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外移动学习评估研究综述

2022-09-14 13:49李学贞姚莎莎张艳超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软件文献

李学贞,姚莎莎,张艳超,2

(1.温州大学 教育学院;2.温州理工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场所中,移动学习的应用都在不断增加。移动设备在学习中的应用促进了移动评估(Mobile-based assessment)的产生,评估是测量和支持学习的关键过程,课堂上常用的方式可分为总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移动评估则为评估和分析学生绩效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根据《2020地平线报告(教学与学习版)》,移动评估基于测量、收集、分析以及报告学生绩效数据的工具的可用性,[1]在课堂中应用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目前,学者们对于国内移动学习领域相关研究关注较多,但对国外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近期研究成果了解有待加强。对国外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能为国内开展移动学习评估提供更多的参考和研究视角。笔者将通过以下三点进行阐述:第一,2010-2020年国外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第二,2010-2020年国外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第三,2010-2020年国外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对国内的启示。通过文献计量法对研究样本文献的基本信息做一个全方位的统计分析,并运用词频分析法对研究样本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进行统计,形成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预测移动学习评估未来的研究动向。同时,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研究样本进一步筛选出36篇与移动学习评估高度相关的文献做深度分析,从而印证和细化知识图谱所反映的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移动学习评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样本期刊计量分析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使用高级检索语句,得到2,610篇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检索时间为2020年11月7日),通过文献计量法、词频分析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分析。本研究使用陈超美教授研发的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研究样本进一步筛选36篇文献,并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二次深度分析,以印证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

由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移动学习评估研究的文献数量呈增长态势。2010年发文68篇,2020年发文量为332篇(截至2020年11月7日)。其中2015年发文量为271篇,较2014年增加了36.9%,增幅非常明显,而后每年的发文量保持在300篇以上,表明移动学习评估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期。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在2014—2015年发文量出现大幅度增长,与《地平线报告(2013高等教育版)》所预测的未来一到两年内发展的新兴技术学习分析和游戏化学习不谋而合;[2]由表1可知,发文量位居前十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西班牙、英国、韩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以及巴西,表明了这些国家学者重视移动学习评估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其中美国的发文量占绝对优势,发文量高达590篇,所占比例为22.6%,表明了美国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研究在全球的学术影响力及优势;中国的发文量为462篇,位列第二,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占比例很大,反映出我国移动学习应用广泛,移动学习效果评估需求导致了相关研究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西班牙的发文量为243篇,位列第三,其他国家的发文量约在100-200篇之间,这些国家移动通讯技术发达,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在传统课堂和工作场所中的应用广泛,因此相关研究成果较多。

图1 2010-2020年移动学习评估领域发文量(单位:篇)

表1 2010-2020年移动学习评估领域国家(地区)发文量(单位:篇)

三、样本期刊词频分析

样本期刊2,610篇文献中含有英文关键词总计459个,对部分语意相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根据关键词频次值大于41,可以筛选出39个高频关键词(见表2)。关键词的出现次数、中心性、突现率的高低可以代表一段时间内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也就是整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近年来国际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研究聚焦的热点问题。

(一)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分析

从关键词的频次来看,如表2所示,移动学习、移动设备以及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移动设备辅助学习、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学生绩效评价、模型建构以及情绪、行为算法分析等主题的关键词频次很高,颇受学者们关注。从关键词的中心性来看,关键词“模型”(model,Centrality=0.11)、“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Centrality=0.11)的中心性值不小于0.1,成为关键节点,这表明模型设计、应用与改进是移动学习评估研究的核心内容,移动学习评估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需要移动计算的支撑,多表现为移动学习评估软件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表2 2010-2020年移动学习评估领域高频关键词列表

