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家族庄园对欧洲园林的影响

2022-09-17 06:3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美第奇柯西庄园

文/刘 楠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讲 师

引言

在中世纪晚期,社会上主要使用的园林仍然是修道院式的园林,草坪被十字形道路分割成四块,上面点缀树木。美第奇家族为适应游憩、修养的生活需求,建成了一批家族园林。园林表面上是功能的改变,本质是对园林的再定义、对旧制度发起的挑战。家族成员探索庄园的功能、素材、风格,确立了新的庄园模式,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在思想启蒙的风气下,开启了欧洲园林进化的时代。美第奇家族对欧洲园林的显著影响,一是佛罗伦萨的庄园,在恢复罗马山地别墅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形成了后世所称的“意大利台地园林”;二是随着家族成员嫁入法国皇室,为法国古典主义提供蓝本。

1 理想庄园、园林之祖

文艺复兴初期美第奇家族所建园林先后有卡雷吉奥庄园(Villa Careggio)、卡法吉奥罗庄园(Villa Cafaggiolo)、菲 埃 索 罗 庄 园(Villa Medici,Fiesole)、波吉奥庄园(Poggio a caiano)等。家族购买皮蒂宫并在其后面建造了波波里花园,具有了明确的意大利园林风格。建设的时间在15—16 世纪,这也是家族引导文艺复兴思潮、创作思想最活跃、家族最鼎盛的时期。

卡雷吉奥庄园由柯西莫①委托米开罗卓②设计。庄园曾有中世纪城堡,在设计中被保留,围墙被改为有顶的通道,园林中又加入开敞走廊,降低了建筑内外的孤立性,取消了防御功能,由寺院式庭院的内向性转向开放,布局舒朗;园林仍以种植蔬菜为主,但提供食物的需求被大大降低,加入了观赏性。该庄园再现了罗马时期小普林尼对庄园细节的描写,即罗马时期古典构图的山地园林别墅,这一审美观契合人们对完美庄园生活的向往。庄园设计时间约在1417 年,比柯西莫建立柏拉图学院早了21 年,也就是说庄园的设计构思处在启蒙阶段,还未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反过来,在浓厚的神学思想下,柯西莫自身人文意识已出现端倪,只是20 年后,与新柏拉图思想一拍即合。

卡法吉奥罗庄园是柯西莫委托米开罗卓在原有庄园上进行了改造(图1)。建筑处在中轴线上,近处为伸展的草坪,草坪改造成中轴对称的方格网式,远处是在壕沟内种植大树,与自然相接,围墙采用通透的栏杆以免破坏景观的连续性。其台地感并不强烈,但也明显地体现出了分段设计的意图,林地刻意作为过渡与远处自然衔接。从朱斯托·乌腾斯③的画作上可以看到当时庄园的特征。设计虽然神学意识还很明显,但几何构图与轴线进一步突出。

图1 卡法吉奥罗庄园(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乔瓦尼④委托米开罗卓设计建造了菲埃索罗庄园(图2)。设计之初,乔瓦尼明确提出想要一处在悬崖上刻意俯瞰佛罗伦萨的娱乐性别墅。庄园由于东西长、南北窄,不利于耕作,米开罗卓利用地形使用了三层台地。上层台地布置建筑以俯瞰园林及周围景色,中层台地为藤蔓花架,下层台地为规花园。花园呈正方形重叠式布置[1],采用了数理关系,几何形水池和喷泉点缀在中层与下层并成对称布置。庄园有轴线但不严格对称,相较卡雷吉奥庄园,这一设计所体现的意大利台地园林特征更进一步,其观景的游憩属性也表达了强烈的人文意识。该庄园“自古以来第一个有意识地利用基址潜力的例子,也成为以后意大利园林选址、定向和设计中的原型,后来的意大利别墅只要有可能都建在山坡上”[2]。

