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书与经像传译》简介

2022-09-16 09:36
关键词:丝路敦煌佛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尚永琪教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年10 月出版。

《敦煌文书与经像传译》为“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之一。近代以来,一大批浙江学人对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的研究令学界瞩目。20 世纪初,随着敦煌藏经洞文献的发现而兴起的敦煌学,浙江学人罗振玉与王国维“导夫先路”;其后,薪火相传,从赵万里、姜亮夫、夏鼐、常书鸿、向达等前辈大家,到樊锦诗、郭在贻、项楚、齐陈骏、黄永武、朱雷等先生,再到柴剑虹、张涌泉等专家,以至更年轻的一代学人。“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收录几代浙江学者关于敦煌学或丝绸之路研究的代表性作品。《敦煌文书与经像传译》收录作者十余来年间在丝绸之路文明交流史和早期佛教传播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论文,涉及丝绸之路文明传播的一系列重点事项:胡僧东来、佛经传译、佛像流布、图像演变、义疏讲经、佛舍利流变、僧人流动、佛教工匠、学问僧、职业佣书人、邑义与村落、幻术与僧团、中亚与丝路等。有历史大背景探讨,有学术脉络梳理,还有人物群体与个体考述,中西文明交流考订,以及相关研究方法探讨。考虑到与丝路研究密切相关性,收录了作者在中亚考察的1 篇学术随笔和3 篇书评,从中既可了解一些学术信息和动态,也管窥文集作者对于历史学研究的想法、旨趣或理念。

由于古代文献记载完全偏重于政治性活动,大量的文明或文化事项湮没在历史的尘埃深处。出土的图像或物质性器物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古代生活痕迹,那些参与人类历史活动贡献巨大的动物又往往在历史叙述中被忽略。如何将这些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文明遗迹或历史主体纳入整体的历史叙述之中,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艰巨而有趣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文集作者持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步步为营。早期佛教传播史的工作主要是在1995-2006 年之间进行,围绕“西域胡僧”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佛教信仰群体”展开。佛教图像史的研究工作在2006-2016 年之间进行,主要聚焦于梳理汉唐之际部分特定佛教造像的传播与演变,进而追溯佛教造像系统中一些特殊的符号化图像的解读;动物史研究是2015 年之后在前两项研究基础上开始的,聚焦于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传播及其文化符号演变问题,尤其是动物象征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解读。本文集事实上主要收录的是早期佛教传播史的论文,后两个研究方向的系列论文,将会在今后以专题的形式各自结集出版。

猜你喜欢
丝路敦煌佛教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丝路•山海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亮丽的敦煌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绝世敦煌
丝路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