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推广策略分析

2022-09-06 06:15袁玉峰高月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耕杂草花生

袁玉峰,高月根

(1.日照市高新区河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市东港区农业农村局农广校,山东日照 276800)

1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1 科学选种

优质种源是实现高产的必要因素,所以在选择花生种子时,首选抗逆性强的品种,其次,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肥力强弱进行科学栽培。在具体挑选种子时,则应侧重个头饱满、充实,且表面没有损伤破坏的种子。

1.2 地块选择

花生种植中要选择湿热环境、增产潜力较高、土壤肥力条件均衡的土地为宜。种植花生与种植其他作物的区别之处在于对土壤性质要求较高,所以在种植前,需对种植区域进行检测并综合性分析,如果种植区域土壤呈中性或弱酸性,且肥力条件较好、土层厚,则适合于种植花生,如土壤的pH值在6.5~7.5且为半沙壤土。需种植管理人员格外注意的是,花生不可与豆科类连作或重茬种植。

1.3 播种前准备

1.3.1 晒种。这一环节是提升种子生长活力、消灭病菌的重要环节,具体操作方法:将花生种子放置于地面,平铺即可,厚度保持在5~7 cm,但在保证晾晒时勤翻动,晾晒2~3天。种子充分晾晒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剥壳。在此环节操作中要确保种子不会受到外部病菌感染,还要集中挑选果粒饱满以及色泽较好的种子。

1.3.2 种子分级。花生剥壳后,要将不合格的秕仁、破仁剔除,然后再按花生种仁的规格进行分类,通常可分为三级,只选一、二级做种子。

1.3.3 药剂拌种。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与药剂混合均匀拌制,这样可提升种子在土壤环境中的固氮作用,促使种子稳定生长且保证发育良好。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的另一个原因是,可有效抑制根腐病及茎腐病的发生,提升花生的抗病力,具体方法:在播种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待晾干种子水分后即可进行播种。

1.4 科学播种

1.4.1 择时播种。播种期选择要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诸如:地温、墒情、品种特性等,一般在情况下,地温大于15℃才可进行播种。

1.4.2 观察墒情,适时下种。种植花生要营造良好底墒,确保土壤中含水量充足,标准情况下,要确保田间的持水量在60%为宜,或者通过直观辨别法,即采用“抓土成团,松开即散”的状态下播种,如果含水量小于40%,可能会造成缺苗,反之,如果高于80%还可能会造成烂种现象。

1.4.3 播种方法。可选择人工点种或使用播种机播种,正常播种深度约5 cm,要保持深浅一致。

1.4.4 播种密度。土壤肥力对花生的植株生长影响很大。应掌握“肥地稀,薄地密”的原则进行。一般播种量为20~25 kg/667m2。高肥力地块种植密度1万~1.1万穴/667m2,中肥力地块种植密度1.1万~1.2万穴/667m2,低肥力地块则种植密度1.2万~1.3万穴/667m2,以每穴2粒为准。

1.4.5 整地施肥。要保持花生种植区域内土壤处于疏松状态,起垄高度在85~90 cm,在种植花生前需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处理,要保证耕深>30 cm。如果土壤呈强酸性,在种植时需撒施生石灰,具体施加标准为50~100 kg/667m2,调控好种植区土壤的酸碱度,才能确保花生良性生长;如果种植土壤为中性或弱酸性,需对土壤进行翻耕,适量施用农家肥500 kg/667m2,同时还要配合施花生专用肥。

1.5 施肥方法

1.5.1 基肥和种肥。花生基肥的施入量,一般占总施肥量80%~90%,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氮、磷等化学肥料。施肥方法:一般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大部分在播前整地作基肥撒施,留少部分在播种时进行沟施或穴施。

1.5.2 施肥量要求:有机肥2 500~5 000 kg/667m2,尿素10 kg/667m2,二铵15 kg/667m2,磷酸二氢钾4~6 kg/667m2,提倡使用长效复合肥30~50 kg/667m2。以全面提高施肥水平,达到足量平衡施肥目的。

1.5.3 追肥。在花生的具体栽培中,追肥是非常重要环节,当花生处于始花期后20天左右,需及时进行封行与中耕培土,可按施加花生专用复合肥10 kg/667m2。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缺少各种微量元素或施肥量不同,其生长状态也有明显变化(具体见表1),所以,一旦发现缺素、缺肥症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确保花生正常生长。

表1 花生缺少微量元素及肥料生长状态一览表

2 花生的田间管理

2.1 适时中耕

中耕能增加土壤中氧气,改善花生生长的土壤环境。中耕还可除掉杂草,减少杂草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整个花生生长期间需要进行3~4次中耕,如果中耕后遇到降雨,待天气转晴后,还需再中耕1次。下针前的一次中耕最为重要,对花生产量影响甚大。但在花生开始下针后,就要停止中耕,因中耕会切断果针,影响产量。当花生果针入土后,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以利于果针膨大、发育成饱满的荚果。