图2 菲埃索罗庄园(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有了前面的经验,洛伦佐⑤委托建筑师桑迦洛建造了能够满足狩猎、藏书、聚会的波吉奥庄园(图3)。庄园在不对称的地块上使用严谨的几何构图,园林网格化,有意识地使用水景与雕塑。建筑周围有四座亭子以供远眺,建筑处在园林的中轴线上,园林以网格式花园划分边界,不做围墙。观赏的需求更为明确,也模糊了建筑与园林的边界。这引领了文艺复兴中后期园林构图的风格,充分肯定了人工之美,园林的功能进一步转向娱乐、会客、避暑、修养功能而非宗教属性。

图3 波吉奥庄园(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皮蒂宫的波波里花园规模庞大,东园分三层台地,剧场处在皮蒂宫中轴线上,下面几层台地在几何形花园上布置有象征意义的雕像,暗指柯西莫一世的政治抱负(图4)。西园向西伸展出林荫大道作为轴线,以兔子岛做收束,轴线两侧接近对称的几何布局,美第奇家族常在这里举办露天聚会。

图4 波波里花园(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西方园林创作从这一时期开始挣脱中世纪内向和围合的世界观[3]。菲埃索罗庄园和波吉奥庄园的建筑与庭院已浑然一体,具备了多层台地设计、几何形构图、使用轴线但不完全对称、建筑俯瞰全景、人工化绿植这些意大利台地园林的构成要素。而波波里花园则是综合调动了这些要素,是成熟的意大利园林的代表。

美第奇家族建设庄园是有自身强烈需求的。美第奇家族有遗传的痛风病,柯西莫、皮耶罗⑥、洛伦佐等人相继因通风而死。在当时,“泡温泉”是疗养的常见方法,乡村建设的庄园是家族休养的首选去处。年轻时的洛伦佐喜欢乡村生活和狩猎,如同他的长辈与后辈一样。洛伦佐曾表示过,他渴望能有机会回到托斯卡纳地区,躲进某个听不到一句国家大事的与世隔绝的地方,他还渴望有更多时间在乡村别墅里和那些杰出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朋友们相聚[4]。向往与喜爱乡村生活成为家族成员逃避现实、寻找心灵归宿的重要方式。

米开罗卓设计的美第奇府邸一改同时期府邸华丽威严的风格而选用外墙厚重沉稳、内院轻快的做法[5],他被公认为发展了伯鲁乃列斯基的创新精神。桑加洛则是出生于誉冠文艺复兴的建筑世家。两位引领文艺复兴创作的建筑大师,为庄园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第奇家族包容并支持这样的创新。

美第奇式园林实际上是对古希腊罗马园林风格的复兴,这也意味着对古典美学的延续和发扬以及对时代美学的开拓,是近代开先河的园林形式[6,7]。在庄园建设之前,柯西莫借助宗教会议为城市带来的余利,创建了柏拉图学院[4],该研究院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从基层动摇了基督教框架下的民众价值体系。家族庄园同样体现了柏拉图式的价值取向,美第奇家族对经院式园林进行了功能上的重构与精神上的重塑,而非形式上的技巧,肯定了“数、理”的理性和谐的古典美学,将“神的荣耀”转变为“人要表现人具有的神性来荣耀神”[8],改变了园林带有宗教烙印的现状,再次将园林带入生活的视野,开拓了符合时代审美旨趣的建筑与园林共生的新模式。

2 提供蓝本、唤起新风

在克莱芒七世的安排下,凯瑟琳⑦与法国亨利二世联姻。家族的庄园随着凯瑟琳的外嫁而来到法国。亨利二世去世之后,凯瑟琳搬出了卢浮宫,在宫殿对面建造了丢勒里宫及花园。法国在中世纪是哥特建筑的中心,但在14 世纪,意大利开始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之时,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结束王权逐步统一后,意大利已经进入文艺复兴的尾声。此时法国的建筑还明显留有上一个时代的余续,处于新建筑的探索时期,欢快高耸的哥特式建筑不适合象征王权,大多数建筑师开始追补文艺复兴的文化、建筑及园林。

