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初探

2022-09-06 06:15汤向红周亚琦曾凡菊王江侠聂国芳余先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增产率利用率供试

汤向红,周亚琦,曾凡菊,王江侠,聂国芳,余先拯

(1.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孝感 432000;2.安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安陆 432600)

0 引言

化肥是作物增产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施肥过量问题,不仅影响化肥利用率的提高,而且容易降低耕地质量、引起土壤酸化、板结和环境污染[1],甚至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探索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状况,利用土壤测试结果按作物丰缺指标法推荐肥料施用量,通过无氮、无磷、无钾肥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化肥利用率影响的田间试验[2],探讨氮、磷、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增效和合理优化施肥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20 m2,长宽3 m×6.66 m,小区用木芯板包塑料薄膜做隔断。试验田块均设置1.5 m保护行。处理1:空白对照。处理2:无氮区(0-4-7)/667m2。处理3:无磷区(11-0-7)/667m2。处理4:无钾区(11-4-0)/667m2。处理5:测土配方施肥区(11-4-7)/667m2。各处理小区施肥方案(表1)。

表1 各处理小区施肥方案

1.2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洑水镇车站村,处于长江支流府河流域。试验田面积0.1 hm2。试验田块位于平原地带,东经113.676643、北纬31.336792,有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水源可灌可排,自然生产条件优越,符合田间试验的要求。

1.3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潴育水稻土亚类,马肝泥田土属,白散泥田土种,成土母质为粘质冰水沉积物,剖面为A-P-W-C构型,土壤质地为粉砂质黏壤土,土壤结构为粒状,无明显障碍因素和无明显侵蚀程度。试验点试验前土壤测试结果为:全氮1.26 g/kg、有效磷27 mg/kg、速效钾68 mg/kg、有机质16.24 g/kg、pH值6.18。试验后土壤测试结果(表2)。

表2 试验点试验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

1.4 供试作物及品种

供试作物为水稻。供试品种:荃优金优1号。供试田块前茬为小麦。

1.5 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为碳铵(含N17%)、过磷酸钙(含P2O512%)和氯化钾(含K2O60%),三种单质肥料均匀混合后做基肥一次性施入。

1.6 田间管理

供试田块6月2日下午按照试验方案,将碳铵(含N17%)、过磷酸钙(含P2O512%)和氯化钾(含K2O60%)三种肥料均匀混合后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水稻于2020年4月28日下午浸种,6月3日插秧,定植密度为12 cm×27 cm。6月10日调查基本苗,7月9日调查分蘖苗,试验期间所有田间管理均保持一致。10月1日收获,并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各小区单独计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分析

在水稻全生育期调查水稻基本苗、分蘖苗、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等主要生物学性状,并进行了小区实打。

分析可知,处理4的667m2基本苗最高、处理5的667m2分蘖苗和667m2有效穗最高(表3)。各处理供试水稻产量构成分析:处理5的株高最高,处理1最低;穗长,处理5最长,处理1最低;穗实粒数,处理5最多,处理1最少;处理5的667m2有效穗最多,处理1最低;处理3的结实率最高,处理4最低;千粒重处理1最高,处理2最低;谷草比,处理4最高,处理3最低。理论产量,处理5最高,处理1最低(表4)。由此可以得出:府河流域种植水稻,氮肥的使用直接影响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及理论产量。

表3 各处理供试水稻生物学性状调查

表4 各处理供试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2.2 不同处理对供试作物产量的影响

10月1日收获完成,收获与计产方式均采取每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方式进行。

试验结果表明(表5),处理5 产量最高,产644.66 kg/667m2,比处理1增产196.29 kg/667m2,增产率43.78%;处理2比处理1增产12.53 kg/667m2,增产率2.8%;处理3比处理1增产156.38 kg/667m2,增产率34.88%;处理4比处理1增产158.6 kg/667m2,增产率35.4%;处理5比处理1增产196.29 kg/667m2,增产率43.8%。由此可以得出:府河流域种植水稻,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氮、磷、钾缺一不可。

表5 各个处理供试水稻实产结果比较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6 可以看出,处理2 与处理1 比较,增产12.53 kg/667m2,增加收入32.5元/667m2,肥料投入65元/667m2,收益减少32.5元/667m2;处理3与处理1比较,增产156.38 kg/667m2,增加收入406.6元/667m2,肥料投入87元/667m2,收益319.6元/667m2;处理4与处理1比较,增产158.6 kg/667m2,增加收入412.36元/667m2,肥料投入82元/667m2,收益330.3元/667m2;处理5与处理1比较,增产196.29 kg/667m2,增加收入510.35元/667m2,肥料投入117元/667m2,收益393.3元/667m2。由此可以得出:府河流域种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表6 各处理经济效益

2.4 不同处理实打产量结果方差分析

不同处理实打产量结果进行F检验(表7),各处理小区间实打产量差异显著性通过新复极差测试比较(表8)。

表7 各处理实产结果F检验

表8 各个处理小区间产量差异显著性比较(新复极差测试)

不同处理实产结果通过F检验得出:各处理间水稻实产与处理1(ck)达到1%显著水平。新复极差测验得出:处理2、3、4、5与处理1比较,实产差异显著;处理5与处理2、3、4比较产量差异显著。

3 不同处理肥料利用率分析

各个处理收获量(表9),各个处理的肥料利用率(表10),水稻作物养分含量(表11)。

表9 各个处理不同收获量

表10 各个处理肥料利用率

表11 水稻作物养分含量

根据稻谷产量、稻草产量以及养分含量,计算肥料利用率(RE)=(施肥区的肥料吸收量-非施肥区的肥料吸收量)/施肥总量(NF)。NC=施肥区的肥料吸收量-非施肥区的肥料吸收量,水稻稻草和稻谷中养分含量按照常年含量计算。计算得出氮肥利用率为44.8%,同理计算出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利用率为10.8%,钾肥利用率为35.6%。

4 结论

通过试验结果得出,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无氮、无磷、无钾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结实率、千粒重、667m2有效穗等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影响水稻产量;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降低196.29 kg/667m2,无氮处理水稻产量降低183.76 kg/667m2,无磷处理水稻产量降低了39.91 kg/667m2,无钾处理水稻产量降低了37.69 kg/667m2;该试验化肥贡献率达40.54%,氮肥贡献率28.5%,磷肥贡献率6.19%,钾肥贡献率5.85%;化肥利用率在44.8%~10.8%,氮肥利用率为44.8%,磷肥利用率为10.8%,钾肥利用率为35.6%。

国外农作物集约化种植肥料利用率在40%~60%,与之相比,府河流域水稻种植化肥利用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优化氮、磷、钾肥的施肥结构和方式,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猜你喜欢
增产率利用率供试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不同处方配比及提取工艺对银柴退热汤解热镇痛抗菌抗炎作用的影响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