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对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09-13 01:06康佳佳马瑞娜何宜轩宋志鹏葛顺楠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颅脑入院肺部

康佳佳,马瑞娜,何宜轩,杨 超,宋志鹏,卫 晨,葛顺楠,屈 延,李 敏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1神经外科,2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710038;3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200)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中重型颅脑损伤(moderate o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M-STBI)中并发的急危重症,是肺部并发症(肺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误吸)共同的病理生理结果。ARF不仅会显著地延长患者住院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还会恶化M-STBI患者的预后[13]。因此,筛选入院后诱发M-STBI的患者发生ARF的危险因素,研究其ARF诊断预测价值,对于针对性地提前做好患者气道管理、优化重症资源的配置、减少ARF所引发的进一步脑损伤,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5]。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肝细胞分泌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正常人体内含量约为0.07~5.00 mg/L,当人体发生创伤、感染等重大应激反应时,血浆中的CRP水平会明显升高,且CRP的升高不受人体年龄、性别、治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它是人体应激状态下最重要的急性时相蛋白之一,目前临床中被用作炎症及创伤的生物标志物[68]。CRP是颅脑损伤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患者颅脑损伤后头痛、乏力、病情进展恶化以及预后密切相关[9],而关于CRP对于易并发ARF的M-STBI人群是否具有诊断价值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拟回顾M-STBI人群的临床资料,分析CRP在该人群中对于急性期并发ARF的相关性与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唐都医院诊断明确的头部外伤史患者31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12分。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或者大于80岁;②合并其他系统损伤;③颅脑损伤继发于脑出血、癫痫等其他脑部原发病;④妊娠。

1.2 方法

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数据通过唐都医院病例系统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患者入神经外科ICU后常规行CRP检测与血气分析,出现低氧饱和度(SaO2<92%),经过清理气道、加大吸氧流量后仍不能改善,复测血气分析出现p(O2)<60 mmHg则诊断为ARF,立即行机械通气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将患者分为ARF和非ARF两个组进行入院基线资料统计比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数字和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CRP与ARF的独立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RP对于ARF的诊断预测效能,所有统计学分析采用R语言进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TBI患者发生ARF单因素分析

312例M-STBI患者中,发生ARF 132例。通过分析M-STBI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入院后ARF组患者与非ARF组患者相比,前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P<0.05),吸烟率较高(P<0.05,表1)。单因素分析,发现M-STBI入院后ARF组患者与非ARF组患者相比,GCS显著降低(P<0.01),Marshall评分显著增高(P<0.01),入院肺部渗出影比例显著提高(P<0.01),头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降钙素原均显著增高(P<0.01,表2)。

表1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

表2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单因素分析

2.2 CRP在M-STBI患者中发生ARF的分层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肺部渗出、入院GCS、CT Marshall评分)显示,CRP在总体M-STBI研究人群(OR=1.016,95%CI:1.007~1.026,P=0.001)以及中型颅脑损伤(OR=1.037,95%CI:1.005~1.069,P=0.021),重型颅脑损伤(OR=1.012,95%CI:1.002~1.022,P=0.020) 研究人群中均有统计学相关性。

2.3 CRP在M-STBI患者中发生ARF的诊断价值研究

通过ROC曲线,得到诊断中型颅脑损伤发生ARF的最佳截断值为13.23 mg/L、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4.3%、AUC为0.788 (图1 A);重型颅脑损伤发生ARF的最佳截断值为79.69 mg/L、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1.7%、AUC为0.792(图1 B)。

A:CRP对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B:CRP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CRP:C反应蛋白。图1 CRP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本研究对M-STBI患者进行了CRP水平与ARF发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中型颅脑损伤还是重型颅脑损伤,CRP的增高都是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分别得到了在M-STBI中预测ARF发生的最佳截断值,这有利于我们在临床管理M-STBI患者中,特别是对于CRP水平超过截断值的高危患者,为其提前气道管理做好准备,甚至在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预防ARF延误治疗。以上处置对于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CRP在颅脑损伤中是一个临床研究的热点分子[1011]。目前认为CRP的增高与颅脑损伤的发生显著相关。脑实质细胞发生创伤后,激活脑内星形胶质细胞,上调白介素1的合成,白介素1的增高则进一步上调肝细胞、上调CRP的合成[12]。而另一项临床研究显示,CRP的增高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也成正相关关系[13]。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浆中的CRP水平高于中型及轻型颅脑损伤组血浆中的CRP水平,中型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浆中的CRP水平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血浆中的CRP水平,因此,CRP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评估指标[14]。

当颅脑损伤发生后,CRP的增高与ARF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对ARF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潜在机制:第一,颅脑损伤后强烈的应激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神经炎性因子,导致肺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和肺静脉压力升高,同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水分子从血管流向肺间质,氧气交换受阻,从而导致ARF的发生。这些炎症因子同样会刺激肝细胞产生大量的CRP,CRP显著上调与颅脑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大量产生成正相关,且不受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既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CRP可以作为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M-STBI后因意识和吞咽障碍导致误吸风险显著增加,从而更易发生急性吸入性肺炎,这便是M-STBI患者发生ARF的重要成因[15],而急性吸入性肺炎会引起CRP显著升高,因此,CRP的增高可以预警M-STBI患者ARF的发生。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ARF组患者肺部渗出比例显著高于非ARF组患者肺部渗出比例(83.33%vs66.6%,P=0.01),而在ARF组中,由吸入性肺炎导致肺部渗出的患者有61例(46.2%),因此,CRP可以强烈预警临床做好气道管理,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加入了中型颅脑损伤人群。临床中我们发现,中型颅脑损伤人群整体预后显著优于重型颅脑损伤人群,但当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了ARF,则预后显著不良。因此,我们认为,CRP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中型颅脑损伤的人群,可以预警我们提前做好气道管理以及机械通气准备,从而预防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ARF延误处置,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综上所述,血清中CRP增高是M-STBI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监测血清 CRP的水平能够较好地预测ARF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颅脑入院肺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拯救营地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