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侵蚀的潜在威胁

2022-09-07 05:06马志飞
生命与灾害 2022年5期
关键词:拱门海岸线海平面

马志飞

早在1900年,人们在丹麦北部海岸附近建成一座高约23米的灯塔,当时它距离海岸线约200米。后来,它越来越靠近海岸线,最近时仅6米。为了保护这座历史悠久的灯塔,当地政府在2019年10月不惜花费重金将其移至距海岸线约80米处,并重新点亮灯光。灯塔也由此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参观。100多年来,这座灯塔一直在默默地向我们讲述着人类与海岸侵蚀灾害作斗争的故事。

亮丽风景背后的隐忧

地中海中部的岛国马耳他风景秀丽,独特的海岸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马耳他戈佐岛上的一处悬崖尽头,有一个叫“蓝窗”的景点。它是天然形成的石灰岩拱门,横向跨度约25米,高约28米。透过“蓝窗”遥望远处,海天一色,景色十分壮观。很多知名电影公司都来这里取景,“蓝窗”也因此成为当地标志性的自然景观。

早在500多年前,这里还仅仅是海洋中的一个洞穴。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洞穴前后贯通,仅剩下顶部相连,就变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门。后来,拱门又历经多次坍塌,变得越来越宽,顶部还出现了一些裂缝。当地有关部门在此竖起了警告牌,禁止人们在拱门上方游览。尽管如此,也未能阻挡游客的脚步,仍然有很多人冒着危险踏上这座摇摇欲坠的拱门。不幸的是,在2017年3月8日的一场暴风雨中,马耳他“蓝窗”轰然倒塌,从人们的视野中永远消失了。

“蓝窗”的倒塌是不可避免的。是海洋造就了“蓝窗”,也是海洋最终毁灭了它。其实,地球上类似于马耳他“蓝窗”的情况并不罕见,只要潮汐和波浪一刻不停,那悄无声息的海陆变迁就有始无终,新的海岸侵蚀地貌也会逐渐形成。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壮丽的海岸线上,有一座天然的双拱桥,因酷似著名的伦敦桥而被命名为“伦敦拱门”。但是,1990年1月15日,“伦敦拱门”与大陆相连的部分轰然倒塌,现在只留下一个拱门,孤零零地矗立在大海之中。距离“伦敦拱门”不远处有另外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十二门徒石”。据说它是由12块造型独特的天然岩石组成,其高度大约为45米,距离海岸线100米左右。然而,当我们沿着风景秀丽的景观大道大洋路来到它们身旁时,却只发现8块。或许在形成之初,“伦敦拱门”不只有双拱门,“十二门徒石”也远不止12块,只是后来在海水的不断侵蚀之下逐渐倒塌而消失了。从“伦敦拱门”到“十二门徒石”的变化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海水的无穷威力,同时也应该联想到它背后潜在的巨大威胁。

海岸侵蚀也是地质灾害

在海陆交界地带,海水持续地拍打、冲击陆地,使陆地不断后退,海洋不断前进,海岸处慢慢地形成了多种海蚀地貌。比如,陡峭的悬崖名为海蚀崖;崩塌形成的岩柱名为海蚀柱;掏空坚硬的崖壁形成的海蚀洞;当海蚀洞的两侧继续遭受波浪的冲蚀最后相互贯通,即形成海蚀拱桥(或称为海穹);还有大量的岸礁、岛礁等。这些统称为海蚀地貌景观。

在很多人眼中,海蚀地貌常常是迷人的美丽风景。可对于沿海的土地、房屋和道路等工程设施而言,海岸侵蚀却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一方面,海岸侵蚀会损失一定的滨海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它还可能危及港口、建筑的安全。研究发现,在各种类型的海岸中,最容易遭受侵蚀的是砂质海岸,泥质海岸次之,岩质海岸抗侵蚀能力最强。

造成海岸侵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风浪、海潮、海啸等对海岸的拍打、冲击和淘蚀作用。风浪虽然传播方向变化不定,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可对海岸造成较强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海潮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涨落运动,日复一日,破坏力长期存在。有时候,由风、气压、降水、结冰和融冰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引起的海面涨落现象(即所谓的气象潮)也会引起海岸淹没和塌陷。海啸则是由于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及大风暴等引起的巨浪,当它逐渐逼近海岸时,能量会不断聚集,瞬间形成巨大的水墙,一股脑地倾泻出去,对海岸造成巨大破坏。

海岸侵蚀作用以机械侵蚀为主,但有些地方的化学侵蚀也不可小觑。英国南部东萨塞克斯郡紧邻英吉利海峡有一处著名的“七姐妹悬崖”,因七座壮丽的白色断崖相连而得名,整个海岸都是由白垩岩组成,放眼望去一片洁白。然而,白垩岩是一种疏松的土状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易受海水的溶解破坏。在经年累月的侵蚀作用下,白垩悬崖底部从最初的凹槽逐渐扩大变成海蚀洞,最后崩塌而形成陡峭的崖壁。

此外,全球海平面上升也加速了海岸侵蚀。原因在于,海平面上升会导致近岸波浪和潮汐能量增加,风暴潮作用增强,加剧对海岸的破坏。据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记载,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受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与2019年相比,辽宁、江苏、福建和广西沿海部分监测岸段在2020年海岸侵蚀加剧。

如何才能阻止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在历史上曾给人类造成很多灾难,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都深受其害。英国中世纪时期曾经有一座名为邓尼奇的著名港口城市,其繁华程度堪比14世纪的伦敦,但后来竟然葬身大海,成为一座水下城市遗址。它的命运之所以如此悲惨,主要归咎于海岸侵蚀。1286—1362年接连出现的几股风暴潮袭击了邓尼奇海岸,摧毁了大量建筑物,淹没了大片土地,最终将其彻底摧毁。现如今,英国东部海岸线每年后退一米,一些海边住宅受到威胁,甚至有居民被迫撤离。据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旧金山到半月湾之间的海岸不断遭到侵蚀,许多临近海岸边缘的公寓随时都有可能掉进太平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处海滨社区受海岸侵蚀威胁,建在海边悬崖上的豪宅已沦为危房。而一些位于海洋中的岛屿更是危机四伏,例如闻名世界的智利复活节岛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的双重威胁,考古学家计划在当地的海岸修建防波堤,以保护这里的世界遗产免于被海水吞没。

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同,海岸侵蚀发生和发展过程缓慢,持续累进逐步形成,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海岸侵蚀常常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人们能够监测并预测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对它进行预防和治理。

我们阻止海岸侵蚀的方法有很多。首先,保持江河入海的水量和输沙量,特别是在河口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由于海平面上升、沉积物流失等情况加剧,导致三角洲地区保持沉积物的能力不足,因此有学者提出“全球三角洲告急”。他们认为,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大量陆地消失,某些三角洲的面积可能会消失80%以上,只有想方设法保持河流带来的泥沙量大于流失量,三角洲才能摆脱危机。

其次,积极开展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进行人工护岸,比如修建防波堤、吹填水下沙坝、修复底栖生物、修复植被等。造成海岸侵蚀灾害的罪魁祸首不只是海水,还有采石、挖沙等人类工程活动,人工破坏会明显加快海岸侵蚀的速度。因此,还应当严格禁止不合理的采石、挖沙等毁岸行为,只有与海洋和谐共处,才能更好地开发海洋、保护资源、抵御灾难。

猜你喜欢
拱门海岸线海平面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雄伟的自然拱门
Pondering in Chinatown
麦当劳:金拱门寻亲记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中国海平面比去年升高38毫米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