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式家具装饰因子提取的文创设计研究

2022-08-31 09:01GeHui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7期
关键词:纹样家具装饰

葛 晖 Ge Hui

(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在国家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当前文化创意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与创造性转化要求逐渐提高,针对传统装饰纹样的研究已延伸至各类器物——大到宫廷、民居建筑造型,小到玉器、青铜器图案、针织刺绣等[1-2]。明式家具作为我国家具演变过程中的璀璨明珠,无论是在家具的装饰造型、装饰纹样上,还是文化意蕴上,都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典雅温婉的装饰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中备受推崇,但在文化创意产品领域中却鲜少出现。因此,研究明式家具中的装饰纹样,思考其区别于其它中国传统纹样的独特之处,挖掘其深层次文化内涵,探索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提取与应用,拓宽明式家具装饰的现代应用与传承,有利于为当前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打开新的创作视角与设计思路[3]。

1 明式家具装饰图案形成过程分析

由于明式家具设计装饰的一切外在表现与内在含义都是从人类的社会行为中产生的,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形成过程,是研究内在装饰因子提取与应用的基础。

明式家具装饰图案形成过程与其它载体相似,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确定装饰部位、表达装饰思想、应用装饰手法、选取装饰题材、适应装饰审美。在明式家具中,装饰部位的形状决定了装饰纹样的形态,因此纹样需采用适合纹样,如圆形、三角形等。装饰部位确定后,装饰图案的创作遵循一整套完善的设计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明确装饰思想、应用装饰手法、选取装饰题材。思想感情是一切创作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客观现象或事物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素材;在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质的交叉碰撞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装饰手法被发展继承下来用于装饰纹样的描绘与塑造;在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赋予图案以特定的审美,确保装饰意象的寓意完整而生动。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五个形成过程,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装饰审美与情感思想,是提取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五个重要层面。

1.1 装饰部位

明式家具的装饰,主要是通过攒斗、雕刻、选材、线脚、镶嵌及附属构件六个方面来体现。

攒斗,攒接和斗簇工艺合起使用,简称为攒斗。“攒”指以榫卯的工艺将较短的木材以纵横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各种几何图案;而斗簇则是利用若干形态相同的木块,以榫卯结构拼凑成透空图案。两者相较之下,斗簇更能营造器物花团锦簇的艺术审美效果,是明式家具装饰中不可低估的装饰成就。与此同时,攒斗的应用也有效消除了整木的木性应力,防止家具因木材所处环境的冷热发生胀缩变化,带来扭曲、挤压或断裂的风险。

雕刻,作为家具装饰中最常见的装饰技法之一,在明式家具的应用中非常广泛,主要涵盖浮雕、透雕、线雕等多种雕刻方式。雕刻图案的大量运用,为设计因子的提取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也赋予了现代设计更多的发展空间,是文化创意设计对明式家具装饰因子提取的主要研究领域。

选材,明式家具在选料时,由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影响,通常比较注重木材的天然纹理与色泽的保留,凡纹理清晰、美观的木质面通常用于家具的迎面,并时常以对称的形式展现,显得格外端庄隽永[4]。在流传下来的部分明式家具中,有些表面已自然呈现出一种类似“包浆”的色泽,这种经过岁月沉淀与洗礼焕发出来的异样光彩,充分展现了明代工匠师法自然的审美情趣与巧夺天工的设计水平。

线脚,线脚作为明式家具中最为常用的装饰方法,具有造型简洁、布局合理的装饰特点[5]。线脚主要是通过平面、凹面、阴线、阳线等不同比例的组合,为家具的边缘与横档等部位提供简单的图形装饰,以达到极简的装饰效果。

镶嵌,明式家具因其追求古朴自然、端庄秀美,镶嵌的装饰手法在明式家具的运用中并不常见。根据材料的不同,镶嵌大致可分为木嵌、象牙嵌、螺钿嵌、百宝嵌等不同种类,其中,百宝嵌因其使用较为贵重的玉石、玛瑙为镶嵌器物,只有在高档家具中才会出现[6]。

