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CDIO教学研究

2022-08-31 01:03卢爱臣马文彬魏建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

卢爱臣 马文彬 魏建宇

摘要:针对传统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供需脱节,学员机械学习且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研究从岗位需求和学员的能力素质培养这个成果目标反向出发,逆向设计教学思路,从培养学员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出发,设计达到目标的课程矩阵。提出从专业领域的项目中发现需求,挖掘项目需要的知识,反推出知识模块,将项目搬进课堂。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提出以CDIO项目牵引知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之获得做中学的创客体验,开发学员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为进一步提升岗位任职能力提供支持。

关键词:CDIO;反向设计;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7-0146-02

1 引言

计算机课堂是军事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主阵地,但传统的课堂还存在着供需脱节、训用不一等问题。我们的课堂和岗位之间、课堂和科研项目之间、课堂和培养目标不能互通互享,课堂成了一个个“功能孤岛”。

解决如何通过课堂唤醒学员的力量,将所学所获用于实践,满足岗位需求。学员中,还存在着“虚假学习”,只注重学什么;机械学习,只关注考什么;竞争性学习,自己学好就行了,缺乏对话学习和分享合作。很多学员动手能力较差,知识不能有效地形成能力。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也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1]。受到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著名大学的广泛认知和重视。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从岗位需求和学员的能力素质培养这个成果目标反向设计培养思路,从解决专业领域现实问题的项目中,发现需求,构建项目,将项目搬进课堂,研究项目需要的知识,反推出知识模块。在教学中,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可感知、可操作、可触摸的要求和特点,采用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教学模式,以实际项目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开发学员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能力,为提升学员信息素养服务。

2 OBE理念下计算机课程教学思路的反向设计

OBE成果导向人才培养设计和传统的学科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的需求。

OBE强调以学员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围绕学员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得怎么样?依次构建从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从毕业要求到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再到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多层次关联矩阵,建立持续改进的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根据课程承接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细化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考核办法并开展教学,然后进行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通过实施课程的OBE改造,任课教员和学员都更加清楚课程在知识、能力、素質等方面的教学要求,对教员的“教”和学员的“学”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2.1 OBE成果导向人才培养设计和开展过程

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即从专业需求对学员要达到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出发,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反推出知识模块。最终的学习成果(终极目标)既是OBE的终点,也是其起点。OBE教育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图1所示是成果导向人才培养设计和开展过程。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OBE成果导向人才培养设计和开展过程从学员专业的能力需求出发,细化各能力分项指标。依据各能力需求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模型,进一步形成教学项目。依托科研项目和成果,形成能力落脚点,即构建适合课堂开展的教学项目,最后反推出项目实施的知识模块。

2.2 基于OBE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借鉴OBE成果导向人才培养设计和开展过程,进行教学过程的反向设计。研究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及对信息化素质的要求,分析课程对专业领域的服务指标,细化依托课程需要达到的思维、习惯、能力等分项指标,制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改造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成课堂实施的综合项目,使目标落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解项目,设计可实施的子项目。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的输入/输出(I/O)时,引入温湿度检测、运动信息获取、灰度检测等子项目[2]。通过项目反推出涉及的知识模块,用项目来牵引知识。图2所示的就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的反向设计过程。

3 OBE模式下CDIO计算机项目式教学实施

3.1 CDIO教学过程设计

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理念,是以项目为迁移,通过参加基于问题、项目和活动的学习体验开源、合作、分享的创客精神,激发出学员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员能零距离感知计算机,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内化迁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CDIO教学,提炼于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以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载体,使学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知识的获得感和能力的成就感。CDIO教学通过探究式的、创客式的课堂,颠覆了传统的理念,不再是机械式灌输,而是反转了课堂角色,让学员带着好奇心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不是教员一个在表演,教员是主持、导演,学员不是观众,而是主角,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活跃的。

3.2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CDIO教学

教学大纲使得课堂项目活动结构化、标准化。课程依托可感知、可触摸、可操作的树莓派实验平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初步的程序设计开发。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色编写适合开展CDIO项目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使项目覆盖更多的知识点。所设计的项目具有通用性,能够培养学员程序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所设计的项目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项目的设计结合着专业需求,精选和学员专业相关的案例、项目来牵引知识,让学员在做中学,学以致用。图3所示是以项目牵引的 CDIO教学开展实施过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设计的CDIO教学,以Python为编程语言,学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利用树莓派开展创客项目,让学员打开计算机这个“黑匣子”,让计算机看得见、摸得着。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内容后置,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实现LED调光灯、超声测距、人体感应、温度测量、物联网应用等创客项目[3]。同时要求学员拓展项目,对嵌入式、物联网等相关的创客项目进行的讲、演、答、辩等活动,丰富课堂体验,采用的方式均以可操作的方式指导教学实施。结合实际应用,遴选主题进行嵌入式设计比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实现赛课合一。

