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千佛寨摩崖造像田野调查报告
——以22 窟弥勒佛造像龛为例

2022-09-06 02:27赵顺顺郭晓凤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收藏与投资 2022年8期
关键词:安岳弥勒佛摩崖

赵顺顺,郭晓凤,谢 涛,胡 敏(成都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一、千佛寨概述

千佛寨主峰上现存的唐代石刻摩崖造像,规模极其恢宏壮观,共有历代各类石窟造像龛共近105龛,摩崖佛像多达3 061尊,分布主要集中于在寨中南北两边的两峰岩。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石刻造像多数为中国盛唐、后元、五代、明清时期的作品,少量保存完整的为唐宋明清各时代的作品。南北壁两岩寺内除保留有大型佛像龛一座外,还有清代大型彩色摩崖石浮屠造像各7座,共有唐碑字石刻3块,历代题记碑刻有26处多。南岩多为唐代造像,其主要特征是五官清晰、面部圆润丰盈,高耸鼻或垂耳,袒胸肩而稍露肌,衣纹疏密有致,线条优美且流畅,简洁朴素而节奏明快,古朴庄严且富丽典雅。22窟弥勒佛造像龛位于千佛寨南岩,具有典型的盛唐石刻的特征。千佛寨里分别刻有各种数目众多的菩萨、力士、护法神、飞天、供养人等像以及古代其他各种“经变”故事造像,充分形象地表现了出中国古代社会天上、人间、地狱众生三界的生死悲欢、苦乐无常与善恶悲欢,内容丰富,技艺精湛。

二、22窟弥勒佛造像龛内容介绍

22窟为弥勒佛造像龛(图一),建于唐代,洞窟平面呈马蹄形,双层龛形制,圆券龛,龛楣上隐约可见雕饰纹样,但因风化严重模糊不清。龛高220厘米、宽230厘米,最大进深102厘米。位于正中间的主佛是弥勒佛坐像,左右两边为观音像和地藏菩萨像,外层左右各刻一力士。龛内造像色彩隐约可见,观音和地藏菩萨的服饰以石绿、石青为主,其次为土黄、黄白和黑褐色。

图一 22 窟弥勒佛造像龛全景图及空间尺寸图

主佛弥勒佛倚坐像(图二),高120厘米,肩宽30厘米,头长23厘米,弥勒佛双足未盘,双腿自然垂放,又称“善跏趺坐”,早在犍陀罗时期出现。到盛唐,这种弥勒佛倚坐成为标准坐姿造像。佛像底座为方形,双足各踏一莲花,背后有圆形背光,头顶波发、面容圆润、双目微启、表情庄重、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其衣纹线条采用漫圆雕,有薄衣透体的视觉效果。此佛像脸面和胸部精刻细作,显得细腻滋润,富有体积感。弯眉下微睁下视的双眼和略微隆起的鼻翼,生发出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庄严,形神兼备。

图二 22 窟主像弥勒佛造像及手绘稿

左侧有两排菩萨像(图三),前排两尊,后排三尊。因破损严重,无法清晰辨别其具体身份。其中有三尊头部丢失,一尊头部残缺,仅有后排中间一尊头部完整。前排右侧菩萨高71厘米,肩宽15厘米,头长16厘米,头宽8厘米,菩萨头戴花瓣形宝冠,宝缯垂肩,脸盘圆润;前排左侧菩萨,高63厘米,肩宽16厘米,头部丢失,双手残缺,腰部也有缺失,外着天衣,内衫下摆覆于脚面;后排最右侧菩萨,高82厘米,肩宽16厘米,头部也已丢失,左手残缺,右手完整,身披帔帛,体态优雅端庄;后排中间的菩萨相对比较完整,高74厘米,肩宽18厘米,头长19厘米,环臂后下垂于身侧,双手放于胸前,手中隐约可见一柱状物,由于残损严重,不可辨认;后排最左侧菩萨,高70厘米,肩宽17厘米,头部丢失,由于风化现象严重,手掌造型和手中所执物已模糊,仅剩大致轮廓,不能辨认出所执何物。