附属构件,在家具建造的过程中,附属构件主要是作为增强家具的使用功能出现的,如镶于凳、桌面、柜门或床围的各种纹石、丝绒等[7]。为了家具造型的美观,工匠同样赋予了这些装饰构件以漂亮的纹理或靓丽的色泽,从而使其呈现出与雕刻完全不同的装饰效果。

1.2 装饰思想

在明式家具的创作技法中,工匠对于家具整体造型、结构及装饰的塑造要求极其严苛,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推敲才能确定家具的最终形态。他们不仅追求造物拥有美的外表,更注重家具内在灵魂体现[8]。因此,明式家具装饰中表达民族意识观念的装饰思想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可分为以下四个领域:祈福纳吉、伦理教化、信仰文化、陶冶情操。

没想到赵明月张口就来:“早晚饭是咸菜馒头白粥,中午吃熬白菜或者熬萝卜,节假日另外加菜。当然,正式监狱伙食条件会比拘留所好一些,不过我觉得对犯人讲人道主义,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祈福纳吉。吉祥如意是中国传统文化装饰思想的核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所谓“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不仅是古代人民描绘在器物上对生活的美好寄托,也是装饰发展中重要的传承基因与动力来源,是中华文化外在物象的核心内容。

伦理教化。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有着高尚的道德约束标准与处世行为准则。“三纲”“五常”“忠孝廉洁”“仁义礼让”等传统伦理教化思想已渗入百姓生活,成为约束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这种装饰思想的呈现虽不如祈福纳吉的寓意美好热烈,却承载着当时社会人们对于民族礼仪文化的敬仰与推崇。

信仰文化。由于古代物质条件的影响,当一些事件或现象使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时,便将一种美好的期盼寄托在了精神信仰上,祈求自己度过难关、逢凶化吉。这种对于超越自然个体所能控制事物的期待,往往来自于他们对于信仰文化的崇奉。

陶冶情操。明清家具装饰题材中,有很多关于梅、兰、竹、菊、松树、荷花的纹样出现。作为品格高尚的象征,工匠们将陶冶情操的造物思想运用托物言志的隐晦方式呈现,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品格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

1.3 装饰手法

装饰手法指运用某一特定题材或事物,运用谐音取意或托物象征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具体方法。谐音取义可以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讨口彩”。由于汉语文化中同音词与通假字的广泛运用,字与字之间的联想便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如“莲花”和“鲤鱼”代表“连”年有“余”,“麦穗”和“花瓶”构成“岁岁平安”,“金鱼”数尾寓意“金玉满堂”。谐音取义的装饰手法没有深奥难懂的先贤哲理,也没有克己慎行的三纲五常,表达的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呈现方式传递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而另一种托物象征的装饰手法,相较于谐音取义,传递情感的方式便变得隐晦起来。它运用一种毫不相关的客观事物来传达其本身所不包含的另一层意义,是一种没有直接联系的象征符号。例如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它们或因外在形象的孤傲高洁、或因生长环境的严苛凛冽,其形象在人们心中成为了高尚品德的象征。在明式家具装饰的手法选择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最为常用。除此之外,超脱现实的浪漫主义者也会为创作带来奇幻的艺术色彩,以满足当时人们在生产工具制约条件下,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如中国民间传说“四灵”中的龙、凤、麒麟,都是代表幸福、吉祥纳财的神话图腾。不管是谐音取义、托物象征还是图腾艺术,人们对于美好物质生活的期盼永远是家具装饰图案的永恒命题。

1.4 装饰题材

装饰题材的归纳是明式家具装饰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题材的选择决定了整个画面中“形”与“意”的表达,是一切装饰思想外化的直观表现,也是研究装饰因子提取与应用的落脚点[10]。明式家具装饰题材非常广泛,其发展历经两个时期:明代初期,对于家具装饰题材的使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家具的装饰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的使用功能;到中晚期,民间的能工巧匠开始注重表现家具形制华美秀丽而兼含古朴内敛的审美风格,也是由此时开始,装饰题材的使用开始变得丰富多样。