4 定时器应用——以舵机控制为牵引的CDIO项目式实战化教学

在很多装备的控制系统中,都需要进行实时控制、同步控制,实现这些功能,定时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定时器设计能帮助学员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体验计算机的“智能”,并能增加学员对计算思维的认识,体会计算思维之美。依据这个导向,反向设计基于OBE的教学项目,反推知识模块,开展CDIO项目式教学。

4.1 项目引入

战场不是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流水线车间,也不是设定好的游戏场景,它正变得越来越残酷和科幻,正在从信息化演变成无人化。

即使武装到牙齿的士兵,也无法在战场上避免伤亡。我们完全可以让机器人进入战场执行作战任务。比如,面对复杂地形,先派无人机勘察周围环境,再派机器人进行地面搜索、布控。甚至可以指挥机器人扣动扳机。作为指挥员,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一支机器人军团?

4.2 项目构思(C)

本项目通过定时器和舵机的知识,来实现一个17自由度的机器人。机器人能模仿人做各种动作,比如俯卧撑、前空翻,还会跳舞、唱歌,之所以能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靠的就是舵机。

4.3 项目设计(D)

通过时钟脉冲宽度的控制,揭示生活中利用脉宽调光、调声的应用,学习定时器的实现、pwm的概念和原理。

点亮LED,给出控制亮度——调光(眼睛能看到的);

让蜂鸣器唱强军战歌——调声(耳朵能听到的);

让机器人的关节动起来——PWM舵机控制(转起来)。

4.4 项目实现(I)

表1列出了CDIO项目的实现过程。在实现过程中,反转课堂角色,在教员的引导下,学员得到的是做中学的创客体验。

4.5 项目运行(O)

根据项目设计和实现过程,设计硬件电路,编写驱动程序。首先,点亮LED灯,控制灯的亮度和亮灭的时间。接着,通过平台控制蜂鸣器发声,进一步设置合适的频率表示音节,调整节奏,播放强军战歌,例如《奋进,陆军!》。然后,驱动舵机转动。最后,课下进行项目拓展,调整两个自由度的舵机,能实现多维度转动。终极目标,让17自由度的机器人做一个课上演示的动作,例如前滚翻、后滚翻或者侧滑等。

5 深层挖掘教学内容,实现高阶思维能力提升

5.1 打造梯度式、增量式的知识结构

全面梳理课程思路,通过分析核心岗位职责挖掘能力需求和知识需求,以课程体系的教学设计作为支撑,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借鉴OBE教学模式和CDIO教学方法,进行敏捷式教学。根据学员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计算机课程学习特点,合理控制教学节奏,对难点进行分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梯度式、增量式、迭代式教学设计。打造“金字塔”式知识结构,逐步提升学习挑战度,拓展课程难度,延伸思维深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

5.2 知识融合,培养学员思维和能力

作为人类发明和使用的最智能的工具,计算机融合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和智慧[4]。在知识更新速度快、以创新为主的时代,计算机的学习要打破知识壁垒,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认知能力,锻炼学员的创造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抽象和解决能力、自主學习能力等。

项目式教学打破以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淡化了语言细枝末节的介绍,注重程序设计的根本思想的灌输。程序是人类思想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人类把计算机擅长的事情交给机器来实现,编程实现只是形式[5]。人的思维才是编程最根本的、最具决定性的作用,教学要特别侧重培养计算思维,体会计算思维之美。

6 结束语

本文采用OBE教育理念,提出了满足专业领域信息素质培养需求的教学设计方法,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提出了开展CDIO项目式教学的手段。OBE理念的落地依托CDIO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专业领域实际问题为牵引,以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导向,学而思,学而用。在教学方法上,以项目为主线,注重整体设计,每一项目要求学员自主完成设计。在完成各子项目设计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综合设计。为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吕云翔,李沛伦.IT简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 吴新杰.AVR单片机项目教程:基于C语言[M].3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3] 张志良.单片机应用项目式教程:基于Keil和Proteu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 董荣胜.计算思维的结构[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5] 海因茨·R.帕格尔斯.大师说科学与哲学:计算机与复杂性科学的兴起[M]. 牟中原,梁仲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

收稿日期:2021-08-25

基金项目:军队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项目——《计算机程序设计CDIO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类别:教学改革,项目编号:4142ZB101

作者简介:卢爱臣,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应用。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