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科技“硬核力量”

2022-08-24 02:51李冲
华东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硬核半导体助力

本刊记者/李冲

作为科技发展的新一代领军者,硬核科技企业正为下一个科技时代的到来蓄力。

回首过往,从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被发明开始,社会发展便是一部硬核科技发展史。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个阶段都伴随着颠覆式技术的出现,引发新的技术革命,实现全方位变革。

作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硬核科技的发展牵动各行业的脉搏。据记者统计,在《2022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 100榜单》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比12%,半导体企业占比6%,微电子企业占比7%,生物医药、半导体等硬核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上海科技发展的主力。

作为当下的热门产业,硬核科技正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新动力源,为下一个科技时代的到来蓄力。

什么是硬核科技?

硬科技对科技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助力不言而喻,但何为硬科技,又硬核在何处?

按照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写的“十四五”规划中相关术语的解释,硬科技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应用场景,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

因此,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条上,硬核科技处于高端环节,具有高知识产权壁垒、高资本投入、高信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控制力等特点,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基于此,硬核科技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积累,拥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在发展过程中,硬核科技水平及硬核科技企业的升级速度极为缓慢。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硬核科技企业从无到有,完成了质的飞跃,并在集成电路、机器人、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关键产业取得技术突破,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构性变革。

越来越多的中国硬核科技企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成为一股难以被取代的中国力量。与此同时,硬核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也正在引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科技发展“主力军”

今年6月,《2022年最受投资人关注的硬核科技企业100调研》发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领域成为热门。这表明,硬核科技正逐步获得投资各界的认可,成为科技发展投资的主力。

以半导体领域为例,自2021年以来,在国产替代、实现自主创新等热潮的推动下,国内半导体企业上市热情持续高涨,过去一年内,据不完全统计,有23家半导体企业成功上市,有125家企业处于拟IPO状态,半导体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队伍还在逐渐扩大。其中,复旦微电子(在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 100当中)等数十家企业瞄准科创板。

而在半导体行业之外,新能源、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受到投资企业的追捧。据了解,仅2021年一年,自动驾驶赛道共有102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407.4亿元。

除了资金上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倾斜更是令硬核科技的发展进入“高速赛道”。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硬科技作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9年6月,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放,为硬核科技企业上市提供更多的选择。数据显示,在此次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 100榜单中,在主板、科创板等上市的企业比例高达37%。

资金和政策的双重保障,令硬核科技在成长为科技“主力军”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助力上下游转型升级

各行业技术发展相辅相成,随着硬核科技在多场景的落地,与硬核科技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

北京冬奥会期间,硬核科技无处不在,455辆搭载有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燃料电池电堆的新能源汽车驶入赛场,保障冬奥会期间的人员交通出行;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 100名单之内)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保障赛场施工生产有序进行,守护冬奥赛事的安全。在新能源电池、高精度导航定位等硬核技术的帮助下,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精准、高效。

与此同时,多场景应用硬核科技,也促进了行业升级,尤其在数字化方面,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开源平台体系OpenXLab,成为国际上首个覆盖学术和工业广泛需求的决策智能平台,推动了人工智能从感知识别到认知决策的跃迁,为广泛的工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 100企业)研发AI工业引擎,并打造专门混合现实平台,帮助客户建立数字孪生的可视化管理模式,实现流程的可交互化,以提高业务流程的操作效率,助力实现工业行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除了对上下游产业的助力,硬核科技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小觑。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曾表示,硬核科技发展更强调在科研基础上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与学术研究和基础科研形成衔接和互补关系。硬核科技创新的出现,更是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巨大的互补优势,对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正如上海微电子、之江生物、复宏汉霖等一批硬核企业的出现,链接前沿科研和市场,为前沿技术的转化奠定基础。作为科技发展的新一代领军者,硬核科技企业的崛起与未来科技发展朝向息息相关,相信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硬核科技将助力更多行业的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硬核时代”。

猜你喜欢
硬核半导体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硬核爷爷炼成记
疫战中的“硬核”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两岸青年半导体创新基地落地南京
半导体行业吹响国产替代进军号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