明式家具装饰分类大致沿袭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特点,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几何类、器物类、人物类、吉祥图案类。其中,植物类有卷草、缠枝、牡丹、竹梅、灵芝;动物类可分为飞禽、走兽、水族、神兽;几何类纹样有十字纹、冰裂纹、回纹;器物类装饰主要有玉环纹、绳纹、水纹、火焰纹;人物类主要是福禄寿和八仙;吉祥图案主要是万寿图、福寿双全、柿柿如意等,这些题材大多带有吉祥美好的象征寓意,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明式家具装饰题材虽多,但却并非追求大面积的雕刻和装饰,而是充分利用木材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在家具的迎面或衔接处进行局部性的花纹点缀,给人造成一种“画龙点睛”之感。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和恰如其分,也成为后世人们鉴别明式家具的重要标志。

1.5 装饰审美

在明式家具的装饰审美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于装饰区域的“留白”。设计者时刻秉承自然天成、“尚古朴不尚雕镂”的造物理念,着力营造明式家具清幽淡雅、舒朗大方的独特气质[13](表1)。

表1 明式家具装饰设计整理

2 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提取过程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学者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中在设计学领域,生物学与设计学的跨度融合,为设计打开了新的视角。文化因子的提取与应用研究陆续出现。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依据基因的内部特性,可将基因分为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两种:彰显于视觉表面的被称为显性因子,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主要指产品的形态、结构、材质、装饰、工艺等[14];隐性因子则覆盖于显性因子之下,指显性因子所传达出的深层含义,如意象的寓意、文化、精神内涵等。文化创意设计利用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将设计思想通过丰富的外部图形加以展现,从而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入到新的肌体中完成信息传递,是文化创意产品全新的设计发展形式。

针对明式家具的装饰特征,文化创意设计对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提取,显性因子主要集中在纹样、材料和色彩方面;隐性因子则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装饰手法,传递祈福纳吉、伦理教化、信仰文化、陶冶情操等装饰思想。由于明式家具装饰风格比较注重木材天然色泽的保留,色彩选择上变化较小,因此对于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提取,主要采用图谱分析的研究方法,集中对显性因子中的纹样因子提取与隐性因子中的思想因子提取(即装饰因子的外延层次与内涵层次)两个层面来探讨(图1)。

图1 明式家具装饰因子层次模型

2.1 纹样因子的提取过程

在明式家具的装饰上,古人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意愿相结合,用丰富的想象赋予家具装饰丰富的意象表达。与其整体造型沉稳端庄的风格不同,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大多呈现热烈奔放的特征。无论山水花卉还是鸟兽虫鱼,抑或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传说,都寄托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严谨端正的家具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赋予了它一抹灵动之气。于如今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传统纹样的直接复制与应用虽赋予了文创产品一定的文化内涵,但也显得呆板无趣、毫无生机。从新的视角出发,运用生物学中的遗传基因理论,将传统装饰纹样特征因子进行归纳提炼总结,重新进行纹样的再设计与再应用,将赋予文化创意产品全新的文化气韵与生机活力(表2)。

表2 纹样因子提取过程

2.2 思想因子的提取过程

家具装饰图案作为体量庞大、遗存较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常常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展现设计者类似祈福纳吉、伦理教化、信仰文化、陶冶情操的精神思想。如在明式家具的装饰纹样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松树、葡萄、喜鹊等纹样的出现,松树因其四季长青而被人们赋予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的说法寄托了古人对于长寿美好的期望;葡萄的果实则被用来象征家族多子多福、繁荣昌盛;喜鹊纹样的广泛运用是取其名称中的“喜”字作为谐音,传递类似于“喜上枝头”“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这些装饰的物化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他们内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在封建统治压迫环境下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这些装饰图案和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在今天的设计中还在继续发展和应用,将纹样因子与思想因子结合,形成顺应时代审美的新的图样造型,才能使历史文化较为深刻的诠释于现代商品设计中,完成文化创意产品中“形”与“意”的完美融合(表3)。

