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48小时:泸定6.8级地震的“孤岛”救援

2022-09-17 00:14王春晓陈威敬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泸定县孤岛救援

王春晓 陈威敬

9月6日,四川泸定县,震中磨西镇损毁的房屋。图/澎湃影像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已过去48个小时。截至《中国新闻周刊》9月7日发稿前,此次地震已造成74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40人,雅安市遇难34人。

经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四川省“9·5”泸定6.8级地震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最新通报,截至9月7日14时,地震已造成74人遇难(其中甘孜州40人、雅安市34人)、35人失联(其中甘孜州14人、雅安市21人)、270余人受傷。

地震导致当地房屋、道路、水利、电站、通信、旅游、农业、生态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另外,多条省道出现垮塌、开裂,多个乡镇停电。

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9月6日上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到达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这里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方,由于位置偏远,道路塌方,外界一度无法取得联系,成为震中的“孤岛”。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宣传处长陈维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从磨子村翻了两座山,才到达这里,“这也是地震之后,救援人员较晚到达的地方,断水、断电、缺粮。”

此次震中为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坪上、杉树坪、半边街、青石板、马鞍腰、倒中桥,20公里内的乡镇有磨西镇、得妥镇、燕子沟镇。

“通过前方评估小组调研发现,因地理环境所限,救灾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害救援项目部副主任朱一存举例说,磨西镇是一个地方非常狭小的河谷,帐篷无地可搭。此外,前方道路环境也难以容纳多台机械设备。

“人根本站不稳,只能靠在角落里避难。我自己一个人吓坏了!”地震发生时,在泸定县城陪儿子读书的李泽正往家里走,刚爬到4楼,楼房就开始晃动。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

这次地震时间发生在中午,当时刘先生正在自己的车上午睡,他一下就被震醒了,放在车上的水杯也倒了。家住泸定县泸桥镇的高先生则描述,“感觉脚底下有股力量朝上拱,摇得很凶”。

在泸定县,不少当地人表示,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震感最强烈的一次地震。四川省地震局发布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专报》显示,2015年至2021年,泸定县连续7年被划入四川道孚至云南巧家(7级左右)地震危险区。

等地震稍稍缓和,李泽赶紧冲下楼,路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万幸的是,她儿子所在的学校顺利将学生疏散到了操场。据当地人介绍,甘孜、泸定等不少区域、小区都指定了专门的避险地点。而这样的预案安排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开始的。

地震发生后,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2000多名学生在三分钟时间里完成了疏散。学校副校长王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学生们正准备休息,在老师指挥下学生快速撤离到操场。

王刚说,学校每学期都会针对地震进行应急演练。就在9月1日,新学期开学后该校还组织了一次应急演练,学生疏散的速度和秩序在平时都已经练出来了。

据四川省地震局通报,此次地震,成都市区震感明显,甘孜、阿坝、凉山、雅安等地有感。地震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磨西断裂附近,为主震-余震型地震,根据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资料,近期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地震发生后,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作了初步研判:此次6.8级地震发生于中午,震中村镇房屋建筑普遍低矮,绝大多数有一定抗震能力,有利于人员逃生。不过,他也提到,因震中区域为贡嘎雪山东麓、大渡河及支流河谷,山陡谷深,需严密防范地质次生灾害。交通易中断,个别山内村庄容易成为孤岛。

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组织专家对泸定县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密切关注。气象部门表示,由于泸定县近期多降雨天气,需防范降雨天气对交通、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不利影响。此外,地震后地质条件脆弱,需加强防范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磨西镇是李泽的老家。地震发生后,她一度无法联系上在镇上的家人,“电话、微信都打不通,通信全部中断了。”李泽本想开车回镇上看看,但有人在当地微信群里发布的视频显示,地震引起了山体滑坡,有道路中断,还有山石滚落,出于安全考虑,她只能作罢。

几个小时后,李泽总算联系到了家人,“房子垮了,还好家里人都没事。”她们家的房子建于2009年,为了抗震,专门使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李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是相对比较牢固,前段时间还请了专家鉴定。但由于位于震中,房子还是受损了。”

李泽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由于地震导致通信、电力中断,震中附近的人们无法与外界联系,直到地震发生了24小时后,很多人还没有等到失联亲友的消息。