(二)高频关键词突现率分析

从关键词的突现率来看,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burst=7.27)、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burst=6.45)、干预(intervention,burst=3.44)、系统(system,burst=3.31)、设计(design,burst=2.76)、可用性(usability,burst=2.73)等关键词在短时间内频次增长率快速提升。由“移动计算”“系统”可知,以移动计算支撑的移动学习评估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正蓬勃发展,表明移动计算在移动学习评估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研究的前沿领域;由高频关键词“移动学习”“干预”“设计”“可用性”可知,作为移动学习所衍生的移动学习评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开展,探究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可用性以及如何有效干预学生学习,辅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从关键词聚类分析来看(见图2),采用tf * idf方法进行聚类命名抽取,用关键词作为群集的名字,可以得到如下聚类群集:#0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1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2移动医疗(mhealth),#3安全(security),#4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5技术采用(technology adoption),#6移动应用(mobile application),#7实验(experimentation),#8情境感知(教学环境)(context awareness)。群集序号越小,地位越重要,这9个聚类勾勒出移动学习评估领域国际研究的热点内容与主要发展方向,与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基本一致。“移动学习”“绩效评估”“技术采用”“移动应用”以及“实验”都表明研究热点聚焦于移动学习评估的技术应用,探究移动学习评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情境感知”则聚焦于移动学习评估环境的创设,主要关注如何创造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绩效。

图2 2010-2020年移动学习评估领域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四、样本期刊内容分析

在对样本期刊计量分析和词频分析的基础上,借鉴2018年学者尼库和伊诺米德斯对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文献综述分析,[3]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样本期刊进行二次分析。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摘要,选择与该领域高度相关的文献;其次阅读文献内容,精准匹配后筛选出36篇核心文献(见表3);[4]然后分别从实验对象、研究设计、应用课程和评估方式四个维度对样本期刊中的核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印证和细化移动学习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一)实验对象分析

从实验对象维度来看,如表3所示,国外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大多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实验对象主要为大学生、教师或成人教育学生(文献为21篇,所占比例为58.3%);其次实验多在小学课堂中进行(文献为11篇,占比为30.6%),在初高中课堂中开展实验的研究量较少(文献为4篇,占比为11.1%)。大学生等群体具有移动设备持有量高的特点,同时在学习需求方面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较为丰富,因此在成人教育中开展研究相对容易;[5]移动学习评估的研究主体主要集中于学生,关注如何应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评估学生的绩效表现,将学习环境扩展到课堂之外,并让学习者自由地设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地点。[6]研究者对学生群体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意愿、影响高校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移动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成效。

表3 36篇核心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研究设计分析

表3所列36篇核心文献中采用混合研究的有21篇,调查目的主要为实证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关于在课堂中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态度、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动机测试。其中12篇文献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测量标准,使用成绩量化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设计;8篇文献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测量标准,使用前测、后测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设计;1篇文献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测量标准,使用成绩量化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设计。采用定量研究的有15篇文献,其中9篇仅使用问卷调查的测量方式进行研究设计,主要调查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测试以及调查17名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使用移动学习评估教学的意愿和建议;6篇主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测量标准,仅使用前测、后测的测量方式,调查在课堂中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三)应用课程分析

从应用课程维度来看,移动学习评估涉及多学科应用,如语言类、计算机、科学、数学、美术、医学、物理、烹饪、地理历史、职业教育、心理学以及电子商务等课程。在语言类课程中开展的研究最多,语言类课堂中使用移动评估软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7]而英语课堂使用移动学习评估促进教学的研究占多数,表明移动学习对语言类课程的影响较大;不容忽视的是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应用该技术的研究亦占有一定比例,这或许归结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移动学习技术的接受度远大于其他专业学生。此外,也可以看出移动学习评估也常应用于医学和药学教育中,国外已有学者证明在药学教育中应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可以增强交互学习活动的进行,从而促进学习成效的提高。[8]这也印证了关键词词频分析所得出的结果,移动学习、移动设备以及技术在教育、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移动设备辅助学习,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四)评估方式分析

