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编寄语

2022-08-31 11:36艾芊,杨知方,张栋
中国电力 2022年8期
关键词:灵活性风电场分布式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引导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3亿kW,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1亿kW,占全球风光装机的比重均超过1/3,均居世界首位。2022年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进一步强调了新能源在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地位。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亟须深入研究探讨新能源并网消纳关键技术,为新能源更好更快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电力》针对这一研究热点,组织了“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并网消纳关键技术”专栏,我们非常荣幸地受邀担任该专栏的特约主编。此次专题征稿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经审稿专家认真评阅,本期刊出5篇文章。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的孙子茹、艾芊等提出了考虑碳流及氢能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框架,提出了适应系统年度规划的期货式碳交易机制,建立了以系统改造升级成本、运行成本、碳成本以及惩罚成本综合最优为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年度规划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乡村多能源系统规划问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李民等基于乡村的资源优势,建立了多种类废物处理及能源供给模型;根据乡村多元产业的用能特性,建立了乡村多元产业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乡村多元产业协调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

针对风电场运行问题,西南石油大学的李茜等从供给侧和负荷侧分析风电场站并网时的灵活性资源及灵活性需求,基于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对其进行灵活性分类,建立分类机组的等效虚拟电源运行模型,构建面向提供系统灵活性的风电场内机组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了一种面向提供系统灵活性的风电场内机组优化运行方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针对新能源系统容量配置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赵安军等从用户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以系统年均用能成本最小和自发自用率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市场电价机制及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制定了新能源系统综合运营模式,提出一种将电动汽车用作储能装置且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农村家庭新能源系统全寿命周期优化配置方法。

针对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问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陈璨等应用二分法快速计算分布式光伏在随机场景下满足节点电压约束的最大渗透率,综合考虑日均电压偏移率、日均电压上限安全裕度等指标,筛选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案,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伏最大渗透率快速计算及不同消纳方案综合择优的消纳能力评估方法。

衷心感谢众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感谢各评审专家的认真审阅,感谢《中国电力》编辑部所做的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保证了专栏的高质量出版。本专栏希望通过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为共同促进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路。

猜你喜欢
灵活性风电场分布式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基于RTDS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建模研究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数字化风电场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海上风电场设施施工检验指南》(GD01—2020)发布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我国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