9月6日凌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抵达四川,深入震中泸定县磨西镇和受灾严重的石棉县察看灾情。其中强调当前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尽最大努力搜寻失联者,做到挨村挨户搜寻,全覆盖、无死角。

截至目前,这次地震至少还造成35人失联。官方仍在进一步核查统计受灾情况,网上的寻人信息也被不断转发。

两千公里之外,江苏省连云港的钱先生失眠了一夜,地震过去24小时了,他儿子的电话已经从无法接通变成了关机。地震前几天,儿子告诉父亲,自己和3名好友自驾到海螺沟景区旅游,地震前约20分钟,4人中的1人给家人发回了旅游照片,背景中是雪山群峰。

此次地震的震中地区,正是位于泸定县磨西镇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附近。公开资料显示,泸定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有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等著名景点,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

地震发生后,4个家庭的成员临时拉了群,他们通过当地人了解到,照片拍摄的位置处在海螺沟景区四号营地。这里的海拔在3600米,距磨西镇30多公里。

钱先生试着联系景区和周边餐饮、酒店,电话同样无法接通,他只能在泸定县海螺沟的一个救助群里发了求助信息。尽管群友发布了“四号营地在安全范围内”的消息,但他还是悬着心,“电话不通,听不到他声音,快疯了”。

备受煎熬的还有一名叫“柠檬”的网友。她的男朋友是中科院的博士,近期在贡嘎山野外监测站采样。地震之后,她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但始终没有回应。无奈之下,她开始在微博上发布寻人消息。

9月6日早上,“柠檬”从学校获知了前方的消息。中科院官方微博证实,此次地震造成位于震中附近的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受损严重,18名在站人员一度失去联络。她的男友安然无恙。

经初步核实,目前確认1名人员不幸遇难、3名人员受伤,其余14名人员均已安全。遇难人员为在站参与科研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某。据了解,遇难的刘某是一名女生,目前家属正赶往灾区处置善后。

余震持续不断,自泸定6.8级地震以来,截至9月7日7时,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13次,目前最大余震4.5级。而泸定县周边多条道路因边坡垮塌、飞石导致断道。在专业救援力量到达之前,当地人已经开始自救。

李芳在磨西镇开了一家民宿,地震之后,民宿房间里出现了轻微裂缝。她和同事逃到镇中心广场后不久,政府和一些志愿者就搭起了帐篷。担心余震,李芳几人凑在帐篷里过了一夜。

“现在还是断水断电,但物资基本有了保障。”李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下午,一些超市老板自愿拿出了方便面、矿泉水,还有人共享了家里的液化气罐、酒店的毯子等物资。很快,救援人员也抵达这里,“感觉安心了不少”。

9月6日上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到达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这里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方,由于位置偏远,道路塌方,外界一度无法取得联系,成为震中的“孤岛”。

朱一存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中国扶贫基金会也已经有6名队员先行抵达了磨西镇,携带12台发电机。此外,基金会的队员也去了雅安市石棉县一个受灾较为严重的村镇开展调研。

共和村是距离震中最近的村庄之一。“这两天余震不断,震感还是很强烈。”该村一组村民李玲(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地震袭来时,村里大多都是老人,青壮年、劳动力一般不在村内,学龄儿童已经出去上学,另外也有一些游客。她和妹妹在回家的路上就看到有老人被压在砖石底下,李玲接着去找其他遇困的老人,她的妹妹徒手帮着把该老人刨出来,“但人很快就不行了”。

李玲说,一组现有两个安置点,约50人,一部分在公路边上安置,一部分挤在民宿的院子里。因为村民们多有囤粮,地里也有菜,所以食物暂时还够。目前,他们担心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附近山体不断地在滑坡。另外还有饮用水问题,山沟里的水极有可能被污染。夜晚天气冷,他们点起篝火取暖。

根据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情况,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调集直升机将6名重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区。对于安置在村里的村民,救援人员则通过直升机投送物资。

9月6日一早,直升机将物资投送到共和村一组的大坪上后,贾丽和丈夫主动去帮忙搬运物资。这些物资是给受灾更严重的村民的,“我们家在口子上,相对还比较安全,运气好房子受损也少点,一队里面的住户(遭)滑坡,还有三队四队也更严重。”