从评估方式维度来看,核心文献所使用的评估方式涉及形成性评估(24篇)、总结性评估(6篇)、自我评估(6篇)、同伴评估(7篇)、动态评估(2篇),其中11篇文献使用多种评估方式进行研究。这表明多数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形成性评估,测试学生对阶段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同伴评估的应用则表明了移动学习评估具有较强交互性;性能评估方式应用于研究烹饪课程,开发和评估移动增强现实性能评估系统。[9]移动学习评估与同伴学习相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讨论互动的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移动学习评估是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以及调查学生对在教学中使用移动评估技术的体验和看法;同时也有一部分文献聚焦于开发和建立移动学习评估系统。这些与词频分析中的高频关键词“模型”“移动计算”的中心性值高相一致,教学模型设计与应用是移动学习评估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应软件或平台的功能与性能提升是移动学习评估的重要保障。

五、国外研究趋势与启示

(一)移动学习评估研究趋势

第一,重视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国外学者大多关注如何在教学中灵活地将教学内容与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相结合以及如何研发与应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以适应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10]移动学习评估平台(Socrative、Quizizz、Nearpod和Kahoot等)的相关研究在样本期刊的多篇文献中的应用可以证明,移动学习评估可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干预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移动学习评估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平台所提供的即时反馈功能会降低学生做错题的焦虑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11]在课堂上使用移动评估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还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并促进形成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12]

第二,关注移动学习教学模型的设计与评估。在科技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教师教学时应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改善教学模式、完成绩效评估逐渐成为了移动学习评估的研究热点。将移动学习评估与学习者建立认知过程相结合,在轻松愉悦的交互式学习氛围中实现对学习者的教化。交互式学习环境支持移动学习评估所提供的即时反馈功能,将学习者及时修正错误、理解知识点与教师互动反馈有效结合,创新了教学模式。[13]移动学习评估软件支持记录学生成果和教师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成果及时调整其教学方法,Cunha使用ADDIE模型与移动学习评估相整合,不断测试完善,创新建立了LMS模型以促进移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14]

第三,侧重移动学习评估对学生多维度的影响。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出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15]同时也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其学习体验创造了机会。国外研究中除了关注移动学习评估应用对提高学习绩效的效果之外,也有聚焦于关注对学生学习参与度、情绪投入以及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如英语课程中使用Socrative,通过形成性评估测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进行混合研究,探究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的看法及其对提高他们参与度、互动性、绩效的影响。[16]Hwang和Chang的研究则关注移动学习评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认知负荷的应用效果。[17]

(二)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启示

第一,加强移动学习评估研究的多学科应用。国外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大多数应用于语言类课程以及研究用于医学课程、工科类等课程的应用效果。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使用移动学习评估软件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英文的动力,并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献内容。这不仅能方便教学评估反馈,还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能让英语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师师、师生共享学习资源。[18]今后可以加强移动学习评估在国际汉语课程与思政课程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绩效。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际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将得到大力推广,全球有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参与汉语类课程学习。除此之外,移动学习评估还能够提高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当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的重视,强调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所展现的是一种科学创新思维,所以积极探索移动学习评估技术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二,采用多样化评估方式开展移动学习。国外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在运用总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同时,还结合同伴评估、自我评估等多种方式。而国内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方式大多为总结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评估方式单一,很难及时全面反映出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学习需求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碎片化的,学习绩效是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移动学习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应该更加丰富。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和移动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评估方式应该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促进移动式教学质量的提高。移动学习评估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学设计及应用。基于相关教育学习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嵌入知识点内容,结合移动学习评估进行学习资源建设,使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更契合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第三,拓展移动学习评估群体和测量维度。国外有学者指出对移动学习评估相关的职业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研究较少,从教师角度进行的移动学习评估研究也较为有限。[19]目前,国内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实验对象主要聚焦于大学生群体,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开展的研究比较少。除了高等教育外,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终身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评估研究值得关注。成人学习者应该逐渐成为移动学习评估的重要研究对象,促进成人学习者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应该成为广大学者的主要研究目的,需要更多关注如何使用移动学习评估技术影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绩效。除此之外,在进行实证研究关注学习成效提升与否的同时,研究者们可以适当拓宽实验测量维度,关注移动学习评估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实验对象心理方面的影响,诸如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度和心流的影响。学生绩效的提升与否虽然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但是对于学习过程和学生心理的关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已然成为研究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学习者软件文献
禅宗软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软件对对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