图三 左侧菩萨像及手绘稿

右侧有三尊菩萨清晰可见(图四),其中左侧菩萨高77厘米,肩宽15厘米,头长13厘米,头宽9厘米,头部部分残缺,面相饱满,右手持锡杖,清晰可见,左手持摩尼宝珠,由此推测为地藏菩萨;位于中间的菩萨,高71厘米,肩宽16厘米,头部部分残缺,双手交合于胸前;最右侧的菩萨,高70厘米,肩宽15厘米,头长17厘米,头宽14厘米,手持一物,根据外形推测可能为如意,普贤菩萨和如意轮菩萨两位菩萨都有手持如意,再根据头饰推测与普贤菩萨的头饰更为接近,由此推测此尊应为普贤菩萨。

图四 右侧菩萨像及手绘稿

外层左右两边分别有一力士造像(图一),左侧力士毁坏严重,已模糊不清。右侧力士造像高65厘米、身体最宽处37厘米,头高22厘米、头宽20厘米。右侧造像为正面立像,头着高发髻,力士脸部为椭圆,嘴唇略薄、鼻梁高挺,双目深邃,横眉怒视前方,上身半裸,胸部肌肉壮硕,腹部隆起,双手握拳置于肚子之上,以绳作带紧系腰间,下身着战裙,那有力的双腿透过战裙隐约可见。赤双脚作斜八字站立,呈现出威风凛凛、凶猛无畏的气概,显示出力大无穷,征服一切的神威。精美的力士雕像极具力度感和艺术感,是千佛寨数千雕塑中的珍品。

三、22窟弥勒佛造像龛佛像遭破坏原因分析

查阅资料和现场勘察情况分析得出造成安岳石窟佛像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岩体自身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一)岩体自身原因

安岳千佛寨摩崖造像主体是沉积作用下形成的长石和石英红砂岩,其因吸水膨胀发生剥落,在地下水、地表水的作用下,易产生滑坡,形成危岩,甚至坍塌,对摩崖造像及石刻造成损伤破坏。摩崖造像及石刻所赋存的岩体受质构造运动、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易形成各种类型的孔隙,这些孔隙不仅对岩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有较大的影响,还会形成空气、水汽、水循环通道,加剧风化现象。

(二)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影响、生物危害、自然危害等。安岳石窟地处四川省东部边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其雨量充沛,加之摩崖造像常年暴露于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加快了摩崖造像及石刻的风化;雨水的充足为动植物、微生物等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小型动物在摩崖造像表面上筑穴、排泄、产卵等对其造成直接的破坏,微生物菌群等的繁衍生长,覆盖于造像表面,致使其变色及风化;安岳本地虽然没有发生过地震,但四川地震频发,对摩崖造像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人为破坏

人为破坏主要包括反复拓印、保护不当、香火烟熏、人为刻画、偷盗佛头等。由于摩崖造像吸引众多信客到访,游客烧香、点烛、焚纸等活动,导致油垢和积尘现象严重;游客对摩崖造像旁的题记进行反复拓印而出现墨迹污染;当地在对摩崖造像进行修缮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当的修缮材料及方式,对其造成二次破坏,如水泥修补、环氧树脂表面封护等。

四、千佛寨石刻保护建议

目前,千佛寨摩崖造像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只有了解其保护状况和受破坏根源,才能制定更好的保护方案。针对千佛寨摩崖造像的损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景区安保制度,加强游客文明督导

此次考察,我们发现千佛寨安保制度并不完善,景区工作人员较少,也没有保安巡视,所以应完善安保制度。同时,千佛寨地域宽阔,但是石刻分布点不一,并没有作类别区分,保护难度较大且监控缺乏,可安装监控,并不定时安排专业安保队,对千佛寨进行巡逻与保护,还可以防止自然灾害发生。此外,应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文明督导,例如发放安全手册。

(二)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协同保护意识

千佛寨存在各部门之间缺少合作和交流的情况,可安排定期开展针对千佛寨保护的会议,促进各部门之间更多交流,同时采取合作的形式,共同为千佛寨摩崖造像流传保驾护航。

(三)加强文物保护技术投入,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

千佛寨的保护措施缺乏,仍然停留在基础的保护上,没有现代技术保驾护航,建议第一时间建设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安全技术防范中心等,形成完善的保护机制。

(四)扩大景区开发机制,提升景区形象

千佛寨景区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应进一步扩大对千佛寨的景区开发,同时打造特色化文创产品,加强宣传,提升千佛寨摩崖造像的知名度,进而打开旅游市场。

猜你喜欢
安岳弥勒佛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弥勒佛瓷雕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实践文旅融合,拓展“安岳石刻”传承发展之路
深情
Uncertainties Brought by Free Indirect Speech
摩崖造像
弥勒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