贾丽说,村里各组间原本都有公路,地震之后,道路几乎全被损坏。救援人员原本打算用挖掘机打通道路,再将这些物资运进沟里去,“但听说刚刚抢通一点,上面又垮了下来。”

“这边的情况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共和村三组的彭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6日早上,直升机接走了村里的受伤人员,还有二三十名村民跟随救援人员徒步向磨西镇转移,“刚走不久,道路不通,只能翻山越岭,预计得爬4个小时。”

9月5日晚,四川泸定县磨西镇的一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图/新华

剩下的100多人中,由于老人居多,只能留在村里。作为村干部,彭跃将这些村民们召集起来,他们利用钢管和薄膜、雨布架了一个简易帐篷,又支起大锅,将各自贡献的米粮等煮了稀饭。

毗邻泸定县的石棉县的情况也很严重。截至9月6日21时,雅安市石棉县34人遇难(新民乡7人、王岗坪乡21人、草科乡6人),84人受伤,12人失联。

9月5日下午,四川眉山消防支队从石棉县城赶赴草科乡排查受灾情况。然而,由于道路塌方,损毁严重,车辆无法通行,救援人员只能走水路,通过救生艇强渡大渡河,再徒步进村。

蓝天救援队队员郭洪礼有着十多年的地震救援经验,曾参与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尼泊尔地震、果洛地震等多次大型地震的救援工作。这一次,他照常携带了蛇眼生命探测仪,但却发现这次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一方面,现场被掩埋的伤者并不多;另一方面,官方救援力量充足,他和队友们很多时候只能做些后勤工作。

据四川官方通报,截至9月6日8时,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交通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650余人、9架直升机。另有4架直升机待命准备。另外,截至9月6日18时,应急管理部已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700余人、370余台消防车和工程车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90余人,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中心(中国安能)98人、31台套装备等,赴现场开展工作。

地震发生后,郭洪礼接到队里要求备勤的通知。当天下午,他搭乘飞机从深圳赶往成都,随后赴雅安与其余队员集合。由于从泸定县通往海螺溝的部分道路受阻,一行7人选择从康定市绕行,并于9月6日凌晨3点抵达海螺沟。

在当地,他看到一些房屋出现了垮塌,“安置房基本没太大问题,主要是自建房”。附近的村落也出现了遇难者,郭洪礼主要负责地震中的搜救工作,但现场被掩埋的伤者并不多,生命探测仪“基本上没怎么用到,就干了后勤工作”。

“国家救援力量的强大,在去年果洛地震时就感受到了。”郭洪礼说,2010年玉树地震时,一些地方的灾民等物资等了一周,“2021年果洛7.4级地震,我们当晚到,第二天就要搬运从海南州发来的物资了”。

不过,当下救援所面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避免新的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至关重要。

气象部门预报,7日至8日,泸定震区周边将有中雨,局地大雨,要密切关注此次降雨过程与前期降水叠加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次生灾害。

另据新华社报道,“地震诱发的严重地震滑坡、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为应急救援带来不小挑战。”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吴健介绍说。目前,当地正全面排查次生灾害,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启动省级地质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地震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形被破坏,所以转运、物资等都是问题,此外就是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一位应急救援培训公司的合伙人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据另一名现场的救援人员介绍,地震后河道上形成了堰塞湖,陆路也中断了,“所以我们遵从当地应急指挥部的指派,从水路上转移被困群众。”郭洪礼等人此次也携带了快艇,震中地区高山河谷的地段,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因地理环境所限,救灾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朱一存表示,地震发生的前三天,民众对于物资等资源配备的需求还不是很凸显,但在未来七天,这种需求可能会持续增加,“比如说厕所卫生的问题,电力和水的恢复问题”。不过,根据前方评估小组反馈,政府已派出多支专业队伍开展紧急搜救。

更多救援物资正在驰援。截至9月6日,四川省财政厅在向甘孜州专调5000万元基础上,向雅安市紧急专调资金5000万元,向甘孜州、雅安市紧急下达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资金2000万元、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2000万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调拨省级救灾物资83580件,红十字会调拨救灾物资5620件,支持灾区救助安置工作。

猜你喜欢
泸定县孤岛救援
紧急救援
不再是孤岛
3D打印大救援
泸定县社区体育开展现状研究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孤岛求生记
以产业发展作突破口促进川西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救援行动
互联互通破“孤岛”
关于甘孜州泸定县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