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钨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2022-08-25 08:02陈晓波
黄金 2022年8期
关键词:硅酸钠收剂细度

陈晓波,胡 俊

(1.烟台东方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烟台金鹏冶金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随着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中国解决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的必由之路[1]。

某金钨矿石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在钨的选矿中,由于含钙脉石矿物溶解性较好,在矿浆体系中,其溶解离子之间,以及溶解离子与捕收剂之间的作用关系复杂,导致含钙脉石矿物和白钨矿难以分离[2-3]。考虑到该矿石样品中还有贵金属金的存在,因此探索一种简单高效选别金和钨的工艺,对于该类型复杂多金属矿石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矿石性质

某金钨矿石矿物组成比较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白钨矿,金属硫化物含量较低,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绿泥石。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磨矿细度-0.074 mm占80 %原矿中金嵌布状态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表2 金嵌布状态分析结果

2 选矿试验结果与讨论

针对该矿石中单体金含量较高的特点,试验主要进行了重选—浮选工艺条件试验,以确定回收金、钨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

2.1 磨矿细度

2.1.1 选金磨矿细度

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磨矿细度-0.074 mm达到75 %时,尾矿金品位为0.22 g/t;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提高到80 %,尾矿金品位不变。综合考虑,选金磨矿细度选择-0.074 mm占75 %或80 %。

2.1.2 选钨磨矿细度

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磨矿细度-0.074 mm占80 %时,钨的回收指标较好。

通过选金、选钨磨矿细度试验可以看出:在磨矿细度-0.074 mm达到75 %后,继续提高磨矿细度金浮选指标没有明显改善;而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 %时,选钨指标较好。选金、选钨磨矿细度不

图1 选金磨矿细度试验流程

表3 选金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图2 选钨磨矿细度试验流程

表4 选钨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一致,若选金后再磨选钨,工艺较为复杂,同时考虑到磨矿细度-0.074 mm占80 %时并不影响金的回收指标,所以确定选金、选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 %。

2.2 选金条件试验

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 %的条件下,进行选金其他条件试验。

2.2.1 调整剂

由于该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磨矿后产生一定量的次生矿泥。矿泥会影响捕收剂的选择性,污染目的矿物的表面,影响捕收剂与目的矿物作用。此外,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低,不利于形成金浮选泡沫层。针对该矿石的这2个特点,试验进行了氧化钙、碳酸钠及硅酸钠3种调整剂的单一及组合条件探索试验,结果发现:氧化钙与硅酸钠组合作为矿浆调整剂时,尾矿金品位较低;由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低,浮选时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泡沫层,加入氧化钙可改善这一现象,有利于游离金的浮选。添加硅酸钠可分散矿泥,有利于捕收剂对目的矿物进行捕收。浮选过程中可观察到,不添加硅酸钠,泡沫上有矿泥覆盖。因此,试验选择氧化钙与硅酸钠组合作为调整剂。通过用量试验,确定氧化钙用量为200 g/t。硅酸钠用量过小对矿泥的分散效果不好,用量过大则影响矿浆矿化和泡沫层形成,因此适宜的硅酸钠用量为600 g/t。

2.2.2 捕收剂

针对矿石中单体金较多,少部分与硫化矿物共生的特点,考察了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异戊基黄药及OT-4038组合用药的浮选效果。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5。

图3 捕收剂选择试验流程

表5 捕收剂选择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与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组合用药条件下,尾矿中金的流失率基本相当,但异戊基黄药比异丁基黄药价格高;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OT-4038组合用药条件下,金的回收效果较好,尾矿金品位降低幅度较大。对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OT-4038组合用药进行了多次试验验证,表明金在尾矿中的流失率低,金回收指标稳定,因此选择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OT-4038作为组合捕收剂。

2.3 选钨条件试验

在探讨钨的选别效果时未进行重选选金。试验首先进行了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3种调整剂的单一及组合条件试验,根据试验效果,确定单独采用碳酸钠作为调整剂,用量为1 600 g/t。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硅酸钠用量及捕收剂试验。

2.3.1 硅酸钠用量

由于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等同属钙质矿物,在碱性介质中,白钨矿和这些含钙脉石矿物浮游性相近,较难分选。硅酸钠是分选白钨矿的有效抑制剂;但是,控制其用量极其重要,用量少不足以抑制脉石矿物,用量大白钨矿亦会被抑制,为此进行了硅酸钠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6。

图4 硅酸钠用量试验流程

由表6可知:钨粗精矿WO3品位随着硅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尾矿中流失的钨亦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硅酸钠用量2 500 g/t较适宜,此时钨粗精矿WO3品位12.93 %、WO3回收率82.38 %,尾矿WO3回收率为2.66 %。

表6 硅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2.3.2 捕收剂

常用的白钨矿捕收剂较多,其中使用最多的为阴离子捕收剂[4-5],试验用捕收剂16#为烟台东方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配制的油酸钠类捕收剂。此外,氧化石蜡皂733也是白钨矿较好的捕收剂。试验固定硅酸钠用量为2 500 g/t,对2种捕收剂进行了选钨效果考察对比。试验流程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733对白钨矿选择性较好,但捕收能力低;试验过程中观察到,733在矿浆中弥散性不好,影响其捕收能力。16#捕收能力强,选择性亦较好。因此,试验确定16#作为该矿石选钨捕收剂,后续捕收剂用量试验确定16#最佳用量为600 g/t。

2.3.3 精选试验

为获得达到品级要求的钨精矿,在常温下对钨粗精矿进行了大量的精选试验,包括精选次数、抑制剂种类及用量等。试验结果表明,钨粗精矿经过3次至4次精选,采用有效的抑制剂,在常温条件下,开路试

表7 捕收剂选择试验结果

验可获得WO3品位63 %以上的钨精矿。

2.4 闭路试验

闭路试验流程见图5,闭路试验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获得的重选金精矿金品位362.00 g/t、金回收率61.51 %;浮选金精矿金品位70.21 g/t、金回收率33.77 %,金总回收率95.28 %;钨精矿WO3品位 60.35 %、WO3回收率82.77 %。

3 结 论

1)某金钨矿石中钨矿物含量较高,主要是白钨矿,WO3品位 2.12 %。矿石中脉石矿物虽然以硅酸盐矿物为主,SiO2品位为57.51 %,但含CaCO317.56 %,对钨的浮选回收带来一定的影响。

2)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即先采用重选—浮选工艺回收金,浮金尾矿再选钨,可获得较好的选别效果。在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下,重选金精矿金品位362.00 g/t,浮选金精矿金品位70.21 g/t,重选、浮选金总回收率95.28 %;钨精矿 WO3品位60.35 %、WO3回收率82.77 %,选别指标较好。

图5 重选—浮选闭路试验流程

表8 重选—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猜你喜欢
硅酸钠收剂细度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硅酸钠作为胶黏剂的保温隔热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
纤维细度对纺黏法非织造布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硅酸钠对纸机滤水及系统沉积物的影响
硅酸钠的发展及其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