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听”到孩子的心里话

2022-09-08 02:17王黎明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心里话心情情绪

文/王黎明

每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他们自己的困惑、烦恼和困难。这个过程是需要父母持续关注,并主动与孩子沟通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孩子及时排解心中的苦闷、痛苦。

在心理咨询室里,我经常会听到有父母表达这样的困惑:“我也想帮孩子解决困难,可是他什么都不说,怎么问都说不出来。”这样的状况通常会让父母又急又气、无所适从,甚至百思不得其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聊一聊怎样才能更好地听到孩子的心里话。

1.教会孩子表达。

实际上,孩子对情绪的表达需要父母尽早地去教。最初,婴儿表达情绪的方式就是哭闹,这个时候孩子身边需要一个爱“唠叨”的妈妈,轻轻地说:“宝宝,你是不是有点生气啊?宝宝是委屈了吧?宝宝是不是有点害怕……”此时,妈妈的功能就像一面镜子,去映射孩子的内心世界,慢慢地将用于表达情绪的一些词汇灌注到孩子的耳朵里。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开始学说话了,妈妈可以跟孩子这样说:“妈妈看到你有点伤心,是不是刚刚外婆抱了弟弟没有抱你,让你有点委屈呀?妈妈知道你想让外婆多多地爱你。”在这样的对话中,妈妈试着跟孩子描述事件经过,描述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父母会发现孩子可以很顺畅地描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描述自己的心情。

这是个学习的过程,需要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用心去教,对于这些技能,孩子不是自己不学习就能掌握的。咨询中,在与青少年交谈的时候,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的心情一无所知,问他们心里的感觉,他们经常这样回答:“没感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烦、难受。”这部分孩子是因为最初的情绪表达基础没有打好,需要重新学习。一般情况下,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就会让他们的父母在家里多主动地与其谈心,既可以谈谈孩子的心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心情,这样做可以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学会说心里话。

2.让孩子愿意表达。

教会孩子表达是第一步,让孩子愿意表达是第二步。

首先,孩子需要一个能表达自己情绪、想法的环境,因此平时在家里,全家人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聚在一起谈心、聊天,让大家的心里话都有机会得到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仅要允许孩子表达爱和喜悦,也要允许孩子表达恨和愤怒。人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非常普遍又自然的一件事情。如果不能接受孩子表达恨和攻击,那么孩子的痛苦就会积压在心里,得不到释放,因而整个人慢慢地失去活力,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其次,在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时候,父母要做到不评判、不回避、不忌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这个时候,父母不要急于给孩子定是非对错,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一些鼓励、肯定和欣赏,这样孩子才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再次,当孩子谈到一些对死亡或者鬼怪的恐惧时,有一些家庭是很忌讳的,因而禁止谈论。或许父母本身对这些事物也感到痛苦和恐惧,这样就会影响孩子表达自己的心里话。这个时候,父母的功能就像一个器皿一样,器皿越大,越能包容孩子更多的内心世界。父母表现得越镇定,孩子就会感觉更安心。所以,对一些有恐惧情绪的孩子来说,最有效的安抚是父母的勇敢和强大。

在教会孩子表达,并且给孩子开辟一个好的表达空间之后,还需要聊一聊父母对沟通认知的小误区。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我从孩子很小就注重跟孩子的沟通,每天都跟他讲道理,可他就是不听。这样说教式的沟通真的有效吗?”

一方面,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讲究有去有回,父母跟孩子讲得多了,很可能孩子表达自己的空间就被剥夺了;另一方面,沟通不等同于讲道理,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知道很多大道理,可是这些大道理往往解决不了孩子现实中的困惑、烦恼,也缓解不了孩子心里的痛苦。那么,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要学会多倾听。只有多听孩子说话,并且听懂孩子的话,才能有的放矢地、真正地在心理上帮助孩子。

怎样才能听懂孩子说话呢?父母对孩子的想法,要表现出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使孩子更愿意跟父母说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父母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孩子的心情。我们知道,孩子的经历与父母的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思想及管理情绪的能力还不完全成熟。因此,父母在很多时候。需要放下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多看看孩子真实的反应,多了解孩子周围的人和事,多陪在孩子身边,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可以说,保持安全、信任、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听到孩子心里话的最大法宝。

猜你喜欢
心里话心情情绪
今天,我想对习爷爷说句心里话 “六一”儿童节里,听听孩子们想说什么
说句心里话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心里话
天天有个好心情
情绪认同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