凯瑟琳建造丢勒里宫时邀请菲利贝·德·洛梅⑧设计,设计时就采用了“意大利宫殿”的形式。最初的丢勒里宫已被毁,从文献中对丢勒里花园最初形式的描述上,可见花园建设时是几何网状式。园林中使用的元素有迷园、岩洞、草坪、林荫路、蔬果园,植物是使用耐修剪的黄杨、冷杉、紫杉、柏树等常绿树,园林为开放式,建筑处在园林轴线末端,远眺花园。意大利的园林置于台地之上,这一构思不适合法国平坦的地形,但从宫殿与花园的对称格局、开放形式、建造者的审美取向可推测其最早的建筑形式更多地来源于美第奇式庄园的创作构思。法国古典主义是将立体堆积感变为平面的铺展感,园林依然以观赏性与娱乐性为主[9]。重建的卢浮宫在丢勒里宫对面,延续了丢勒里宫的对称及轴线构图,舍弃了哥特式的竖向线条。在此之后的凡尔赛花园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代表,相比丢勒里花园,规模上更为宏大,但将丢勒里花园的造园手法推向成熟。

在此之前,法国园林同中世纪的意大利一样是寺院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在丢勒里花园之后出现,并且采取了丢勒里花园的主要造园手法,从该渊源上讲,凯瑟琳建造的丢勒里花园可称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雏形。从时代背景上讲,意大利文艺复兴结束期恰好是法国对建筑的探索期,并且文艺复兴在向欧洲扩散过程中是以强势文化的形象适应和改造着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念。丢勒里花园在建筑师有倾向性地吸取意大利建筑元素的时期出现[10],为此时的法国提供了良好的意大利式园林构思。凯瑟琳与法国的联姻,强化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对法国的影响,与法国王权至上的时代价值观相契合,为法国古典主义形成自己独立完整的造园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1]。

53 年后,第二位美第奇家族的法国皇后玛丽延续了佛罗伦萨对法国的影响。她在国王去世后,开辟了香榭丽舍林荫大道,通向当时远处的山丘,这条大道与丢勒里花园轴线后来发展成巴黎城市中心的轴线,奠定了巴黎城市的规划格局。玛丽嫡孙即路易十四在执政时期,正式确立了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该风格亦称“路易十四风格”。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结束之后产生,讲求轴线,追求对称稳定与严谨。人工化的自然,是围绕王权至上价值审美而形成的风格,对建筑形象与城市规划亦有里程碑式的影响。但该风格的开始,两位美第奇皇后使文艺复兴式建筑在向法国输入的过程中,从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与更持续深刻的影响,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地迅速扩大影响,使得法国统治者有更大的决心来舍弃哥特时期的传统而向文艺复兴样式靠拢,这为法国建筑及园林处于探索期时提供了明确的创作方向。

3 发展动因

园林的建成得益于佛罗伦萨的社会环境。家族庄园诞生的时期,正是天主教与东正教处于宗教大分裂的最尖锐时期,并且是奥斯曼帝国与拜占庭对峙的最后时刻,战争影响了佛罗伦萨的经济支柱——对外贸易,城市安全受到威胁。而佛罗伦萨在文化地域格局上是欧洲与东方拜占庭及伊斯兰国家的贸易中转站[12]。佛罗伦萨此时颁布了《1293 年正义法令》,以共和制的形式由行会共同管理城市事务。乔瓦尼任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当选时间为1402 年、1411 年、1421 年),使欧洲遍布家族银行,支持科萨竞选教皇并且取得成功,使美第奇企业顺理成章成为教皇御用银行[4]。于是,在财富支配政治的治理制度下,美第奇家族自此开始了执政生涯。美第奇家族三代领袖对内建立僭主统治,统治顺从民意,市民生活稳定富足;对外家族投资建立强大而先进的海上舰队,以保证佛罗伦萨贸易环境的稳定。利奥十世、克莱芒七世又利用教皇的影响,将统治推向了意大利的核心文化区,最终柯西莫一世建立了托斯卡纳公国。借助政权优势,家族在柯西莫时期开始大量捐建建筑并投资地产,这些建筑对佛罗伦萨城市景观及审美引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思想启蒙上,美第奇家族也是重要的推动者与践行者。在宗教指引人行为的时代,人们感到城市生活的巨大约束与压抑,想通过逃离现实来实现身心的解放,这一构思是突破了思想上的禁锢,“以人来荣耀神”的人本位思想所引导,“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就是后人命名为‘文艺复兴’的精神运动的本质”[13]。普勒托⑨及斐奇诺⑩带来的东方(拜占庭)思想启发了柯西莫,之后柯西莫建立的柏拉图学院又将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思想向市民传递,很好地为市民打破了精神的枷锁,而家族成员首先践行创新的思想。为神服务的寺院式的园林转向为人服务,园林满足人的欲望是对圣经所提倡的禁欲发起的挑战。

