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人才评价与反馈系统构建

2022-08-31 21:48李国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平台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强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持续改进。面向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设计了人才多元量化评价体系,并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了人才评价软件信息系统平台。利用该平台可完成专家、任课老师、用人单位等多个主体的评价信息采集与处理,专业负责人可方便查看评价结果,准确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环节和薄弱环节,提高了人才评价的效率和精准度。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评价系统;Android 平台;反馈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7-0050-03

1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普通本科工科毕业生人数占世界总数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1]。近年来,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不断取得新突破,逐渐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目前高校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对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定期征求用人单位意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当前采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模式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在课程结束时,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的知识、能力要求及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权重计算课程达标度,在学生毕业时由专业负责人根据各课程达标度计算专业毕业生达标度,根据达标度分析培养过程的不足从而修正培養方案。人才评价的数据采集与处理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随着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更新、评价指标和采集数据的增加,这种方式在数据处理、自适应能力等方面很难跟进。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在人才评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4]。本文面向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研究人才多元量化评价体系,并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了人才评价软件信息系统平台。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元量化人才培养反馈体系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人才培养定位于社会经济发展一线的应用工程师、技术师和管理者。工程教育为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家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校所培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关系到高等工程教育的成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5]。《华盛顿协议》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通过认证协会认证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学位可以得到协议其他组织的认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价[6]。人才评价包括人才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评价主体是指进行评价活动的人或机构,在人才评价机制设计中,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应该既有校内任课老师评价,也有由用人单位、同行专家等组成的校外评价,建立开放式、灵活性的多元化评价、反馈制度,评价结果应精准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修正和人才培养过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矩阵图建立人才培养系统模型,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校内、校外多环人才培养、反馈模型,从而形成多元人才培养评价反馈系统,如图1所示。各课程教学模块既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也包括第二课堂等课外课程。

人才培养评价反馈系统不但有课程和毕业要求达标度的计算,各反馈环节也分别量化计算,使得人才培养效果的分析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充分。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反馈环节的量化计算重点侧重学生能力尤其是毕业后工作能力的评价,使人才评价更加精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通过人才评价、反馈信息系统可动态追踪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快速发现人才培养效果的不足,找到决定这些不足的人才培养元素,准确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环节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方法,充分体现持续改进的理念。同时,借助信息平台可方便地进行人才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分析和教学改进研究,提升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水平。

3人才评价反馈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3.1评价系统基本架构

根据基于专业认证的多元量化人才培养反馈体系设计的信息系统包括两个部分,手机Android端和计算机Web端,如图2所示。Android 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平台,为手机提供了一个软件叠层架构。手机Android端可以进行评价体系信息创建、评价信息采集及查询等。计算机Web端除了具备手机Android端的功能外还可以导出评价结果。系统包括信息管理、评价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评价结果查询等功能模块。

客户端登录身份包括管理员、专业负责人、任课老师、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等。管理员和专业负责人可以录入系统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目标体系、毕业要求指标体系、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矩阵等,并设计其他客户端信息采集及问卷调查信息格式。系统采集任课老师录入的各课程达标数据并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标计算公式计算专业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根据专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录入的问卷信息计算、统计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切合情况。

3.2评价系统实现

客户端系统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选择不同登录身份并输入登录密码可进行有关信息录入或查看。任课老师登录后选择班级和所任课程后根据本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录入相关数据信息,如图4所示。专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登录并选择班级后输入问卷各项指标的等级完成评价,如图5、图6所示。

专业负责人登录系统选择班级后可查询专家、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问卷打分统计情况,也可查询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柱状图,如图7所示。根据以上结果,专业负责人可召集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业建设会议,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及课程体系与内容,还可召集全体任课老师进行有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教学研究。

4结束语

数字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线上、线下混合式信息化课堂是信息化环境支持的新型课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本文设计的系统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人才评价与反馈环节,促进人才培养全过程信息化的形成,使人才培养更加高效。所构建的人才评价、反馈信息平台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有助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行和工程教育的发展。借助人才评价、反馈信息平台,专业负责人和任课教师可及时地、便捷地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发现薄弱课程、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紧迫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此外,本文所设计的人才评价、反馈软件信息系統能够实现人才综合素质量化的评价和反馈,可为行业和用人单位人才的评价、选拔、引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5.

[2] 孙彩云.基于Android的科技人才创新绩效评价系统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6):98-102.

[3] 王千千.基于Android的课程评价系统App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9(2):84-86.

[4] 倪红军,张学成.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8):109-112,118.

[5] 白艳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60-64.

[6] 王红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解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9):162-166.

收稿日期:2022-03-16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R-9353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102198008)

作者简介:李国利(1973—),男,山东滨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平台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