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9-20 09:11胡冬梅罗大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门静脉结果显示肝功能

李 睿,胡冬梅,罗大勇

1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安徽 阜阳 236029

2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安徽 阜阳 236029

在中国,肝炎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1],同时,中国也是酒精性肝病[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高发国家[3],上述4种肝病患者数量总和在中国接近4亿例[4-7]。肝硬化是大部分肝病患者末期阶段,常伴有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危害较大[8]。既往多采取保守药物治疗,当静脉曲张出血时对症给予套扎止血[9],但这些治疗对于顽固性腹腔积液和重度静脉曲张的效果欠佳。因此,出现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其通过将门静脉血流向体静脉进行分流,使门静脉系统内压力迅速下降,从而有效减轻静脉曲张,减缓腹腔积液的形成[10]。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TIP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与预防、顽固性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布-加综合征以及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治疗中[11]。然而,TIPS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其本质为静脉系统内的支架植入术,静脉系统压力明显低于动脉系统,血流缓慢,更易形成血栓[12]。因此,TIPS术后可能会发生PVT,而术后是否常规使用抗凝药物,目前还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13]。门静脉系统超声检查是TIPS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可以充分评估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内径、血流速度等,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13]。本研究旨在分析TIPS术后6个月内发生PVT相关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TIPS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年龄≥18岁;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首次接受TIPS治疗;临床资料完整;TIPS术后6个月均复查门静脉超声,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妊娠期女性。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51例行TIPS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VT分为血栓组(n=14,发生PVT)和对照组(n=37,未发生PVT)。

1.2 TIPS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TIPS操作,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将导丝送入下腔静脉,沿导丝送入鞘管,调整导管导丝,经门静脉穿刺系统送入肝静脉,嘱患者屏气进行穿刺,在透视下注入造影剂证实是否传入门静脉,其后建立门腔通道,沿导丝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穿刺道,送入并释放支架。

1.3 超声检查方法

于TIPS术前1~3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系统进行检查,检查仪器为美国Acuson公司生产的Sequoia 51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条件为患者在检查前近1周内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检查前禁食、禁水12小时,平卧位休息5~10 min,于吸气初屏气检查,超声束与血管的夹角小于60°,分别测定门静脉主干直径(portal vein diameter,PVD)、脾静脉直径(splenic vein diameter,SVD)及肠系膜上静脉直径(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diameter,SMVD),门静脉血流速度(V),门静脉血流量(Q)=π(D/2)2×V×60,π取3.14。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TIPS术前人口学指标、入院时的常规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收集患者TIPS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析TIPS术后6个月发生PVT的影响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PS术后发生PVT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IPS术后6个月发生PVT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消化道出血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TIPS术后6个月发生PVT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门静脉系统超声检查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PVD、V、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门静脉系统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门静脉系统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

注:Qsv为脾静脉血流量;Qpv为门静脉血流量

指标 血栓组(n=14)对照组(n=37) t值 P值PVD(mm) 16.5±3.6 13.7±3.1 2.7540.008 SVD(mm) 13.6±2.8 13.0±2.4 0.7610.450 SMVD(mm) 11.2±2.1 10.8±1.9 0.6520.517 V(cm/s) 12.5±1.8 14.6±1.5 4.222 <0.01 Q(ml/min) 1602.9±345.3 1290.7±326.72.9990.004 Qsv/Qpv 0.56±0.14 0.57±0.10 0.2850.777

2.3 TIPS术后6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D、FIB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消化道出血史以及术前超声检查中存在差异的PVD、V、Q作为自变量,血栓发生情况(未发生血栓=0,发生血栓=1)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V、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消化道出血史均是TIPS术后6个月发生PVT的影响因素(P<0.05)。(表3)

表3 TIPS术后6个月发生PVT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TIPS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信息,结果显示TIPS术后6个月内进行超声检查,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为27.5%。进一步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IPS术后6个月内发生PVT危险因素包括较慢的V、消化道出血史以及较高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门静脉压力升高是晚期肝病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之一,其中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14],如不及时降低门静脉压力,会导致门静脉回流区域的外周静脉压力传导性升高,造成内脏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过高的静脉内压力导致静水压增高,血管内液外渗形成浆膜腔积液、软组织水肿等[15]。在门静脉压力升高早期,药物治疗可产生一定效果,但当门静脉压力升高到一定阶段,药物治疗无法有效降低静脉压力,从而改善症状[16]。TIPS通过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建立分流通道,将门静脉直接联入下腔静脉,从而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11]。TIPS技术发展近30年,目前常选用覆膜支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展[11],但仍有部分患者在TIPS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且预防措施目前还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11]。

PVT形成是TIPS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其部位特殊,形成缓慢,术后若不进行超声检查,很难及时发现[17]。本研究结果显示,TIPS术后6个月PVT发生率为27.5%。黎丽旋等[18]的研究结果显示,58例TIPS患者术后1、3、6个月PVT发生率分别为6.9%、12.1%和20.7%,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因此,临床上应对TIPS患者术后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复查超声,达到尽早检出PVT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脾脏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PVT的发生率可达30%以上[19-20]。黎丽旋等[18]的研究发现,TIPS术后6个月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发生PVT的风险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高,发生PVT的风险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TIPS患者术后发生PVT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出血病史、较高水平的D-D、较低的V是接受外科手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19]。亦有研究发现V、FIB、D-D为影响患者术后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20],这些研究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出入,本结果显示,V、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消化道出血史均是TIPS术后6个月发生PVT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第一:各个研究纳入的患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差异;第二:各个治疗团队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术后超声检查的时间点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术前具有上述影响因素的患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TIPS术后强化药物干预预防血栓形成,但目前认为术后使用抗凝药物还缺乏证据[11],其次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门静脉循环情况,从而及时发现血栓。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纳入的样本量较小,可能会降低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效力;(2)为单中心研究,存在抽样偏倚;(3)为回顾性研究,部分病例由于资料不完整、随访缺失没有被纳入研究,而失访的患者可能也存在门静脉血栓;(4)没有分析TIPS术后的管理措施对PVT的影响。因此,下一步研究中应采取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设计,进一步观察TIPS术后PVT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目前的治疗进展,于患者术后给予预防血栓的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术前V、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TIPS术后6个月PVT的发生有关,TIPS术前门静脉系统超声检查有利于评估术后PVT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门静脉结果显示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
最严象牙禁售令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640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