表3 装饰思想因子提取过程

3 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筛选及表达模型构建

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为了使设计师能够更快地针对设计对象选择出适应的装饰因子,达到对设计对象文化内涵的最优展现。基于美国运筹学家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将明式家具装饰的显、隐性因子进行了重要层级分析(图2)。此分析样本由20位不同职业,具有文化创意商品购买意向的人员组成,采用焦点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最终结论。其中,对于第二层级的明式家具装饰因子不同类别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装饰思想B4>纹样B1>色彩B3>材料B2,说明装饰思想对于明式家具装饰风格影响最为明显。其三层级中,装饰纹样设计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吉祥图案C16>动物类C12>植物类C11>人物类C15>几何类C13>器物类C14;装饰思想设计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祈福纳吉C41>伦理教化C42>陶冶情操C44>信仰文化C43,由此得出结论,吉祥图案的物象选择与祈福纳吉的寓意表达,在明式家具的装饰设计中尤为重要,也将引导后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15]。

图2 明式家具装饰因子重要性评价样表

除了设计因子的筛选,如何将设计师赋予产品的思想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受众,是一件产品设计成功的关键。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因子的提取应用,将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寄托在创造物身上,形成具有显性文化特征的物质实体;用户通过这一物质实体,识别设计因子所代表的具体文化内容与情感思想,在此过程中并不能与设计师对话交流;随后,用户与设计师将对于产品的显隐性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独立的归纳总结,一同反馈给设计者;通过反馈意见设计者会对产品加以改良。如此循环,才可缩小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认知差距,将设计思想精准的传递给受众群体[16]。这种设计方法符合传播学与设计学理论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满足用户的购买期望,拉近用户与文化创意产品之间的距离。其中,赋予文创产品符合用户期望的显隐性因子是一件产品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17-18]。

4 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选择与设计应用

4.1 案例一

在明式家具装饰显隐性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中,显性因子吉祥图案的物象选择C16与隐性因子祈福纳吉的寓意表达C41,分别被排在了纹样设计因子与装饰思想设计因子的第一位。因而在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实践中,作者选取了明式家具中代表祈福纳吉的“如意云纹”作为设计因子的原型,探索文化创意产品装饰图形的后续设计与应用。从装饰题材上看,云纹属于吉祥类图案,在图案转化时采用重构和二方连续的方法,利用原有纹样造型形成新的图案,从而完成“旧物”到“新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从思想内涵上看,如意云纹旨在传递遂心如意、步步高升的祈福纳吉装饰思想,二方连续纹样的运用,赋予了吉祥寓意经久不断、延绵不绝的深层意蕴;在装饰审美的选择上,秉承明式家具质朴、柔婉的装饰风格,选用淡雅的配色赋予文化创意产品温润、典雅的质感(图3)。整个设计案例巧妙地将明式家具装饰因子进行提取归纳与筛选应用,在验证了因子提取方法与表达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收获了消费者更多的情感认同,极大地促进了购买决策。

图3 文化创意设计对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选择与实践应用案例一

4.2 案例二

不同于案例一从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中各选取一个设计因子的设计方式,案例二的设计目标是将多个设计因子相结合,通过纹样的提取、转化与再设计,传达出相较于案例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表达。作者选用锦鲤作为本案例的基础纹样因子造型,祈福纳吉作为装饰思想中最重要的设计因子,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显性因子的选取则将装饰纹样设计因子重要性排序的前两位“吉祥图案C16”与“动物类C12”相结合,对明式家具中锦鲤造型进行设计因子的归纳、提取与应用。这一动物形象的选择不仅符合装饰纹样中吉祥图案的因子定位,同时符合动物类装饰因子的选择。最后在调整装饰审美时,遵循变化与统一的原则,灵动的造型搭配极具民族风格的中国红色彩,寄托着中华儿女世代承启、热枕奋进的民族品格(图4)。

图4 文化创意设计对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选择与实践应用案例二

5 结语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文化消费水平亟需新的血液刺激其有效提升。明式家具装饰图案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载体,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与文化内涵。通过对明式家具装饰因子的提取与应用方法探索,建立设计因子的筛选与表达模型,从而有效简化了设计师对于传统纹样的提取应用过程,提升了文化创意商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缩小了用户与设计师之间对于产品的认知差距,侧面推动了居民文化创意消费的提升与发展,符合文旅融合下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实需求。

猜你喜欢
纹样家具装饰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鲤鱼旗装饰坠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DIY节日装饰家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