1枚支架;③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理解沟通能力障碍者;②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者;③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本量计算

根据多因素分析中样本量的要求:样本量为量表最大条目数的 5-10倍,本研究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条目数最多共24条,至少需120例。考虑到无效问卷,将样本量扩大10%,应至少发放问卷132份,拟发放问卷150份。

1.2.2 调查工具

1.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建议自行设计完成,主要分为人口社会学资料(包括年龄、家与医院的距离及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等,共11个条目)和疾病相关资料(包括住院天数、造影情况、放入支架数量等,共9个条目)两部分。

1.2.2.2 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

由Weiss[7]等于2006 年研制。本研究采用林佑桦[8]等于2014 年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包含12个条目3个维度:个人状态、适应能力和预期性支持,采用 0-10分评分法。量表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9,内容效度为 0.88。

1.2.2.3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 QDTS)

由 Weiss[9]等编制,包含24个条目3个维度:需要的内容、实际获得的内容和指导技巧及效果,前2个维度配对组成 6 组条目,通过比较实际获得的内容与需要内容的分差,,可了解出院指导内容是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采用 0-10 分评分法。本研究使用王冰花[10]中文版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总量表的内容效度为 0.98 ,Cronbach’s α系数为 0.924。

1.2.3 调查方法

在患者出院前一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者向研究对象解释本次研究目的,知情同意后采取匿名方式进行填写。因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视力不好等原因导致无法自行填写问卷的患者,由调查者代笔填写。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5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6.7%。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统计推断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现状

患者出院准备度实际总得分最低分60分、最高分108分,均分为(93.87±8.34)分,标准化得分为(7.82±0.7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出院指导质量实际总得分最低分140分、最高分214分,均分为(194.26±11.18)分,标准化得分为(8.09±0.4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实际获得内容标准化得分(7.12±0.90)明显低于需要内容(8.75±0.63)。见表1、表2。

表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n=145,分,±s)

表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n=145,分,±s)

维度 条目 实际得分 标准化得分个人状态 3 23.03±3.28 7.68±1.09适应能力 5 38.24±5.27 7.65±1.05预期性支持 4 32.59±1.81 8.15±0.45总分 12 93.87±8.34 7.82±0.70

表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n=145,分,±s)

表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n=145,分,±s)

维度 条目 实际得分 标准化得分需要内容 6 52.50±3.80 8.75±0.63实际获得内容 6 42.72±5.37 7.12±0.90指导技巧及效果 12 99.05±6.32 8.25±0.53总分 24 194.26±11.18 8.09±0.47

2.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r=0.627,P<0.01),见表3。

表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相关性分析(n=145,r值)

2.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患者出院准备度单因素分析

2.3.1.1 出院准备度得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上的差异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照顾者、人均月收入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人口学特征冠心病PCI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n=145)

2.3.1.2 出院准备度得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

不同出院原因、放入支架数量、合并其他疾病、服用药物种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疾病相关资料冠心病PCI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n=145)

2.3.1.3 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因变量,自变量为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因素和实际获得内容与指导技巧及效果2个维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共有4个因子(年龄、出院原因、实际获得内容与指导技巧与效果)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冠心病PCI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变异的63.4%。见表6、表7。

表6 冠心病PCI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自变量赋值

表7 冠心病PCI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45)

3 讨论

3.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随着新医改的兴起及ERAS理念在各医疗机构的成熟运用,平均住院日成为衡量一家医院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1],各大医院采取各种措施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将其作为追求的目标。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致使大多数患者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均未做好出院准备,对院外疾病自我管理注意事项了解不充分,回归家庭、社区后需要通过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低强度有氧运动、低盐低脂饮食、不良生活方式改变、避免过度劳累等一系列的心脏康复活动来防止冠状动脉再次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12],对患者健康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患者在出院时个人身体状况、适应能力、可获得院外预期性支持及所掌握的术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直接影响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故评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尤为重要。

本研究患者出院准备度实际总得分为(93.87±8.34)分,标准化得分为(7.82±0.7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预期性支持得分最高。表明大多数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同时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与王冰花、欧阳一雪[13-14]等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①PCI治疗方式本身的特点。PCI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因此,患者能够承受术后带来的不适,在很快时间内就能够恢复日常活动。②良好的社会支持。住院期间患者有家属或朋友的陪伴,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感,更能够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出院后与家人同住并且有子女或者配偶的照顾,可以为患者提供有利的居家康复。③适应能力较强。大多数患者为初次发病且年龄较年轻,学习适应能力较强;而因该疾病再次入院患者,反复入院使其更有效地获得健康教育指导的相关知识。

3.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3.2.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受年龄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高龄患者较低年龄段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较低,与其他研究学者调查结果一致[15-17]。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高龄患者各项身体机能下降且多合并其他疾病,术后恢复较慢;高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少,获取、利用医疗信息的能力较弱,因而对健康教育内容无法透彻理解。因此,建议医护人员针对高龄患者应该加强教育,以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可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宣教内容。

3.2.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受出院原因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出院患者是影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研究学者调查结果一致[15,17,18]。本研究中2例主动出院患者出院原因均与经济能力有关,患者认为早出院可以缓解家里经济负担,且认为术后返家仅需吃药、勿过度劳累即可。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院外预期支持进行透彻了解,指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并加强自我管理行为相关知识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再入院率。

3.2.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受出院指导质量的影响

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出院指导质量总得分与出院准备度总得分呈正相关。这与Nurhayati、李娟等研究结果一致[19-20]。出院指导能够给患者提供运动管理、饮食管理、不良生活方式改变、医疗处理及为家属提供院外护理等信息,而高质量指导技巧更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指导内容,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所需要的内容标准化得分为(8.75±0.63)分,在出院指导质量3个维度中排列第一,且与出院准备度无相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手术对患者身体及心理伤害性较只进行药物治疗患者伤害性大,且78.62%的患者为初次发病、首次入院,对疾病还不够了解,故需要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的需求就越高。

4 小结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年龄、出院原因、出院指导质量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加强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在照护过程中重点关注高龄、主动出院的患者,为其提供个体化出院指导。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相关研究学者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构建适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干预方案,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行为水平,降低再入院率。

猜你喜欢
条目出院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
两本《醒世姻缘传》?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