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中央公园今后打造成什么样?翠屏山规划来了!

2022-08-27 05:37杨芝通讯员朱宁溪责任编辑胡珊
宁波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央公园文旅片区

文/本刊记者 杨芝 通讯员 朱宁溪 责任编辑/胡珊

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两次提到“翠屏山”,并明确打造翠屏山文旅融合区等重大文化项目。翠屏山未来的发展,成为很多宁波市民关心关注的焦点。

翠屏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空间特色主题是什么?整体框架怎么建?如何将散落的旅游资源穿点成线、连线成面,继而打造宁波文旅的一张新名片?近日,随着翠屏山中央公园的相关规划出炉,这座宁波文化地标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图/天一图话供图)达蓬山上的徐福公园。

翠屏山,其实不是具体的一座山

一提到翠屏山,不少人首先会问:这座山在哪儿?确实,宁波名山林立,雪窦山、招宝山、四明山、福泉山等不胜枚举,但翠屏山,很多宁波人都是第一次听说。随着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的发布,一个更加清晰、具体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据介绍,翠屏山为四明山余脉,东西绵延40余公里,横贯镇海、慈溪、江北、余姚等区域。东端低丘,海拔为100米左右;中部海拔在300—400米之间;西部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最高峰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主要山峰有达蓬山、五磊山、老鸦山、栲栳山等12个。众多如画美景点缀其中,烟霞云雾逍遥其上,鸟鸣溪唱暮鼓晨钟萦绕,美不胜收。

据了解,翠屏山中央公园总面积为420平方公里,涉及15个镇,138个村。该片区坐拥优质自然生态资源,水网纵横,上林湖、杜湖、九龙湖、荪湖等众多湖泊星罗棋布,梅湖水库、邵岙水库等大小水库共有50余座;片区内文旅资源丰富,拥有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达蓬山省级森林公园、九龙湖省级湿地公园等3个自然保护地,保国寺景区、慈城古县城景区、绿野山居景区等6个4A级景区,慈城、观海卫2个名镇,以及方家河头村、半浦村、洪魏村等5个历史文化名村。

在这里,古迹遗址林立散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记者了解到,片区内的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文化系列最完整、证据最充分的稻作农耕遗址。施岙遗址的大规模稻田起始年代可追溯到6700年以前。此外,还有与河姆渡同期的童家岙遗址、新石器时代钱山漾文化遗址等,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期;也有达蓬山摩崖石刻、方家河头古村、长溪岭古道、鸣鹤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徐福东渡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林湖越窑遗址更是被定为秘色瓷中心产区和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青瓷博物馆。

集上百个遗址、人文胜迹于一体,翠屏山片区可谓“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满地瑰宝、星光灿烂”,是一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宁波文脉延续区。

(图/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图。

未来形成“一心双环多点”格局

“优越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翠屏山片区拥有发展文旅的巨大潜力。”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翠屏山片区作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中央公园,目标是“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文化传承地、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独特魅力的文旅融合区”。

空间布局上,翠屏山片区将形成“一心双环多点”的总体格局:“一心”,即一个都市中央公园;“双环”,即“快速交通外环(速达)+景观环山通道(慢游)”的双环交通支撑;“多点”,即“特色城镇+特色资源点”。

中央公园内部形成“片区+单元”的格局,通过“特色小镇+公园群落”的模式引导翠屏山片区创新发展,规划形成越窑青瓷传承片、文旅融合示范片、史前遗址保护片、杨梅休闲产业片四大片区。

围绕这四大主要功能片区,打造上林湖、鸣鹤—白洋湖—杜湖、五磊山—栲栳山、河姆渡、田螺山—井头山等十个特色功能单元。片区内各个单元,通过一环多连的区域路网以及各种畅游路线相串联,最终达到以点带区、连区成片、合片成体。

翠屏山规划实施路径

早在去年10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完成《翠屏山片区概念规划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启动编制《翠屏山片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今年5月,《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出炉,基本明确了片区发展的目标和功能,确定了片区发展的总体结构,构建了新的交通等支撑体系。

(左上图/天一图话供图)慈城年糕。

(左下图/徐渭民)余姚机器人小镇俯瞰。

(右图/黄友平)镇海九龙湖景区俯瞰。

那么,翠屏山片区规划未来如何实施?

“我们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绿色发展、精致建设’的发展理念,系统制定翠屏山未来发展蓝图。”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加快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林相优化、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等,让翠屏山片区真正成为大都市的生态绿心;二是充分挖掘上林湖、河姆渡、慈城—保国寺的文化底蕴,形成‘三珠联动、群星闪耀’的文化大繁荣新格局,培育宁波文化新地标;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丰富生态康养、青瓷产业、杨梅产业、青年研学等多样业态;四是完善支撑体系,构筑联城速达、城园联动、灵动畅玩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北部都市区整体发展。”

据介绍,分步实施上,将以市域(郊)铁路(宁慈线)、快速路、河姆渡—井头山史前文化中心、精品线等为带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助推翠屏山片区的发展,并系统推进“5+1”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做到进退有序、分片整治。

交通配套方面,将构建“联城速达、灵动悠游”的交通体系。其中,依托高快路网体系、内外衔接通道、快速轨道交通及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中央公园区域可达性;通过构建内部景观路,串联特色村落,策划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园区吸引力,进而实现中央公园的“灵动悠游”。

正如市民所期待的那样,翠屏山未来“大遗址文化传承地、文旅融合区”的打造,将营造一个山水条件优越的文化旅游地,还有望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一个样本。

8000多年前,以井头山、河姆渡等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在这片大地上诞生;1000多年前,在秘色瓷中能窥见青绿山水的“千峰翠色”成为古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未来,在青绿山水中彰显海洋文明的翠屏山中央公园将成为宁波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猜你喜欢
中央公园文旅片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马达加斯加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胡志明市中央公园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