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养老机构护理服务发展现状及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

2022-08-24 04:03王春芳周雨欣封海霞王凤丽
护理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入住率徐州市养老

王春芳,周雨欣,封海霞,王凤丽

1.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 210009;2.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西西里桑德斯研究所;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药分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64 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徐州市60 岁及以上人口177.24 万人,占徐州市总人口的19.51%,与2010 年徐州市60 岁及以上人口相比上升4.77 个百分点[1-2]。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因此,各地科学、合理制定出台养老服务发展扶持政策是响应“十四五规划”的必然要求。徐州市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照护需求者急剧攀升的情况下,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关于徐州市养老服务发展供给及需求总体现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并分析当前徐州市养老护理服务发展供给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为徐州市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 年4 月—10 月,方便抽取徐州市30 所养老机构负责人及443 名入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养老机构纳入标准:①在民政局注册;②正常营业,且运行超过2 年。老年人纳入标准:①调查期间入住养老机构且愿意参与调查的老年人;②年龄≥60 岁;③入住≥6 个月。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沟通困难者;②有终末疾病不能参与调查者。

1.2 调查工具 参考政府官网政策、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20 名临床专家、医学院校教学科研专家、卫健委、医保局、民政局等医药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家进行研讨,经3 轮专家修订后制定调查问卷。①养老机构供给现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养老机地理位置、机构性质、入住情况、人员规模与构成、机构主要服务供给及运营情况。②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服务需求问卷:包括老年人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养老服务需求分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精神、娱乐休闲共4 类。问卷填写时,老年人从4 类需求中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最重视的一种或多种需求,并对4 类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老年人对4 类需求排序的平均综合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排序越靠前。

1.3 资料收集方法 经养老机构许可后进入养老机构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及预调查,统一指导语及填写注意事项。向养老机构负责人和入住老年人发放问卷473 份,回收473 份,有效回收率100%。由入住老年人自填或家属代填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1 软件双人录入,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养老机构调查结果

2.1.1 养老机构基本信息 30 所养老机构总床位数5 369 张,平均入住率51.7%,其中公办机构12 所,平均入住率为61.6%;民办机构18 所,平均入住率为45.4%;20 所养老机构支持门诊或住院医保定点,入住率为49.7%;10 所养老机构非医保定点,入住率为52.8%。养老机构基本信息详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基本信息(n=30)

2.1.2 养老机构人员规模与构成 30 所养老机构共有工作人员978 人,其中男263 人,女715 人;管理人员109 人,医生65 人,康复理疗师19 人,心理咨询师10 人,社会工作者8 人,护理人员668 人,其他人员99 人。护理人员中,高中以下524人,高中及中专84人,专科49人,本 科 及 以 上11 人;18~29 岁27 人,30~39 岁60 人,40~49 岁144 人,50 岁 及 以 上437 人;6 所 养 老 机 构 养老护理员每月薪资在3 000 元以下,22 所养老机构每月薪资为3 000~5 000 元,2 所养老机构每月薪资水平为5 000~6 000 元。30 所机构人员流动率平均为14.5%,其中18 所养老机构主要流动人员为护理人员,24 所养老机构提出目前最急需护理人员。

2.1.3 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情况 30 所养老机构中,20所养老机构为医养融合机构,两证齐全;5 所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大部分养老机构可以开展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包括药物管理、常见慢性病管理、基础医疗护理(体温、血压、心率、血糖监测,注射、输液等)、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健康档案管理、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等;18 所养老机构配备有康复理疗设备,可以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复功能评定、理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医疗服务。精神文化服务方面,有20 所养老机构能够与高校及社会团体合作,组织开展文艺汇演、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

2.1.4 养老机构运营情况 目前,养老机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生活不能自理、部分自理、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盈亏方面,30 所养老机构中,有3 所盈利,9 所收支平衡,13 所略有亏损,5 所严重亏损。在当前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的资金周转、人员雇佣、设备配备、技术普及等几个主要问题中,17 所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人员雇佣,11 所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最大问题为资金周转。

2.2 养老机构老年人调查结果

2.2.1 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情况 443 名老年人中,男184 人,女259 人;年 龄:60~69 岁98 人,70~79 岁114 人,80~89 岁181 人,90 岁及以上50 人;文盲62 人,小学92 人,初中132 人,高中/中专86 人,专科45 人,本科及以上26 人;有配偶245 人,无配偶198 人。

2.2.2 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的443 名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为高血压(49.9%)、脑血管疾病(42.4%)、糖尿病(26.0%)、老年痴呆(25.5%)、冠心病(21.2%)等。慢性病患病率(至少患1 种)为88.5%,3 种及以上多病共患率达40.6%。自理能力:完全不能自理220 人(49.7%),部分自理152 人(34.3%),完全自理仅71 人(16.0%)。

2.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综合得分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活照料类(3.59 分)、医疗护理康复类(2.66 分)、心理/精神类(1.74 分)、娱乐休闲类(1.03 分),4 类需求选择情况见表2。

表2 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情况(n=443)

