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回收废品31年卖40余万元建“寒窗基金”助近千名贫困生

2022-08-27 05:37徐鸿鑫章莹莹责任编辑胡珊
宁波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寒窗宁海县饮料瓶

文/徐鸿鑫 章莹莹 责任编辑/胡珊

(图/宁海县职教中心供图)学生们正在进行垃圾分类。

5月19日,天气晴朗,宁海县职教中心高二(4)班的金佳怡搬起一个大桶往校园广场走去。桶里放着全班同学一周以来收集的废塑料瓶,他要将这些废塑料瓶送到校园广场进行集中回收。作为学校64名班级环保委员之一,这是他的工作职责。

在校园广场的集中回收点,学生会环保干事王钦正忙着清点各班送来的废塑料瓶数量。“高二(4)班,饮料瓶68个;高二(9)班,饮料瓶100个……”碰到瓶里有残留饮料时,他总不忘微笑着提醒一句,“同学,为方便回收,请把里面的饮料倒干净。”在他旁边,几名学生会干事眼疾手快地将各班运过来的纸箱和废纸进行打包。唱秤声、报数声在广场一角此起彼伏,场景好不热闹。

“今天总共回收了4538个饮料瓶,16公斤废纸。”活动结束后,学生会环保劳动部部长国佳颖跟废品回收人员清算了账目,并将所得92元交给学校财务室工作人员,拿到了一张财务室出具的“寒窗基金”收据。

每周四是宁海县职教中心的传统废品回收日,今年是这个废品回收活动坚持的第31个年头。这个活动的灵感来自1992年的一次校园大扫除。那次大扫除后,大家发现打扫出的垃圾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就这么清理掉十分可惜。于是,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其中有用的物资卖给废品回收站。这个做法坚持了一段时间,居然积累了数千元。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如何用好这笔钱?考虑到学校有不少学生来自宁海山区,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有些人甚至连生活费都没着落,老师们讨论后,决定用这笔钱设立一个“寒窗基金”,资助贫困学生。

小吴就是受资助的学生之一。每学期他都能通过“寒窗基金”获得学校赠送的书籍和慰问品,还能凭借自身努力争取到该基金设置的专项奖学金,以减轻生活上的压力。31年来,全校师生总共回收了约500万个废瓶、30多万公斤废纸,累计收入40余万元,全部纳入学校“寒窗基金”,帮扶近千名像小吴这样的贫困生。

随着这一活动的持续推进,学校还把垃圾分类回收纳入劳动课程,设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与管理处。“环境教育是我们学校劳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保观,提高综合素质。”环境教育与管理处负责老师周华利说,“经过多年的坚持,学生们自觉养成了分类的习惯,积极性很高,把回收废品称为‘集爱心’。一些毕业好几年的学生回校探望老师时,都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仍然保持着分类回收的习惯。”

去年4月,宁海县职教中心的这一做法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相继报道,还登上了CCTV-13的新闻直播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收获了全国网友数以百万计的点赞,学生们颇受鼓舞。高三学生丁雨霏说:“垃圾分类细碎烦琐,养成习惯需要长久的自我约束和坚持,稍不留神就容易产生懈怠。但通过这次媒体集中报道,我看到这件事的价值,原来小小的积累也能有大大的能量。我为能参与其中感到自豪。毕业后我不仅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还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和助学。”

目前,宁海职教中心正在扩建,新校区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底竣工。周华利表示:“新校区建成后,学校会划出一片区域,作为专门的废品回收劳动教育阵地。此外,学校还将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废品回收劳动达人’评选活动,表扬那些积极参与的学生,将他们的典型事迹放在学校劳动云社区App上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们更大的热情。”■

猜你喜欢
寒窗宁海县饮料瓶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为什么饮料瓶一般都装不满?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饮料瓶与变形金刚
秋日抒怀
劝君莫愁
无题(1)
能干的饮料瓶
琵琶仙·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