2.2 灌溉与排水

当花生处于盛花结荚期时,需及时进行抗旱工作,而是花生处于成熟生长阶段时,要注重排水,如种植地是小麦套种花生,当花生处于幼苗期就容易出现干旱,所以要及时进行浇水保苗。苗期需结合施肥进行浇水。当花生处于开花下针至结荚期时,所需水量最大,要及时浇水,如果花生生长至中后期时,当雨水较多时,如不及时排水,容易引起根系腐烂、烂果等情况。

3 花生控旺

3.1 科学掌握控旺时间

控旺不可过早,过早会引起花生叶部病害,而且叶片也会出现提前枯死状或者有脱落现象,随之植株早衰。

3.2 避开花生盛花期

如果选择在花生的盛花期进行控旺,会抑制植株茎叶的生长与开花,导致果针数量减少。

3.3 科学控旺

在田间开始封垄时,可进行第1次控旺;株高达到45~50 cm时,可进行第2次控旺,以达到收获时株高超过60 cm。

3.4 控旺注意事项

1)选择在午后进行喷药,若施药后在6 h内遇到降雨,则要及时补喷。

2)喷药时可在药液中添加少量的中性洗衣粉,以增强药液的附着能力及叶片的吸收能力。

3)应重点喷施花生植株顶部,力求一喷而过,不可重喷。

3.5 药剂控旺方法

1)烯唑醇。用50~100 g/667m215%烯唑醇兑水30 kg,然后进行叶面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次即可。

2)缩节胺。用40~50 ml/667m2缩节胺兑水30 kg,叶面喷雾,每隔15天喷施1次即可。

4 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4.1 花生茎腐病

这种病是花生自出苗到收获都可能发生,受害部位主要是子叶,受害叶片呈黑褐色,如果在花生幼苗期与成株期发病,那么茎基部就会变黑,直至枯死;在苗期发病4~5天,就会造成全株枯死;成株期10~40天也会造成全株枯死。

防治办法:选好种子,进行合理轮作。也可在播种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5%进行拌种预防。

4.2 花生叶斑病

这种病分为黑斑和褐斑两种表现形态,发病初期,叶片上会产生黑、褐色斑点,严重时,斑点也会随之扩大,直至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当病叶率达10%~15%时,使用30%苯甲丙环唑20 g/667m2兑水30 kg喷雾进行防治,7~10天再喷一次即可。

4.3 花生锈病

这种病可存在于花生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对花生造成侵害的部位主要在叶片,先从叶片底部开始发病,发病时叶面会呈现出黄色小点,病情严重时,叶、茎干枯,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当下部第1~2片叶出现2~3个病斑时,就要开始喷施杀菌剂。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 g/667m2兑水30 kg喷洒。

4.4 白绢病

这种病也称花生茎基腐病,多发生在花生成株期,茎基部组织软腐呈纤维状,表皮脱落,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病丝,并产生“油菜籽”状菌核。

防治办法:可在播种前用广枯灵,按种子量的0.3%~0.5%进行拌种,晾干水分后即可播种;当花生齐苗后要及时使用磷酸二氢钾150 g兑水30 kg喷雾。

5 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5.1 蛴螬

一般在花生开花的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产生危害。成虫会咬食叶片,将叶片咬成不规则的缺口或孔洞,严重时仅残留叶脉。而幼虫会咬食花生的根、茎,使花生缺苗断垄,严重时还会咬食花生果实,将嫩果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在收获花生时,将受蛴螬危害过的秸秆集中销毁,这样可有效减少来年虫口密度。还可通过毒死蜱、辛硫磷等颗粒剂拌细土施于播种沟或播种穴内,这样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2 红蜘蛛

这种病害发生时间大都集中在6~8月份,受害叶片会先出现黄色斑点,最后会变成白色,边缘向背面蜷缩。

防治方法:当有螨植株达到5%时,用2%阿维菌素乳油50 kg/667m2兑水30 kg进行喷雾防治。

5.3 花生蚜虫

这种虫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6月下旬,主要发病特征:成、幼虫会聚集于花生嫩叶、嫩芽等部位,周围叶片也会变黄蜷缩,生长缓慢或者不再生长。

防治方法:使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药剂兑水进行喷雾,喷药时喷头一定要朝上,多喷叶子的背面。

6 杂草防除技术

当花生处于苗期至封行前,都要及时防治禾本科杂草,在杂草2~4叶期,用15%精喹禾灵乳油40~50 ml/667m2兑水30 kg喷洒;防除阔叶杂草可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20 ml/667m2兑水30 kg喷洒,喷洒时间应尽量安排在早、晚叶片合拢时,如果是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也可采用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与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混合使用。

猜你喜欢
中耕杂草花生
掏花生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拔杂草
广西甘蔗中耕施肥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拔掉心中的杂草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