庄园的模式得到很好的推广。凭借家族的实力,家族购置入大量的庄园并依据需求进行改造,并且经常邀请众多世家名流到庄园聚会交际,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洛伦佐、利奥十世、柯西莫一世,以庄园的华丽及闲适的生活而著称。利奥十世在庄园豢养长颈鹿,主教们纷纷效仿建设庄园,猎奇攀比现象层出不穷,掀起奢靡之风。罗马时期小普林尼所描绘的理想居所在中世纪晚期已经具备了强大影响力,美第奇家族将理想变为现实并大大推进,市民自然纷纷效仿,通过这样的方式,园林的模式得以扩散推广开来。

社会环境营造、思想启蒙、样本确立、扩大影响,依托美第奇“人文意识”的审美取向,使园林适应了社会需求,形成了社会的共识,以美第奇家族庄园为始逐步形成了意大利台地园林,这是从内涵到外延的完整的发展体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园林体系引入法国又被地域化,形成了后来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结语

众所周知,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艺术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当今语义下,美第奇家族对欧洲园林的影响应与艺术史等同对待。在柏拉图式的人文思想熏陶下,乔瓦尼(柯西莫之父)、柯西莫、乔瓦尼(柯西莫之子)、洛伦佐几代人不断探索与革新,以家族之力树立了新的园林标准。几十年后,凯瑟琳与玛丽两位法国王后将文艺复兴式建筑带到法国,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提供蓝本。美第奇家族站在地理文化格局的三大文化交融地带,其开拓者身份的实现具有必然性,但家族的主观能动性起到最终的决定作用。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促使在庄园建设中突破了宗教的束缚,解放了人性。庄园内建筑与景观一同考虑,打破了建筑的孤立性,园林纳入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是站在更高的视角重新组织室内与室外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扩大了建筑所涵盖的意义。文艺复兴之后,建筑群体设计向前大大发展,也受此影响。

注释:

①柯西莫:Cosimo de Medici,1389—1464年,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僭主,去世后被奉为国父,对文艺复兴的开启起到重要影响。

②米开罗卓:Michelozzo di Bartolommeo,1396—1472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雕刻家,为美第奇家族设计了美第奇府邸、卡雷吉奥庄园等,设计具有开创性。

③朱斯托·乌腾斯:Giusto Utens,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画家,为美第奇家族创作了“弦月窗系列”壁画,记录了其家族多个庄园的景象。

④乔瓦尼:Giovanni di Cosimo de' Medici,国父柯西莫次子。

⑤洛伦佐:Lorenzo de' Medici,1449—1492年,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艺术家,文艺复兴盛期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被称为“华丽公爵洛伦佐”或“伟大的洛伦佐”,资助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波提切利等艺术家。

⑥皮耶罗:Piero di Cosimo de' Medici;1416—1469年,被称作痛风者(il Gottoso),成年初即被痛风困扰。1464年至1469年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国父柯西莫之长子,华丽公爵洛伦佐之父。

⑦凯瑟琳:Catherine de' Medici,1519—1589年,在克莱芒七世的安排下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联姻,1547—1559年做法国王后,对法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⑧菲利贝·德·洛梅:Philibert de l'Orme,为凯瑟琳设计了丢勒里宫。

⑨普勒托:Georgius UemistusPletho,约1355—1452年,其柏拉图思想深刻影响了柯西莫,为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的开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⑩斐奇诺:Marsilio Ficino,1433—1499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曾经将柏拉图所有作品翻译成拉丁语。主要作品《柏拉图神学》对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复兴有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美第奇柯西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组画中的赞助人形象塑造研究
论米开朗基罗未竟之作的美学价值
土豚庄园
中外古代私人藏书楼活动对比分析
柯西不等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动物庄园
“开发”劳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