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男儿洒热血 一封“遗书”显真情

2022-09-07 09:22王巍
中学时代 2022年7期
关键词:孔繁森遗书牧民

■王巍

小梁:

不知为什么我头痛得怎么也睡不着觉,我是在海拔近6000公尺的地方给你写的信。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一事相托:万一我发生了不幸,第一,你不要难过。第二,你给地方领导讲不幸的消息,不要给我家乡讲,更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第三,你要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报平安的信。第四,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那里。切记切记!

1994年2月,正当孔繁森带领阿里人民为发展而奋斗时,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整个阿里高原,淹没了阿里的大山、牧场、河流和村庄。听着不断传来的告急电话,望着室外的漫天飞雪,看着笔记本上“大批大批牛羊死亡,存栏量天天都在下降,牧民们已陆续开始断粮、断炊,因冻饿病倒的牧民日渐增多”的记录,孔繁森心急如焚。他立即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了紧急动员:“阿里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干部都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抗灾第一线,与阿里人民共患难。”

根据地委联席会的决定:地委和行署组成三个工作组,立即深入各县,组织抗灾救灾。孔繁森亲自带队,踏着厚厚的积雪去了最贫困、受灾最严重的革吉县和改则县。

孔繁森乘坐的越野车冲入了茫茫雪野。

狂风夹裹着雪团直朝汽车的挡风玻璃砸来,尽管瞪大了眼睛,但怎么也找不到那条通往革吉县的路。那条路本来就十分难走,说它是路,其实就是靠汽车轮子在荒原上轧出来的一条车辙印。孔繁森到任十个月,已到革吉县去了多次,往日奔驰在这条路上,不仅可以看到路两旁那起伏的红柳丛,有时还能见到三五成群的野牦牛和藏羚羊。如今,入眼的只有一片银白,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孔繁森向外探着头,两只眼睛不时地搜寻着,他多么想尽快赶到那被大雪围困着的牧村和帐篷啊,可这白茫茫好像永无尽头。他乘坐的越野车性能很好,但奔走在齐腰深的雪路上,仍直喘粗气,尽管司机小杜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汽车还是只能在雪原上慢慢地爬行。

遇到陡峭的山坡,孔繁森就带头跳下车,几个人用肩膀扛住汽车尾部一米一米地往上推;遇到大雪堆,他就操起军用铁锨,和随行人员一点一点地挖。在这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推车、挖雪和在平原的田间劳动绝不是一个概念,推不了两三米,挖不了两三下,就要张大嘴巴猛吸几口气。孔繁森和大伙一直在并肩战斗,直到翻过山坡、搬走雪堆。

孔繁森一行持续跋涉在雪野之中,突然,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小黑点,走近才知道,原来是察布区的一个小牧村。零星的几户牧民,分散在方圆一公里的草滩上。草滩上和羊圈里则是一片凄惨的景象:不知什么时候死去的牛羊,横七竖八地躺在雪地上,其中几头牦牛瞪着没来得及合上的大眼睛;气息奄奄的老羊已被大雪埋住了大半个身子,想挣扎着站起来,可动了几下,已力不从心……

停下车,孔繁森背起小药箱就急火火地走进附近的一个帐篷,见到一个饥寒交迫的老阿妈和两个被羊皮袄裹着的孩子。他先给老人和孩子进行了检查,发现老人已患感冒多日,两个孩子也都冻病了,便分别喂他们服了药。临走前,孔繁森还把自己身上的毛衣毛裤脱给了老人。

▲孔繁森在救灾途中给灾民看病

第二天,在乡长家里,孔繁森郑重地提出了“先保人,后保畜,不允许冻死、饿死一个人”的主张,并安排乡长先拨出一部分青稞和酥油,救济特困户。

由于连日的奔波,同行人员都病倒了,孔繁森也早已精疲力竭。严重的高原反应加上感冒,两种症状汇集到一起,折腾得他浑身像散了架一样难受。可他仍坚持着,执意要到受灾严重的曲仓乡和旧仓乡去看看。

同行人员知道后立即阻止说:“这可是两个海拔在5700米以上的乡,这种天气去,太危险了!”但孔繁森却说:“党的温暖是靠我们每个干部去体现的,在人民群众受灾受难时,我们要急群众之所急,雪中送炭,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就是爬,我也要爬到那里去!”孔繁森说得有些激动,最后又特意补充上这样一句话。

见劝说不成,同行人员特意给孔繁森挑选了一匹好马和一个熟悉情况的向导。两个骑马人的影子,慢慢地消失在茫茫的雪野中。几十公里的雪路,孔繁森他们走了整整一天,途中遇到的惊险场面不堪回首。持续地奔走在色调单一的高原上,人很容易疲累,有好几次他们想坐下来歇息一会儿,但都没敢,他们怕坐下了就永远不能再站起来。在高寒缺氧的高原上,这样的事是常有的。他们相互鼓励着,饿了就往嘴里塞几块压缩饼干,渴了就抓两把雪,累极了,就趴在马背上喘几口粗气……

2月26日,孔繁森住进了曲仓乡一户牧民的帐篷里。由于连日来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原反应,孔繁森觉得头疼、胸闷。他像往常一样,服了几片药,但没起作用,头反而疼得像针扎般难受。记忆已有些模糊了,他的眼前浮现出老母亲那风烛残年的身影,浮现出妻子和三个儿女那期盼的眼神……孔繁森害怕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下了文章开头的那段话。

写完这个“遗嘱”,孔繁森无力地躺在那个所谓的床铺上。

帐篷外的狂风仍在起劲地吼叫着,雪花抱成团地往帐篷上砸着,那个写有“遗嘱”的笔记本,静静地躺在旁边的卡垫上。“遗嘱”中那歪歪斜斜的字迹和虚浮的笔锋,无不诉说着孔繁森当时所忍受的痛苦和煎熬。短短的几句交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革命的情怀和对老母亲、妻子及孩子的无限深情。

天亮了,孔繁森慢慢恢复了知觉和记忆。蒙眬中,他动了动胳膊和腿,都还听使唤,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赶走死神,又是如何度过那个难熬的夜晚的。孔繁森历经危难志不移,越是艰险越上前,在坚强的意志力和干事创业、造福群众的责任心的驱使下,深入雪灾一线。在那些日子里,他一次次地战胜自我,把一行行足迹留在了风雪弥漫的高原上,留在了热切盼望着他的牧民的帐篷中。

如此艰苦奋战了两个多月,阿里终于战胜了这场罕见的雪灾,创造了特大自然灾害下,全地区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的人间奇迹。

猜你喜欢
孔繁森遗书牧民
孔繁森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商人买马
潦草的遗书
教授的暗示
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首映
漫画
张忠艳《孔繁森》教学片段与评析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
遗书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