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改造电力足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两个“千村改造”工程侧记

2022-08-24 01:17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贾聚光
农电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潍坊国网用电

■ 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 贾聚光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 郭晓琦

6月28日,山东潍坊地区室外温度高达38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电力施工人员头顶烈日,经过5 h紧张施工,完成高密市井沟镇集西村新增400 kVA高效能变压器送电,标志着2个“千村改造”工程圆满收官。

“近年来,山东省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历时18个月对潍坊2014个自然村电网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彻底解决了农村配网薄弱环节,全面提升了农村客户用电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潍坊模式’贡献了一份电力力量。”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总经理李振杰说。

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保障民生用电

自2021年初提出2个“千村改造”工程后,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结合农村电网实际,改造了2014个近30年未实施整村低压改造且百姓生活用电需求缺口大的村庄,累计新建线路1648 km,新增改造配网变压器956台,改造后的村庄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3.3 kVA,乡村电力十足,真正打造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高密市柴沟镇李家埠村就是“千村改造”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改造前,李家埠村120户共用1台200 kVA的变压器,每到农灌时节,用电难让村民犯了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柴沟供电所为这个村新增1台400 kVA变压器,并对老旧设备、“卡脖子”线路升级改造,从此以后,村民用上了放心电。“瞧,俺们村南头新建了百姓大舞台。一到晚上,整个广场灯火通明,老少爷们都在广场上跳舞、下棋,大家的生活美着呢。村民家里都配上了冰箱、空调、电磁炉,一点儿也不比城里生活差。”每当提到“千村改造”带来的红利,李家埠村党支部书记李胜一总是美滋滋的。

因电而变的还有临朐县的红庙子村,这个村是闻名全县的大棚樱桃种植基地。2021年,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根据红庙子村大棚樱桃产业发展情况,利用“千村改造”配网基建项目、大修项目,为该村新增1台200 kVA变压器,轮换1台400 kVA轻载变压器,更换低压主干线1.42 km。坚强的电网让这个村的樱桃产业更加兴旺。

“种大棚,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最关键的是得有电。卷帘、喷药、取暖、灌溉、照明等,样样离不开电。”村民王元峰有感而发。他早在多年前就盘算着搞樱桃大棚,最终让他吃了定心丸是源自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的一句承诺:“大棚种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

很快,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电力施工人员带着物料、机械来到了王元峰新建的大棚,帮他架设了110 m电力线路,将电通到了樱桃大棚。“每个大棚建造费用15万元左右,在电力的加持下,我这个棚从第3年就开始赚钱了。”王元峰开心地说。他的大棚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667 km2,年产值近60万元,带动了村民共同富裕。

改造农村电网,产业发展电力充足

为了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从“根子上”找问题,组织人员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逐村开展电网诊断分析,找准每个村庄电网的薄弱环节,在充分考虑远景供电布局的基础上,实施一村一规划。

“在具体改造过程中,我们按照‘一流配电网’建设标准,打造老百姓满意、供电可靠的优质工程,真正把‘千村改造’‘改’到百姓的心坎里。”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林骞说。

小村焕发新貌。诸城市桃林镇是北方绿茶种植基地。“从前人工炒出的茶品质不稳定。如今供电部门改造了村里的农网,我们使用机器炒茶,茶叶质量有保障,收入比以前翻了五番。”初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程应明说。2021年3月,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实施“千村改造”工程,对这个村实施整村改造,户均容量达到了2.3 kVA,满足了绿茶产业的用电需求。

“以前,最怕生产的时候突然停电,一停电,啥也干不成,自从咱们供电公司师傅给我们村实施增容之后,我家的12台手套机都能正常运转了,再也不怕机器‘趴窝’了。”家住高密市经济开发区的单家庄村的手套加工户刘大成高兴地说道。

单家庄村是山东半岛著名的劳保手套生产基地,村里电网改造前,因电压低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的手套加工户有20多户,了解到村里的用电需求后,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服务企业“电力专员”先后3次来村里调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电网规划方案,为这个村新增2台400 kVA变压器,满足了该村长远发展的用电需求,村里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历时18个月,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提前完成2个“千村改造”工程,2014个自然村电网焕然一新,农村电网“强筋健骨”,让百姓幸福“蒸蒸日上”,农村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受益的还有昌乐县的东南村,村民们依靠“可靠电”发展起了电商经济,将村子打造成为闻名全省的“淘宝村”;昌邑市院头村发展纺织产业,“稳定电”繁荣了一方经济;寒亭区高里街道邵吕店村依靠“充足电”,发展海水稻近万亩,风吹稻浪满地香,盐碱地里迎丰年,群众致富信心更足。

建设“阳光银行”,共同致富有了盼头

在帮助村民通往致富的道路上,国网潍坊供电公司不仅改造农村电网,还立足于潍坊西南山区光照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光伏“金屋顶”成了群众的阳光银行。

在青州市高柳镇王木村,一排排光伏电池板迎着阳光熠熠生辉。为支持王木村“借光致富”,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结合2个“千村改造”工程,为该村改造线路的同时,新增1台400 kVA变压器,使光伏能够接入电网。截至2022年5月,王木村有21户村民家里安装了分布式光伏,总容量达390 kW,年发电量达50.7万kWh。“自从有了光伏,我们村每户每年能增收1.5万元,阳光赚钱给供电部门记上一功。”王木村党支部书记崔华京说。

“刚开始,我们的员工到村里宣讲光伏发电政策时,村民们不‘买账’,担心把房顶压塌,认为是骗人的,让大家吃了‘闭门羹’。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换位思考,借助乡镇、村委的力量,不厌其烦地向村民讲解光伏发电的政策和好处,最终这份诚意打动了村民,大家争先恐后地上光伏。”林骞介绍。

截至2022年6月底,潍坊2014个农村电网全部改造完成,能够满足150万kW农村光伏接入需求。同时,供电公司员工定期上门检修,确保光伏并网发电稳定。

“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服务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全市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900万kW,我们还聚焦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海上风电、盐碱滩涂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渔盐500 kV工程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加快19.5万kW储能示范项目按期建成并网,提升大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总工程师邱吉福在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2022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暨“抗疫情、保供电、稳经济、为人民”八项落地举措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还将大力推广“新能源云”系统应用,实现新能源业务“一网办理”,提高服务透明度。

“千村改造”造福百姓,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用心用情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如今2014个用电村,以电为媒发展的特色产业越做越大,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以电赋能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猜你喜欢
潍坊国网用电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红袄漫画
安全用电知识多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用电安全要注意
“筝”艳潍坊四月天
用电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对策
四月春光看潍坊——潍坊“三大盛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