3 讨论

3.1 多措并举,推进养老机构人才建设 本研究结果显示,徐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存在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受文化程度和知识接受能力的限制,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满足老年人心理、康复等深层次的护理需求。由于护理人员年龄偏大、体力下降,难以很好地完成失能人员的照料及康复工作[3]。虽然绝大部分护理人员每月薪资为3 000~5 000 元,但薪资水平与繁重的工作量不匹配,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低,加之社会地位低、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造成人员流动率大、聘用难[4]。李京京等[5]研究指出,本科护生入职养老机构意愿不高。30 所养老机构中,有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的机构数均未超过一半,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齐,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6],影响养老机构向集照料、医疗、康复、心理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由此可见,徐州市养老机构的人才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可通过以下3 个方面推进。①人才培养。根据2021 年徐州市政府印发的《徐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7],应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支持养老特色专业建设,建立适应养老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合作,鼓励养老机构与高校及社会团体合作,发挥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开展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培养及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人才质量,加快专业队伍建设。②人才引进。应培养和引进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养老护理人才,制定养老护理人才培训补贴实施办法等人才激励机制,让更多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中。此外,为满足当前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应建立与医疗机构相同的职称考评机制,积极吸纳职业医师、康复理疗师、专业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③人才培训。针对当前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状,应加强对现有养老护理队伍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学历、工作内容和经验的不同开展分层次、分级培训,形成专业化、多层次的梯队人才队伍,积极采用品管圈、公益创投等方式提升培 训 质 量[8-9]。

3.2 健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养老产业本研究结果显示,30 所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为51.7%,与甘肃省基本持平[10],但与上海市差距较大[11]。虽然与徐州市2015 年数据比较有所提升[12],但总体仍不理想。养老机构低入住率受诸多因素影响:①养老观念。老年人认为机构养老生活不便、缺乏温暖,更希望与子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对徐州市老年人养老意愿的既往研究[13-15]显示,67.0%~74.5%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选择机构养老的仅占11%~20%。②养老地点选择。老年慢性病、常见病,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长期入住医疗机构和康复医院,不仅给家庭或子女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更不利于养老产业的发展。③服务质量。提高外部环境质量和医疗环境质量有助于提升入住率[16-17]。本研究中,医保定点养老机构入住率(49.7%)与非定点入住率(52.8%)差别不大,说明是否为医保定点对老年人机构选择意愿的影响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机构运营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难题为人员雇佣与资金周转问题。尽管政府对养老机构有一定的补贴机制,但总体运营情况不佳。低入住率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影响环境改善、硬件设施配给及人才队伍建设。18 所亏损的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普遍低于50%。此外,公办机构入住率(61.6%)明显高于民办机构(45.4%),一些优质公办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与民办养老机构的高空置率形成鲜明对比,与王碧艳等[18]研究结果一致。可见,公办养老机构与民营养老机构在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设施配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本调查显示,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多病共患情况普遍。在国家大力提倡医养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可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但服务质量与资源配置还存在一定差距[19-20]。本研究中虽有18 所养老机构可提供康复服务,但主要提供的是助行器、牵引器、中低频治疗仪、红外线烤灯等基础设备,服务内容主要是基础理疗,专业康复师少,康复服务开展率低,与杨宇航等[21]研究一致。精神文化方面,与高校有固定联系的仅有2 所养老机构,其余为一些非定期的义诊、演出等活动。可见,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还需多管齐下:①协同政策与社会支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完善补贴支持政策的同时协同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社会关注度,吸引更多人才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产业发展[22]。②推进养老服务精细化管理,增加机构养老选择意向。建设养老机构质量评估机构[23],开展养老服务质量评估、质量监管、职业培训、考核补贴等专业工作,确保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增加文娱设施,提供文娱活动场所,改变大众对养老机构过于沉闷、缺乏温暖的认知[6]。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加强与高校或社会志愿者组织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计分等激励办法,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活动。除提供血压测量、针灸推拿、健康宣讲等医疗保健服务外,也可增加陪伴老年人聊家常及其他文娱活动,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③创新管理模式,建设高品质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建立健全与等级评定结果挂钩的收费和政策扶持体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需求层次、经济承受能力提供多档次、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24]。

3.3 加大养老服务保障力度,积极完善长期照护服务 本研究443 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生活不能自理和部分自理老年人占84%。长期失能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增加慢性病患病率[25]及抑郁风险[26],同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冲击[27],对于失能照顾者造成巨大的照顾负担[28-29]。本研究显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最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生活照料需求。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多为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是他们最基本、最主要的需求。一方面,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依赖性更强,养老需求更为迫切[30];另一方面,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在专业照料和护理服务方面具有更大优势[31]。为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和相关的医疗、护理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已作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战略部署。自2017 年徐州市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来,先后4 次对政策进行调整,在保障范围、待遇支付、失能评定、护理需求认定及配套措施等政策标准上不断完善,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制度层面上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政策设计精准度还有待提高。此外,在待遇享受上,受地域及经济水平影响,农村地区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及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导致不同区域老年人享受的待遇保障尚有差距。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与服务质量和内容相挂钩的医保结算支付机制,使服务质量优、收费合理的照护服务机构纳入照护保险协议管理范围,从而有效带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向养老行业转移。另一方面,鼓励开展信息化智慧养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32],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将实时监测的医养结合数据实现对接共享,开展线上问诊、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智慧照护和智慧医疗服务,减轻照护压力,提高照护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4 小结

目前,徐州市养老护理服务发展还需进一步完善。供给方面,养老机构还面临着平均入住率低、资金周转困难、专业人才缺乏、服务内容不全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求方面,机构入住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乐观,照护服务需求增多。政府应协同养老服务的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继续加强政策与资金层面的顶层设计,培养、引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人才,以需求为导向,在服务内容和质量上下功夫,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提升自身实力,改善当前现状。此外,要积极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失能人员的照护压力,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入住率徐州市养老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师生作品·
养老生活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南京市乡村旅游地产入住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锦江股份:受累七天酒店调整5月Rev PAR增速放缓
养老更无忧了
第一次做饭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